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危機已至:光棍潮來襲 2年後深度老齡化(圖)

中國人口危機已至:光棍潮來襲 2年後深度老齡化(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15991 次) 

 


 

長期來看,人口是影響經濟增長和結構變化非常關鍵的因素。最近幾年在經濟增速不斷下台階的背景下,關於人口問題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在說我國的人口形勢非常嚴峻,但具體嚴峻到什麽程度,相關的細節測算和預測卻很少。對於我國未來人口形勢的判斷更多是基於聯合國的預測,但聯合國的預測考慮的結構和細節問題較少,對預測結果的披露也比較有限。

  在本專題中,采用了經典的Leslie-年齡性別預測模型,對我國未來三十年的人口形勢進行了預測。未來我國人口將呈現五大突出特征,這些變化必將對我國經濟諸多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

  摘要

  1、人口預測模型的簡單介紹。Leslie模型主要做兩大方麵的預測,一是利用各年齡群體的死亡率來推算下一年的人口結構,二是利用女性生育率測算每年新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嬰兒數量。在測算中,我們考慮了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意願的差異,也考慮了死亡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測算使用的結構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

  2、趨勢一:最快10年後,我國總人口將現負增長。我國人口數量在全球的占比也將逐步下降,印度人口數量有望在5年後的2024年超過中國。

  3、趨勢二:中青年加速減少,高峰時每年超千萬。未來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每年減少300萬以上,在2028年-2039年間,年均減少數量將超千萬。

  4、趨勢三:二胎影響已過去,新生嬰兒很快破1300萬。預計今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量將降至1400萬左右,五年內大概率跌破1300萬。

  5、趨勢四:2年後進入深度老齡化,2050年或接近日本。我國或在2037年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到2050年或將與日本當時的老齡化水平相接近。

  6、趨勢五:結婚率繼續下滑,“光棍兒”數量增多。2015年我國15歲以上的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4000萬人,出生性別比例失調最嚴重的一代還沒有大批量進入婚姻市場,未來結婚率會進一步下降。

  7、挑戰和機會並存,應對措施刻不容緩。長期人口趨勢的變化,會持續對我國經濟增速構成壓力,其可能帶來的一些經濟和社會問題,亟需我們做出政策準備和反映。但挑戰背後,也會帶來一些結構性的機會,例如老齡化對養老、醫療等相關行業的需求會增加,“光棍潮”會催生“單身經濟”需求。

  1

  人口預測模型的簡單介紹

  我們預測人口采用的是經典的Leslie模型,該模型是1945年時由澳大利亞學者Leslie首次提出,屬於考慮生物種群年齡結構的離散模型,在人口預測中也被廣泛運用。

  總結Leslie模型,其實主要做兩大方麵的預測,第一方麵是利用各年齡群體的死亡率來推算下一年的人口數量。例如,假設今年60歲女性的數量為800萬,死亡率為0.4%,那麽下一年61歲女性的數量就是800*(1-0.4%)萬。所以隻要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男性和女性的人數,以及對應的死亡率,就可以推斷以後每一年各年齡的男性和女性數量。

  圖表:2015年我國不同年齡階段男女性的死亡率(‰)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Leslie模型預測的第二方麵是測算每年新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嬰兒數量。因為在第一方麵的測算中,隻能得到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卻無法得出每年0歲人口數量。要測算每年新出生人口,首先需要計算每個年齡段女性的生育率,然後乘以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數量,加總後即可得出每年出生的嬰兒數。對每年新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做出假定後,就可以得出每年新出生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數量。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測算女性生育率時,考慮了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意願的差異。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生育率存在差異很容易理解,但其實大量研究也表明,不同學曆背景的女性的生育率差異也很大,學曆越高的女性的生育率越低。(在此一定要提前聲明下,我們純粹是出於研究目的考察這一問題,我們非常尊重女性,不存在性別歧視,也希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我們使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微觀數據進行了驗證,發現統計上的結果非常顯著,初中學曆背景的女性生育率平均為51‰,而研究生學曆女性生育率隻有48‰,如果比較相同年齡、不同學曆背景的女性生育率,差異更大。高學曆生育率低,一方麵或因為受教育壓縮了女性生育時間;另一方麵,撫育成本的抬升和生育觀念的變化或許也會有影響。對於未來女性的教育結構,我們根據女性入學率、升學率和未來教育規劃進行測算,做了合理預測。

