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一篇關於通訊標準之爭的中美歐三國演義,挺精彩的,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看看

標準背後是國家利益

  眾所周知,技術全球領先的美國製定了很多國際電信標準。

  標準是行業的“燈塔”和“指南針”,國際電信標準的製定權是掌控電信產業主導權的關鍵,是國家核心競爭力之一。

  美國人不是活雷鋒,他們壟斷國際電信標準是為了控製行業,從而牟取暴利。

  1985年7月,7名專家在雅各布博士家中達成一致,決定創建高通公司。

  一家靠賣標準獲利的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成立不久,這家公司就擁有了約4000多項相關專利,其中很多被國際電信聯盟采納。通過給全球100多家通信設備製造商進行專利授權,高通賺了個盆滿缽盈。

  製定國際電信標準的門檻很高,高新技術和雄厚資金缺一不可。大多數國家隻能對美國唯命是從。

  但是,歐洲國家不甘心。80年代,它們組成了國際電信標準的另一極——美標和歐標開始分庭抗禮。

  美標出台時,摩托羅拉等美企便宣布大力支持,並應用到自己全線產品中;歐標一問世,愛立信和諾基亞等歐企當然會力挺。

  這些企業巨頭的支持是標準產生影響力的關鍵。

  同時代的中國是什麽情況呢?

  那時,嚴重缺乏通信技術專利的中國,隻能搞勞動密集型產業,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基地。

  外國人以專利費的名義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中國的巨型企業和海量工人隻能掙點小錢。

  掌握技術標準才能發大財,否則隻能仰人鼻息、勉強糊口。

  由此,中國人切身感受到了技術標準的重要性。

  中國連滾帶爬趕上末班車

  在2G時代,歐美國家一邊賺著大錢,一邊搞3G技術標準。

  改革開放後,有迅猛發展的經濟作基礎,我們意識到:中國不能再跟在美國和歐洲後麵跑了,必須在3G技術標準上有所作為!

  然而,歐美國家的一道道技術壁壘和專利陷阱都已鋪好,外人很難從中分得一杯羹。

  於是,中國另辟蹊徑,選擇“時分雙工”作為突破口。

  當時,大家普遍看好的是“頻分雙工”,因為它繼承了2G技術設備;而“時分雙工”缺乏工程基礎,尚處於理論研究階段,有風險。

  上不上?當夥計沒前途,當老板才有未來。中國決定:必須上!

  1997年4月,國際電信聯盟向各國發出征集函,征集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標準,中國政府指定大唐集團進行論證和籌備。

  1998年1月,國內組織權威專家進行論證,召開了香山會議,最後決定4月30日前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TD-SCDMA標準(即中國版的3G技術標準)提案。

  然而,當時中國在3G方麵的專利數量與國際電信聯盟要求的數量差了一半,不足以發起國際電信標準的申請,時間還剩下3個月了,臨時進行研究和申請也根本來不及。

  怎麽辦?

  中國盯上了西門子的TD-CDMA(注意沒有S),因為它比較符合中國的TD-SCDMA技術路線。

  當時,西門子的技術實力非常強,但是,由於其3G技術路線與其它歐洲企業不同,所以“落了單”。

  歐洲向來抱團出擊,因此,西門子“不合群”的標準體係很可能會被犧牲掉。

  西門子意識到,等國際標準定下來,自家的技術真的就成廢紙了。

  與其砸在手裏,不如盡快賣掉。

  由此,雙方一拍即合:中國買進西門子的技術專利,湊夠了數量,趕上了申請3G國際標準的末班車。

  “聯美抗歐”,擠進標準圈

  在醞釀3G國際標準過程中,歐洲的WCDMA(歐洲版的3G技術標準)比美國的CDMA2000(美國版3G技術標準)優勢明顯。

  歐洲也由此產生了一個宏偉的設想——打破美標和歐標並行的老局麵,在3G時代將WCDMA樹立為唯一的國際標準,將美國擠出標準製定圈。

  美國當然不樂意了,他們的CDMA2000提案承載著美國電信企業的未來,怎能將主導權拱手讓給歐洲?

  不過他們也有些擔心,因為當時歐標確實最優。

  於是,美國決定聯合中國抱團阻止歐洲一家獨大,讓中國的TD-SCDMA跟美國的CDMA2000一同進標準。

  美國並不在乎中國標準也通過,他們認為,這無非就是在國際電信聯盟的檔案庫裏多份文件罷了,對美國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利用中國的幫助讓美標擠進國際3G標準圈才是最終目的。

  中美聯合強調,國際上不能隻有一種標準,隨後獲得了多個國家支持。

  最終,歐標WCDMA、美標CDMA2000、中標TD-SCDMA共同成為3G國際標準,三足鼎力的國際格局就這樣形成了。

  中國代表團回國後,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了眼前:TD-SCDMA標準是鎖在國際電信聯盟的文件櫃裏當個擺設?還是真的把它做成產業?若真做產業,麵臨的難度可想而知。

