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關係:想象中的“盟友”

來源: 千裏 2019-04-12 10:12: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323 bytes)

中伊關係:想象中的“盟友”

伊朗這個國家是國際熱點的常客,出鏡的原因多數是因為懟美國,甚至揚言要消滅以色列。

 

這個國家在中國的民間輿論場中熱度也不低,前不久伊朗議會議長率領的高級別代表團還對中國進行訪問。由於靠譜的信息不多,謠言四起,也讓這個國家顯得十分神秘。不過,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中伊保持著十分親密的關係,甚至是“準盟國”。

然而在伊朗多少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很清楚,這一切曖昧不清的訛傳背後,所謂的“盟友”僅存在於想象中。

低調不張揚

總體來說,中伊一直保持著比較友好的關係。中國是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產品充斥著伊朗人生活的方方麵麵,中國企業在伊朗有諸多投資項目。伊朗也是中國能源供應渠道多元化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伊朗外長紮裏夫(Mohammad JavadZarif)曾公開表示,伊朗可以成為中國穩定的能源供應方。不過對於中伊合作的細節,兩國一向低調處理,這是一種傳統。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新生的伊斯蘭革命政權在推翻巴列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清算外來勢力的過程中,懟天懟地懟空氣,和前巴列維國王關係還不錯的中國和歐美西方國家一樣,都屬於被批判的對象。

形勢比人強,隨後到來的兩伊戰爭讓伊朗重新與中國走近。隨著戰事推進,巨大的戰爭消耗讓霍梅尼(RuhollahMusavi Khomeini)手中的美製高精尖裝備損失殆盡。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伊朗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多快好省的武器供貨商。對於高舉反霸權、反西方大旗的伊朗,中國成為唯一的選擇。軍火貿易成為中國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展開廣泛合作的開端,而雙方對此都盡可能保證低調處理。

延宕8年的兩伊戰爭以雙方筋疲力盡罷戰言和而告終。在戰後的歲月裏,特別是伊核問題事發後,伊朗與周邊阿拉伯、以色列及歐美等國家紛爭不斷,矛盾升級,並不斷遭到國際製裁。與此同時,向來不介入幹涉中東恩怨的中國與包括伊朗在內的本地區國家的合作在不斷擴大。不節外生枝,悶聲大發財的中國企業很少宣傳自己在伊朗的存在,即便已經成為在伊朗規模最大的外資集團。

單純貿易關係

2018125日,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談時,按照美國方麵要求,中國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遭到加拿大扣留,罪名涉及華為在伊朗的業務。

事件引爆的輿情和外交紛爭至今仍在發酵,但焦點早已轉向中美大國關係,而很少有人還關注事件本身細節。

按照了解華為在伊業務的知情人士的說法,華為與其他絕大部分在伊開展業務的中國大公司一樣,在商言商,所有的經營活動都符合歐美國家和聯合國對伊朗相關的出口管製規定,不會為伊朗特別承擔所謂的“政治任務”,犧牲任何商業利益。特別是華為在伊朗業務的貿易合規水平在中資企業圈內很出名。

而伊朗方麵對中國公司也沒有特別的禮遇。盡管在2012年至2015年伊朗因伊核問題遭到美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嚴厲製裁的情況下,歐美日韓的企業幾乎都從伊朗跑路,隻有中國公司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堅守下來。然而當伊核協議簽署後,西方公司再度對伊朗產生興趣,伊朗方麵幾乎立刻對中資公司翻臉。在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時期,中伊能源合作迅速推進,但在伊核協議簽署後,中石油(CNPC)和中石化(Sinopec Group)再沒有在伊朗拿到一口井。按照一些中資企業人士的回憶,當時伊方中止了與中國的大部分合作,有意把一些項目轉給歐洲人做,不要說禮遇中國公司,這種做法簡直可以說是歧視。

實事求是地說,特朗普退出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是以美國國家信譽為代價的背信棄義,不少中國公司私底下,雖然不至於天真地認為自己在伊朗的好日子又來了,但對伊朗人的境遇並不同情。在單方麵撕毀合同無視商業契約精神方麵,伊朗的紀錄確實不幹淨。

不過在正式的外交場合,中伊雙方的領導人都會在口頭上對兩國傳統友好關係表示一番讚美。每當美伊關係緊張,一些關於中伊關係緊密的消息就會在中國坊間流傳開來,消息多來自伊朗和俄羅斯。每到這些時候,伊朗都在幻想中國能當自己的“備胎”。

意識形態衝突

2016年習近平在訪伊期間曾會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會談中哈梅內伊曾表示“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給予的支持”。作為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外國領導人說“謝謝”十分罕見。

基於反西方和其他一些因素影響,在伊朗國內政壇處於強勢地位的保守勢力,對與中國發展關係持相對積極的態度,但本質上,伊朗在意識形態領域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乃至全球發展潮流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首先,伊朗高層對獨立自主異常堅持,在外交方麵不僅從未向任何大國強國紆尊降貴,還保持著高度的懷疑與警惕。事實上,伊朗自身並不傾向與任何主要國家發展過於親密的關係。

再者,伊朗的獨立自主近乎“魔怔”,多年來一直在倡導所謂“抵抗經濟”。這種經濟發展理念一方麵鼓吹“多出口”、“少進口”,為發展對外貿易設置了高關稅壁壘和愈發複雜繁瑣的政策壁壘,另一方麵在招商引資方麵對“合作共贏”缺乏認知,把“工程項目包給外國人就是賣國”、“資源寧可閑著也不能讓外國人占伊朗便宜”的想法十分普遍,近乎偏執的追求自主生產和組裝,哪怕自產自造的產品成本更高也在所不惜。這種封閉、孤立的觀念與全球化時代的開放與包容的發展理念越來越格格不入。從中國的立場看,這與倡導互聯互通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抵觸。

因為孤立封閉,伊朗對世界的認知也越來越脫離實際,有著不切實際的自我評估。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前後,伊朗學者和高層曾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希望與中國發展更加深入和緊密關係的願景,但了解相關情況的中方人士認為伊方的想法十分誇張。一方麵,伊朗對自身實力十分自信,認為自己足以參與到中美俄三方博弈中,並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事實上,伊朗隻有一個相當於中國新疆的麵積,全國經濟總量僅相當於廣東省的1/3

另一方麵,伊朗對中伊關係有著不切實際的設想,希望能形成緊密關係與美國對抗。而集中力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當前中國最重要、最關鍵的核心利益,服務於現代化建設大局,為此爭取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是外交最重要的任務。因此,大國外交和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序列中占有優先地位,事實上,伊朗既非大國也非周邊國家。中國絕無可能為了伊朗盲目地與美國對抗。

當然,能源供應渠道多元化牽涉中國核心利益,伊朗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就是當前中國對於發展中伊關係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本文首發於《多維CN》第44期,作者係中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所有跟帖: 

中國什麽時候也沒有和伊朗成為盟友,兩伊戰爭的時候,中國基本上站在伊拉克一邊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2/2019 postreply 14:25:48

就那麽幾個朋友了,不能再少了,畢竟都是跟老美幹的兄弟。 能拉就拉一把吧。 -wenpu71- 給 wenpu71 發送悄悄話 wenpu7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2/2019 postreply 23:00: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