  圖表:2015年我國不同學曆背景女性平均生育率(‰)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在匯報預測結果時,我們考慮了寬、窄兩種口徑的人口預測假定。在寬口徑人口預測中,我們假設未來各年齡階段的死亡率會逐漸下降,遞減速度參考了現有學術文獻的測算。而窄口徑則假定未來各年齡階段死亡率不變。本文匯報以寬口徑的測算結果為主。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測算中使用的微觀結構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

  2

  趨勢一:

  最快10年後,我國總人口將現負增長

  按照死亡率遞減的樂觀情形預測(寬口徑),我國大陸總人口將在2035年達到14.51億的曆史高點後,出現趨勢性的負增長。但是如果按照死亡率不變的窄口徑預測,達到曆史最高點的時間將在2027年,人口或達到14.31億。所以綜合起來判斷,大概未來十年後,我國總人口將出現趨勢性的負增長。

  我們對於總人口的兩種預測結果,介於聯合國寬、窄兩種預測口徑中間,這也從側麵反映了我們預測結果的穩健性。

  圖表:2015-2050年我國人口預測數(億)

  

  

  來源:聯合國,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隨著我國總人口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印度將逐漸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印度有望在5年後的2024年超過中國。我國人口數量在全球的占比也將逐步下降,從接近20%左右,逐漸降至本世紀末的10%以下。當然這個預測還很遙遠,幾十年間還有很多政策會調整,真實結果可能和預測偏差很遠,但我國人口占比下降的趨勢已經開始。

  圖表:聯合國預測本世紀各國人口占比變化(%)

  

  

  來源:聯合國,中泰證券研究所

  3

  趨勢二:

  中青年加速減少,高峰時每年超千萬

  在之前的專題中,我們討論過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不僅會直接影響經濟增長,還會通過影響技術進步影響經濟增長,所以很多國家勞動年齡人口增速和經濟增速在走勢上都高度相關。我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3年達到10.06億的最高點後,已經連續5年出現負增長,平均每年減少近200萬。

  根據我們的預測,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未來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平均每年減少300萬以上,除了2024-2026年之間有所緩和外(1959-1961年自然災害期間出生的人數驟減導致),之後會進一步惡化。尤其在2028年-2039年的十年間,我國每年將減少勞動年齡人口1000萬以上。勞動年齡人口持續負增長,將對我國經濟增速構成很大拖累。

  圖表: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數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圖表: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增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4

  趨勢三:

  二胎影響已過去,新生嬰兒很快破1300萬

  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和上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數量大幅減少有關。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總共經曆了兩代“嬰兒潮”,第一代出現在60-70年代,尤其是1962-1975年平均每年出生2700萬以上;第二代“嬰兒潮”出現在80-90年代,也就是第一代“嬰兒潮”開始結婚生娃的時候,例如1982-1997年每年平均出生2200萬以上。

  但由於人口管理政策的實施、以及各種撫養成本的抬升等諸多原因,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數量從90年代以後開始大幅下滑,再沒有出現新的“嬰兒潮”,即理應由第二代“嬰兒潮”結婚生娃產生的新的嬰兒出生高峰並沒有如期到來。

  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近幾年我國每年補充的15歲以上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越來越少,而逐漸進入到65歲以上的非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越來越多,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

  圖表: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數量和預測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我們模型的預測結果顯示,未來我國新出生人口數量會進一步減少,預計今年將降至1400萬左右,五年內大概率會跌破1300萬,很快回歸到1100萬的低位。

  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和育齡婦女數量銳減有很大關係,根據我們的測算,2018年我國15-49歲的育齡婦女數量可能減少了700萬以上(這一結果與統計局公布結果一致),預計2019-2021年也將每年減少600萬左右,尤其是20-35歲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數量減少速度會更快。此外,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意願的下降等其他因素也對新出生人口構成拖累。

  圖表:我國育齡婦女數量預測(億人)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而2015年10月全麵放開的二胎政策,對生育的帶動期或已過去。由於我們的模型中並未考慮突然的政策放鬆對生育率造成的影響,所以測算出的2016-2018年的每年新出生人口數量分別為1617萬、1576萬和1529萬,而這三年的實際出生人口數量為1786萬、1723萬和1523萬。

  也就是說2016年和2017年實際值高出預測值的部分,可以被看做是計劃生育政策放鬆對新出生人口的推動所致,但2018年二者已基本無差異,說明二胎政策放開的影響已經消失。要提高新出生人口數量,必須盡快出台更多鼓勵生育政策才行。

