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是在蔣介石手上被迫分裂的,和滿清的獨裁沒有關係,和世界上民主的西方國家和蘇聯一直企圖分裂中華有很多的關係。

來源: 風隱 2019-06-06 18:14: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6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風隱 ] 在 2019-06-06 18:28:4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外蒙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從公元前三世紀以來,外蒙所在的漠北地區先後出現了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人建立的政權。到元朝時期,蒙古統治中心南遷並創製行省製度後,漠北的外蒙古地區屬於元朝的嶺北行省。

 

清初,1727年中俄簽定的《布連斯奇界約》和1728年《恰克圖界約》肯定了外蒙古屬於中國,中國政府一直在外蒙古派官設治。但是,沙俄亡我之心不死,19世紀未,在已侵占我國東北、西北150餘萬平方公裏領土猶不饜足,叫囂要進一步改變中俄邊界,妄圖“直接占領一直到長城腳下的大片領土,並獲得在東亞的霸權。”1905年日俄戰爭中爭奪東北地區慘敗後,便集中力量轉向中國蒙古地區進行侵略顛覆活動。

辛亥革命前,沙俄煽動外蒙反動封建主和宗教上層人士,醞釀叛亂。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爆發後,俄國乘中國社會動蕩的時機,加緊了分裂中國的步伐。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一份對俄駐華公使的訓令中說:“將中國分成幾個獨立國家,從我們看來,最適合我們的廣泛利益。”

此時,沙俄認為分裂蒙古的時機已到,在沙俄總領事的指揮下,分裂分子於1911年10月18日公然宣布“獨立”,並於12月1日發表“獨立宣告”,成立“大蒙古圍”,以活佛哲布尊丹巴為“皇帝”。沙俄隨即承認該傀儡政權,並從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麵予以嚴密控製。

 

1912年11月,俄國脅迫外蒙傀儡政權簽定《俄蒙協定》,確立了沙俄對外蒙古的統治地位。11月7日,中國政府正式向俄國提出抗議,嚴正聲明中國政府不承認俄國與外蒙叛國集團所簽訂的一切條約。《俄蒙協定》的實質,列寧曾在《關於帝國主義的筆記》一文一針見血地指出:“俄國同獨立的蒙古訂立‘條約’。下麵有個括號即掠奪‘蒙古’。”

1913年,沙俄利用袁世凱政府的內外交困,與袁世凱訂立《中俄聲明文件》。在這個文件中,沙俄玩弄欺騙手法,表麵上確認中國是蒙古的宗主國,改“獨立”為“自治”,稱外蒙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實際上卻規定中國政府不能在外蒙設治、駐軍、移民。外蒙古實際上卻成了俄國的殖民地。1915年再訂《中俄蒙協約》,確認1913年的文件,袁世凱政府再次承認外蒙的“自治”和沙俄在外蒙的各種特權。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外蒙分裂分子失去靠山。1918年3月中國政府決定派遣軍隊駐守庫倫。11月,中國政府派徐樹錚將軍行使中國主權,宣布廢除1915年前沙俄與外蒙傀儡簽訂的條約,並在庫倫設置行政公署。1919年11月22日,徐樹錚公布中國政府公告,接受外蒙各王公回歸祖國的要求,外蒙古重回祖國版圖。

 

俄國十月革命後,外蒙的新一代民族分離先驅分子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積極尋求蘇俄幫助,謀求建立獨立的蒙古國,並得到了蘇俄的支持。

