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世廳:中國對美耐心已到第一個危險的臨界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23日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說,他將在出席6月日本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
預計與中國的貿易戰將很快結束。”他還稱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華為公司提出的訴訟可能會在美中貿易協議框架內得到解決。
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近日也宣稱,他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時間點前往北京,繼續進行磋商。雙方仍在繼續談判,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們支持我們的農民。如果中國想回到談判桌前,在我們過去的基礎上繼續前進,我們願意進行對話。” 美國方麵釋放了一係列談判和磋商的利好消息。但與此同時,美國針對中國的打壓層層升級。
5月10日,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征收比例從10%上調到25%。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68家關聯企業列入出口管製“實體清單”。
5月22日,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在《聯邦紀事》中正式公布了對多國企業和個人實施製裁的聲明,其中包括13個中國實體及個人。
5月23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發表聲明說,商務部正在考慮實施新的規定,對那些讓本國貨幣貶值的國家的商品征收反補貼稅。其他國家將無法再使用貨幣政策來讓美國工人和企業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媒體5月23日報道稱,美國正在考慮將中國曠視科技、浙江大華、海康威視和另外兩家公司列入“黑名單”。
為了專心應對同中國的貿易戰,5月17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推遲對兩大盟友歐盟和日本加征汽車和零部件的關稅6個月。為了不受製於中國的反擊,5月23日美國農業部公布,計劃向國內農戶提供總計16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有1億美元將用於市場開發。 中美此輪貿易談判破裂,緣於美國堅決不同意在中國提出修改的文本基礎上進行談判。美國對華打出政治經濟軍事連環牌,是為了讓中國重回美國設定的談判軌道。
出現如此巨大的談判波折,在中美之間並不是第一次。 2018年5月美國撕毀協議後,中國通訊公司中興成為中美貿易戰第一個犧牲品。關稅、軍事、台海,種種被特朗普政府視為籌碼的事件一起爆發。美國分別在2018年7月、8月、9月三次公布對華加征關稅。
去年8月,美國航母赴南海演練,9月美軍一架B-52H轟炸機飛臨南海上空進行軍演。特朗普政府還批準了一項價值為3.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
現在這一輪中美關稅、軍事、政治博弈進入全線緊張已經算是貿易戰以來的第二次。 中美之間的問題已經不是劉鶴、努欽這些貿易談判代表所能解決的了(圖源:Reuters) 沒完沒了地互相公布對弈措施不是北京所不能承受的,也絕對不是北京想要的。中美關係隨著美國的變動而波動。中美之間的交鋒基本上是美國出拳中國接招。
這種不得不應對的狀態需要改變,談判的進度和溫度任由美國掌控的狀況需要改變。 從現實層麵來說,美國不斷出手是基於自身對中國崛起的焦慮和不安,同時也是美國認為自身有能力對中國進行打壓。
但中國沒有理由一直忍受美國的挑釁,中國沒有義務一直陪美國打轉。為了更好地做自己的事,中國必須掃清美國帶來的障礙。 相關閱讀 議世廳:北京不必將貿易戰打成對美還擊戰 配合同中國的貿易戰 特朗普要調查拜登 議世廳:美國不要低估中國 北京不要低估中國民眾 也許中國需要再對美國進行觀察和試探,再對美國打貿易戰的方法和思路進行摸底,積累同美國鬥爭的經驗。
但軍事、經濟、科技這些領域矛盾集中爆發,是美國故計重施,已經令人有些審美疲勞。 必須打掉美國的囂張氣焰,貿易戰一年以來,中國各界憋著一腔怒火。
北京對美國的忍耐實際上到了第一個危險的臨界點。 選情是特朗普最大的軟肋,世界形勢已經不是全部跟隨美國來轉。歐盟對於打貿易戰十分反感,日本對美國的態度前所未有地強硬。 形勢正在朝著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北京正在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醞釀一個對美國出手的時機。 這一次出擊以打到美國不敢再輕易對華出手為止。中美之間的問題還會存在,鬥爭還會繼續,但是美國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和技巧,美國的要價方式需要放棄赤裸裸的脅迫。美國人應該懂得什麽是理性的溝通,什麽是優雅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