  圖表:2015-2018年實際出生人口與預測出生人口(萬人)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5

  趨勢四:

  2年後進入深度老齡化,2050年或接近日本

  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老齡化的加劇,且未來3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會更加嚴峻,將很快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1%,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在我們寬、窄兩個口徑模型的測算下,我國老年人口占比均在2021年超過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1年超過21%,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圖表: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預測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老年人口的增加,不僅意味著我國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和經濟總需求的下降,還意味著養老負擔的加重。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65歲以上老年人口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之比)將從去年的0.17繼續上行,到2030年將突破0.3,2042年突破0.5,到2050年接近0.6。我國人口總撫養比將從當前的0.41,上升到2030年的0.51,2040年的0.68和2050年接近0.8。

  圖表:2015、2050年我國人口結構對比(%)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大家對這些數字可能並沒有太大感覺,但這確實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不妨再解釋下。我國的養老金體製還是以現收現付製(Pay-as-you-go)為主導,也就是說,現在存活的老人養老的錢主要來自於現在存活的年輕人交的社保或者稅。通俗來說,現在我們每個年輕人除了負擔自己的開支外,平均還要負擔0.41個老人或小孩的開支;但到2030年的時候,平均每個年輕人將負擔0.5個老人或小孩的開支,到2050年時將負擔0.8個,負擔加重一倍。

  從國際比較來看,最具代表的老齡化國家是日本,當前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27%,屬於超老齡化社會。按照我國當前的速度,我們或在2037年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或將與日本當時的老齡化水平相接近。

  圖表: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6

  趨勢五:

  結婚率繼續下滑,“光棍兒”數量增多

  我國人口麵臨的另一個長期挑戰是性別比例失調。正常情況下,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是在1.02-1.07之間。但從80年代初開始,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例不斷上升,且在1996年之後的10多年時間裏維持在1.2附近的高位,直到“二胎”政策全麵放開後,新出生人口性別比才迅速回落至合理區間。

  圖表:我國曆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而80後、90後、00後陸續進入婚育年齡,適婚年齡段的男性數量遠遠多於女性數量,勢必將影響我國的結婚率。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抽樣調查數據測算,2015年全國15歲以上的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4000萬人,其中農村地區更為嚴重,就占了3000多萬,“農村多剩男”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如果考慮到婚姻市場匹配、獨身主義等等因素,實際最終的單身數量可能遠遠不止4000萬。

  而事實上,出生性別比例失調最嚴重的一代——1996年到2013年出生的人口還沒有大批量進入婚姻市場,如果這一代進入婚姻市場,未來我國的結婚率還會進一步下降,“光棍兒”數量也會繼續增多。

  圖表:我國各年齡階段“光棍兒”數量(萬人)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根據相關的學術研究,過去十多年,性別比例失調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為在城市擁有住房可以提高男性在婚姻市場的競爭力。但往前看,如果結婚率進一步下滑,新出生人口進一步減少,房地產市場價格居高不下,人口因素反而會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一種拖累,尤其是中小城市房地產,麵臨的風險更大。

  圖表:我國結婚率已經連續四年下滑(‰)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7

  挑戰和機會並存,應對措施刻不容緩

  長期人口趨勢的變化,會持續對我國經濟增速構成壓力,其可能帶來的一些經濟和社會問題,亟需我們做出政策準備。例如放開限製生育的各種政策,盡快出台鼓勵生育政策,延長退休年齡,同時進行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相關改革,增加供給。

  但挑戰背後,也會帶來一些結構性的機會。例如人口老齡化以後,盡管對傳統耐用品行業的需求會減少,經濟整體增速會放緩,但對養老、醫療等相關行業的需求會增加。1990年以後,日本進入老齡化加速階段,日本居民消費中的醫療保健支出占比由1.7%快速提高至2.7%,日本政府的社會保障支出占比也從20%上升至33%。

  圖表:日本政府社會保障支出占比(%)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圖表:本消費結構及儲蓄率(%)

  

  

  來源:CEIC,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同樣的道理,例如“光棍潮”的出現,也會催生對“單身經濟”需求,寵物、網紅等行業可能是受益的領域,此外,部分行業也在針對單身群體設計開發產品。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測算模型沒有考慮政策大幅變動對生育率的影響,如果政策出現調整,測算、預測結果可能存在不穩定的地方。但整體來說,人口的問題比較長期,影響因素也比較複雜,不是短期內就能夠快速改變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