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達·莫裏循女士
海達·莫裏循女士(1908-1991),出生於德國的斯圖加特。她少年時代就愛好攝影,自1929年起在慕尼黑國立攝影藝術學院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學習。
畢業後1933年,她應聘來到北京阿東德國照相館做管理工作。1933-1946年在北京居住期間,她先後到河北、陝西、江蘇等省采訪拍攝,作品達1萬多張。
本輯影像,海達·莫裏循女士主要拍攝於南京,記錄南京城市建築風光及百姓平常的市井生活。
在南京,海達·莫理循拍攝了大約1000多張照片。據說這些照片是應德國政府之邀拍攝的,後因中國抗戰及二戰爆發,照片輾轉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
文中照片出自哈佛大學網站。
1940年代,南京城牆。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國民大會堂。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做蒸兒糕。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搖鼓招攬顧客,這位攤販是做混沌生意的。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做花折傘的店鋪。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民國南京氣象台。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城牆外的秦淮河。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通濟門外九龍橋。海達·莫裏循/攝。
橋中間部分是活動的,為防止有船通過,下麵被臨時填土了。
1940年代,南京,夫子廟大成殿前的亭子,今天我們見到的已經是重建的。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城牆邊窮苦百姓的草房。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北京西路,路上跑的是江南公交中巴車。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酒坊。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編織店。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摘棉花。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給蔬菜澆大糞。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賣炭翁。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蒸糕。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太平南路的國際飯店。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城內百姓民居。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一戶民居家的正門,這戶已經用上電了。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一位南京漢子的穿著。海達·莫裏循/攝。
汪偽國民政府所在地,原為國民政府考試院,解放後為南京市政府所在地。
海達·莫裏循/攝,大約拍攝於1940-1945之間。
民國時期,南京,街上做蔥油大餅的攤販。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城南,龍門街附近的永安商場。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民國政府外交部,就是今天的南京市政府東側的武廟。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下馬坊。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中山門外側,當時大門是可以關閉的。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經理總監部。海達·莫裏循/攝。
1943年前後的南京新街口中正路,現改名為中山南路。海達·莫裏循/攝。
圖中可見1935年建成的“大華大戲院”,就是今天的大華電影院。其隔壁便是“中央商場”。
南京,通濟門外大街。海達·莫理循/攝,大約拍攝於1933-1946年之間。
南京,從文德橋看秦淮河。海達·莫理循/攝,大約拍攝於1933-1946年之間。
1940年代初,南京,中華門外的南門長幹橋,遠處為雨花台。海達·莫裏循/攝。
長幹橋於1937年被炸毀,炸毀的痕跡尚可看得見。
1940年代,南京玄武湖公園,那時叫“五洲公園”。海達·莫裏循/攝。
1943年前後的新街口,這座高層建築就是現在的東方商城。海達·莫裏循/攝。
轉盤中的孫中山銅像,為孫中山日本好友梅屋莊吉於1937年贈送給中國的,也就在這一年日本全麵侵華。
1940年代,南京,一對母子。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南京工學院,當時的中央大學。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踩水車。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城牆外農夫用水牛犁地。海達·莫裏循/攝。
1940年代,南京,插秧,地點大概是在幕府山到燕子磯之間的江邊。海達·莫理循/攝。
1940年代,南京,代寫書信的攤販。海達·莫理循/攝。
1940年代,南京,巷子裏的當鋪。海達·莫理循/攝。
1940年代,南京,做掛麵。海達·莫理循/攝。
1940年代,南京,從冶山道院看紫金山。海達·莫理循/攝。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