1920年7月,駐紮在外蒙的中國邊防軍被調到內地參加直皖大戰,外蒙防務空虛。10月,白俄匪軍800餘人潰逃到外蒙,他們和日本帝國主義相勾結,於1921年2月攻入庫倫,脅迫活佛博克多格根宣布外蒙獨立,並任命白俄首領恩琴為蒙軍總司令,日本人山田為參謀長。白俄匪軍以外蒙為基地,向蘇維埃俄國發動了軍事進攻。3月1日,在蘇俄幫助下,由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領導的蒙古人民黨在恰克圖成立(1925年改為人民革命黨),他們建立軍隊並成立了“人民革命政府”,蘇黑巴托爾任軍事部部長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喬巴山擔任主管政治的副總司令,並請求蘇俄紅軍出兵援助。同年6月,蘇俄紅軍進入外蒙對白匪作戰。7月6日,蘇俄紅軍和蒙古遊擊隊攻入庫倫,驅逐了白俄勢力,迫使中國軍政機構撤退。7月11日,外蒙古又一次宣布“獨立”,仍奉活佛博克多格根為元首,實行君主立憲製。為維持這一分裂政權,蘇、喬要求蘇俄駐軍協助圍剿白俄匪軍與“敵對力量”,並於1922年與蘇俄簽定《俄蒙協定》,蘇俄率先承認外蒙“獨立”。1924年6月13日,喬巴山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確立親蘇俄的國策,製定仿蘇“憲法”,以1911年作獨立紀元,改庫倫為烏蘭巴托霍托(紅色英雄城)。11月26日,在蘇聯政府的支持和保護下,外蒙古廢除了君主立憲製,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外蒙地區的“獨立”,遭到中國人民民和中國政府的一致抗議。1927年,蔣介石上台後,蘇聯要求中國承認外蒙的獨立,蔣介石嚴詞拒絕,並責令外蒙當局放棄“獨立”。

1928年,蘇聯以“平叛”為由增兵外蒙,蒙古內部要求統一的愛國王公人士請求民國政府出兵收複外蒙,中蘇軍隊在外蒙東部邊界發生小規模戰鬥。蘇聯擔心引起國際社會的譴責,宣布撤出外蒙,中國軍隊也沒進入外蒙。此後,由於蔣介石政府忙於在江西剿共,之後又爆發中日戰爭,使南京政府既無能力也無暇顧及外蒙古事務了。

1936年3月喬巴山政權又與蘇聯簽訂了請求蘇聯派遣軍隊的《蒙蘇互助議定書》,還與偽滿洲國簽訂“邊界”協定。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也不惜與日本法西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附有一個簡短而極不尋常的聲明:蘇聯和日本相瓦尊重“滿洲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這是赤裸裸地踐踏中國領土主權行為的分贓協議。

為爭取蘇聯盡早參戰,1945年2月4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斯大林向美、英兩國提出了參加對日作戰的具體條件。經過討價還價反複磋商,2月11日,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正式簽署《雅爾塔協定》。在這個協定中,第一條就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協定上還專門注明“經諒解,有關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鐵路的協定尚須征得蔣介石委員長同意的措施,根據斯大林元帥的提議,美總統將采取步驟以取得該項同意。”“蘇聯本身表示準備和中國國民黨簽訂一項中蘇友好同盟協定,俾以其武力協助中國達成自日本枷鎖下解放中國之目的。”

 

1945年8月14日,中國外長王世傑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上簽字。該條約規定,在戰勝日本後,中國政府同意在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公民是否讚成獨立。如公民投票結果讚成獨立,則中國政府將承認外蒙古獨立,其邊界保持不變。

關於《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性質,斯大林曾在1949年對劉少奇說過:“1945年簽訂的中蘇條約是不平等的,因為那時是與國民黨打交道,不能不如此。”

1945年10月18日,國民政府派內政部長雷法章率團飛抵庫倫,督導外蒙古進行“公民投票”。1945年10月10日到10月22日,外蒙共集會13000次,舉行投票,全國應有494960人參加投票。實際投票者有487490人,即百分之九十八點四。所有的投票者全票“擁護”蒙古“獨立”。“公民投票”並不是秘密的:每張票都必須寫上名字,如果是文盲,則要在票上按手印。

所有跟帖: 

外蒙獨立的投票都是不合法的,因為投票人的名字應該是保密的,但他們沒有。100%擁護獨立,顯然很假~ -風隱- 給 風隱 發送悄悄話 風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6/2019 postreply 18:27:48

如果美國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反而有可能分裂,聯邦製本來就是個鬆散的體製,隻要投票同意獨立就獨立了嘛。還有英國,愛爾蘭一直謀求獨立 -風隱- 給 風隱 發送悄悄話 風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6/2019 postreply 18:36: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