看了城頭一篇文章,搞清楚了網上瘋傳的”水稻上山”,“毀林造田” 是咋回事了

來源: 又到了秋天 2023-06-23 10:22:5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1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又到了秋天 ] 在 2023-06-23 10:46: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水稻上山”

朱有勇院士在雲南省瀾滄縣蒿枝壩村蹲點扶貧期間,發現當地農民喜歡吃大米,但當地多為旱地,主要種玉米,

水稻不能自給。

他們搞了一個新品種,像種玉米一樣種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澆水灌溉,還能有較好的產量,當地農民形象地稱為“水稻上山”。這些田本來就有,不存在網民質疑的開山造田、毀林造田等情況,也不會破壞生態。

當然,這個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條件限製,主要適合雲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熱資源豐富的山區旱地,並不是什麽地方都能推廣。

“毀林造田”

近些年,國家出台了一係列嚴格保護耕地的製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現違規利用耕地搞“非農化”、“非糧化”行為,比如綠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養魚、種植苗木草皮等,必須要整改複耕。

一些地方在整改複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轉為耕地。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還林”中為保護生態造的“林”,而是近年來超計劃、超政策、超要求,違規在耕地上建的“林”。

所有跟帖: 

農業科技造福百姓,給科學家大大的讚!還有特別貧瘠的鹽堿地種植紫花苜蓿,即改善土地又能把產量高的苜蓿作為飼料,真是智慧的做 -不同的感受- 給 不同的感受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3/2023 postreply 19:51: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