  當時有個提法,讓中國鐵通搞個區域性的TD-SCDMA網,這也算是產業化了。

  但很多專家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小網絡刺激不起產業規模,會越搞越縮水。而且,中國鐵通的實力本來就不強,再交給它一個最艱巨的任務,結局可能很難看。

  經過反複斟酌,政府終於下了決心,把這個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技術實力最強的中國移動,做成全國性網絡。

  為此,政府重組中國電信業,將中國鐵通並入中國移動,共同建設TD-SCDMA。

  與此同時,政府把當時最成熟、最優秀的歐標WCDMA交給中國聯通經營,將美標CDMA2000交給中國電信經營。

  中國移動的任務最艱巨。

  中國的TD-SCDMA真的不行?

  最初,中國的TD-SCDMA經營狀況並不好,還曾被某些國人奚落嘲諷,是這項標準不行嗎?

  完全不是!

  它足夠先進,否則也不會被國際電信聯盟批準成為3G的三大國際標準之一。

  那麽,為什麽經營不好?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

  一是它不像歐標WCDMA那樣有2G時代的技術和設備積累;

  二是智能天線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應用不給力;

  三是當時宣布支持中國TD-SCDMA的企業規模都很小,跟歐美電信巨頭無法相提並論。而前麵也提到過,如果沒有企業去研究和推廣,那標準就毫無用處;

  四是國內某些民眾、公知、大V等的唱衰,對TD-SCDMA的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對於任何國家來說,把自己的電信標準推廣開來是極為艱辛的,如果有國民的大力支持,就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聯歐抗美,力挫WiMAX計劃

  3G的三大國際標準建立後,美國發展怎樣呢?

  情況很不好。雖然美國的CDMA2000如願成為了國際標準,但它在美國本土的應用其實遠不如歐標WCDMA,國外應用更不景氣,最大的應用方居然是中國電信。

  對於3G產業的頹勢,美國沒有坐視不管——既然電信業搞不過歐洲,那就借力計算機業這個長項來彌補電信業的短板。

  於是,他們搞了個WiMAX(美國的另一種3G標準,特點是大帶寬,但移動性較差)。

  與傳統3G不同,WiMAX構建在IP網絡環境上,這就進入美國擅長的計算機領域了。

  英特爾與摩托羅拉向WiMAX項目注資9億美元,美國某運營商又注資30億美元。如此大手筆的投入,WiMAX一經麵世就光芒四射。

  這是美國依托強大的計算機產業試圖對歐洲電信業發起的一次衝擊。

  美國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頻率。因為全球統一頻率劃分是由國際電信聯盟負責的,必須申請成為基礎性的國際電信標準後才能得到全球頻率。

  也就是說,美國必須讓WiMAX擠進3G國際電信標準,否則一切免談。

  國際電信聯盟曾公告全世界,3G標準提交的最後時間是1998年6月30日,而這時已經是2007年,大門已經關閉了9年。

  然而,美國就是任性,硬是通過政治手段打開了國際電信聯盟的大門。它召開專題會議,把WiMAX納入第四個3G國際電信標準,並如願得到了全球頻率。

  WiMAX橫空出世,對外宣稱是3.5G技術,有英特爾、IBM等巨頭力挺,有國際電信聯盟的全套手續,顯現出了隨時準備逆襲的勢頭。

  在學術領域,研究WiMAX的論文呈爆發之勢,而WCDMA論文數量則明顯下降。

  很多國家也加快了對WiMAX的推廣。

  北電(加拿大一家電信企業)將傳統3G業務出售給阿爾卡特,孤注一擲地全麵轉向WiMAX。

  除中國大陸之外的亞洲成了WiMAX的試驗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部署了WiMAX。

  中國台灣也重重地押寶WiMAX,爭先恐後地搶奪WiMAX牌照,全球一動、威邁思電信、遠傳電信、大眾電信、大同電信、威達超舜電訊等六家台灣企業都搶到了WiMAX牌照,準備大幹一場。

  WiMAX的攪局,令歐洲和中國很不安。

  當初為了擠進3G標準,中國跟美國聯合抗歐。現在,當然變成了中國跟歐洲聯合抗美。

  知道中國跟歐洲聯合之後,美國非但不驚慌,還放出狂話“中國的TD-SCDMA沒有前途,唯一的出路就是向WiMAX靠攏”。

  為什麽TD-SCDMA能向WiMAX靠攏呢?

