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能說“找不出比共產黨更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了”嗎?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10年認為,中國204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其中幾項指標,如“關鍵經濟指標排名進入世界前四十名”;“社會現代化方麵,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消滅絕對貧困”;“政治現代化方麵,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
其它的不說了,就養老和醫療兩大問題,簡單說幾句。在醫療方麵,除了象我父母隸屬於行政單位而無後顧之憂外,其它城市居民和廣大農民都可能麵臨“一場大病,耗盡家產”的困境。而在養老方麵,雖然近幾年,陸續加錢,但是廣大農村老人手裏的養老金還是少得可憐。如果一個政府的確將為人民服務擺在第一位,就會千方百計地解決這些問題。可現實並不是這樣,官員的最大興趣不是老百姓的福利,而是熱衷於基礎建設和市政建設,這種形象工程不僅有利於自己的仕途升遷,更可以照顧與己有關的各方利益。其惡果是,舉債建設這些很難產生經濟效益的工程,擠占了老百姓現在和將來的福利。隻要官員這種內在動機不改變,加上中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這兩個問題的解決將變得越發困難。
在小事方麵,政府的服務態度不斷改善,越來越便民了,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手續繁雜、資料要求不清楚等老毛病依然存在,不象在西方國家那樣,公示清楚、程序明了。總之,國內硬件跟上了,軟件還有待改善。
寫完以上這些話,剛好有網友轉發了“2018年世界各國民主指數排名”,其中“functioning of government”,中國為5分,居於中遊,排前的都是完全民主化的國家,與我意識中的感覺一致:為人民服務做得最好的,是民主國家的政府。
我不是搞社會科學的,但是,不同領域研究都有共同點,那就是有一套或更多的評價體係或模型,大家圍繞體係或模型是否合理,參數是否足夠與恰當,量化是否有依據與合理等等,然後對研究目標進行量化評價,通常會用多套評價體係或模型,相互比較結果,以便得出那套評價體係或模型的結論更合理一點。老沙的民主言論,和網友“找不出比共產黨更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了”是石破驚天的,我敢說:這是完全顛覆了目前世上的評價體係。社科研究的門檻很低,這兩位網友如果能夠將自己的心得,選擇參數,合理量化,最好自創一套評價體係或模型,說不定青史留名呢!我寫這段話,絕沒有貶低兩位網友之意,因為本人平庸,被公認的結果所束縛,兩位網友不拘一格的想法,也許真的值得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