  因為兩者都使用了TDD(時分雙工)機製。

  歐洲和中國加緊了抵製,2009年諾基亞的銷售負責人公開批評WiMAX,把英特爾高管惹惱了,類似這樣的鬥爭不斷進行著。

  但美國顯然低估了歐洲和中國的實力。

  歐洲電信商不生產WiMAX設備,WiMAX的通信基礎設備就無法保證供應,使用體驗越來越差。

  而中國不開放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WiMAX的應用量就被硬生生的切走了一大塊。

  這樣,WiMAX慢慢就支撐不住了。

  澳大利亞最早部署WiMAX的運營商老總在國際會議上痛罵WiMAX,說室內覆蓋在區區400米範圍內就不行了,時延高達1000毫秒。他之前還在相關國際會議上對WiMAX讚不絕口,國際風向顯然發生了變化。

  2010年,WiMAX標準的最大支柱英特爾撐不住了,宣布解散WiMAX部門。

  這可是一記要命的“悶棍”!WiMAX兵敗如山倒,當初孤注一擲轉向WiMAX的加拿大北電破產了。

  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等亞洲國家紛紛從WiMAX轉向TD-LTE(中國主推的一種4G網絡模式)。剛才提到WiMAX采用跟TD同樣的“TDD機製”,當時隻能向中國的TD-LTE轉換。

  中國台灣在WiMAX上可是投入巨大,不肯輕易退出。自2010年英特爾退出WiMAX後,台灣又獨自在WiMAX上苦撐了兩年。等到2012年一盤算,發現六家運營商的WiMAX用戶還不足15萬,不及大陸一個貧困縣!

  它顯然押錯了寶,有報道稱總共損失達500億美元。錢沒了可以再掙,但電信產業路線錯誤,耽誤的可是一個時代。

  2011年9月,全球最大的WiMAX服務提供商美國Clearwire公司宣布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基於TD-LTE標準的產品與設備開發,其業務重心最終由WiMAX轉向了TD-LTE。

  中國電信業實現了逆襲!

  1998年,中國申請3G標準;到了2013年,到國內TD-SCDMA網絡基本成熟。

  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國際電信業波詭雲譎,在國外拚殺多年的華為和中興發展起來了,在全球四大電信設備商中,分別排名第一和第四。

  以前說起國際電信業巨頭,大家腦海裏浮現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現在,它們都沒落了,摩托羅拉的移動事業部還被聯想收購了。

  現在華為和中興才是妥妥的國際電信業巨頭!

  電信業有兩大支柱,一是設備,二是市場。

  當年歐洲卡住設備製造,中國不開放最大的電信市場,兩個支柱一垮,WiMAX就被掐死。

  而如今,中國掌握著全球最強大的設備製造能力,擁有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這就厲害了!

  當年,中國“聯美抗歐”擠進標準圈;

  後來“聯歐抗美”打壓WiMAX;

  現在,中國要甩開歐洲、引領世界。

  歐洲的FDD製式(歐洲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模式)已經很成熟,如果跟著歐洲跑肯定永遠不能出頭,因此中國再次決定利用TD體製彎道超車。

  難不難?

  中國政府掌控著電信設備製造和最大的電信市場,兩手都很硬,超車就不難,沒用兩年時間就將TD趕超到了能與FDD平分秋色。

  2013年12月4日,中國政府發布了TD-LTE的牌照,但沒發FDD-LTE牌照,政策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主推TD體製。

  中國移動在3G時代憋壞了,搶了4G的TD-LTE牌照,不再繼續投入3G時代的TD-SCDMA網絡,集中全部力量上4G。

  按理說,牌照三大運營商都可以用,但聯通和電信決定再等等,他們想經營FDD體製,這畢竟曾是電信業最強的歐洲主推製式。特別是聯通,在3G時代嚐到了歐洲製式的好處,想繼續跟下去。

  在聯通和電信等FDD牌照的時間裏,移動瘋狂建4G基站,利用4G的先發優勢狂搶聯通和電信的老用戶,用戶數居然漲至8億。

  一年多後,政府看TD製式的基本盤穩住了,就發了FDD牌照,但聯通和電信已經喪失了先機。聯通近年來的利潤持續下滑,董事長王曉初曾不止一次痛心疾首地表示錯失了發展良機。

  電信業特別強調標準統一,因為沒有標準就不能互聯互聯,而標準具有很強的排他性,標準競爭的結果就是強者愈強,然後壟斷市場,弱者愈弱,最終被淘汰。

  過去,一直都是歐美標準引領世界,其技術標準一問世,就會被各大電信企業爭搶。

  然而,電信業江湖中冒出了中國這個設備、市場兩手抓的“新大哥”。

  中國幫美國,歐洲就吃不消,中國幫歐洲,美國就得吐血。

  2013年,TD牌照發布時,聯通和電信還對歐洲標準有所期盼,結果卻是錯失良機,歸根結底還是對電信江湖中美歐三家的勢力消長判斷失誤。

  移動及時跟上了步伐,現在日進鬥金。

  從踉踉蹌蹌地闖進國際電信標準圈的“小弟”,到成為全球電信業最重要的“帶頭大哥”,中國隻用了不到20年。

  當前,電信業的主題是5G(第五代移動通信),而中國是推進5G最積極的國家,沒有之一。在5G相關的各種國際電信組織裏,都有中國專家的身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