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美國副總統“檄文”演說,台灣主持人為大陸出手!
黃智賢:中國今日的國泰民安,並不是靠侵略與殖民。靠的,是我們人民的聰明,犧牲與勤奮。美國,也從中國的拚搏和奮起的路上,得到了更多的利益。
今天(7日)的台灣《中國時報》刊發了台灣女主持人黃智賢的評論文章:《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
以下為全文:
副總統先生閣下,您在期中選舉前夕,對美國友邦中國,這樣不顧事實的責難與中傷,實在讓人遺憾。
您對真實完整的曆史,顯然並不知悉,或故意不提。中國從來不虧欠美國什麽,也對美國充滿善意。
曆史上,當中美兩國合作,總是對人類的和平有益,而美國得利尤钜。當中國被列強侵略,幾乎遭瓜分。美國雖地大物博,但並沒有缺席。英國在天津取得租界時,美國也分到了一塊租界。懶得用,甚至私下轉讓給英國。
您提到了庚子賠款。當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中國被劫掠之後,還被迫付出天價賠償金,4億5千萬兩紋銀。這是中國5年的財政收入。美國雖沒有出兵,竟也拿到總賠款的7.32%。那是衰敗的中國,背上最致命的一刀,也是億萬子民的血淚之金。
美國眼光深遠,因合眾國土地已經擴張完畢。所以美國要的,是經貿利益和政治影響力。伊利諾大學校長詹姆斯寫信給老羅斯福:“假如美國在年前能將中國學生成功地吸引進來……,那麽美國這種從文化上控製中國的方式無疑是最巧妙的”。“是以知識和精神操縱中國領袖的方式。”
1905年美國的排華法案,讓中國民間抵製美國貨。3年內,“退還一部分”給中國,好平息中國人民的憤怒。美國的“庚子退款”,其實是退還美國自認“多拿的部分”。而且,中國仍然得按期繳交全額賠款,美國再把“溢領”的錢,分期退給指定基金。中國有了庚子留美學生,和清華學堂。但美國得到:把賠款多數花用在美國,擴增在華長期影響力。修補了美國在華形象,更解中國抵製美貨的燃眉之急。
二戰日本侵華,中國孤立無援,美國並沒有伸以援手。即使到了中國最危急的時刻,美國依然供應日本戰略物資。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對日本宣戰。即使如此,中國仍然沒有得到美國合理的對待和協助。中國軍民數千萬傷亡,和幾乎慘遭滅國的血淚,對其他國家來說,並不值得一提。
雅爾達(雅爾塔,環環注)密約裏,美國,英國和俄國,出賣了中國。釣魚台本是中國故土,戰後卻並沒有隨著台灣一起歸還中國,美國以占領者之姿,將釣魚台管理權,交給日本。731部隊的慘絕人寰,因為日本把實驗報告獻給美國,交換了美國數十年的沉默。
中國曆經被侵略,內戰與種種錯誤,至今才稍稍站穩腳步。國家仍未統一。我們在各種領域,仍有太多不足。但改革開放以來,14億人民的富足,是人類史上的第一次。我們非常珍惜。
而中國今日的國泰民安,並不是靠侵略與殖民。靠的,是我們人民的聰明,犧牲與勤奮。美國,也從中國的拚搏和奮起的路上,得到了更多的利益。中國人買了30%的iPhone。可iPhone價值300美元,中國隻拿了組裝的10美元工價,美國卻分走200美元以上的價金。
人類的文明,有不同的發展路徑。所有被列強侵略的民族和國家,為什麽中國,可以走上獨特的康莊之路?民主之路,必須紮實。多少以民主之名而衰敗戰亂的國家,是血淚之鏡。
中國今日跟美國,各方麵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會加倍努力,讓人民幸福,文明昌盛。但評量中國的基準,總不該是美國的那把尺。我們明白,美國基於渴望掌控全球霸權,所以對中國的富強,有負麵的想像。現在美國為了壓製中國,對中國發動了立體式,全方位的圍堵。但這是不智的。因為上帝並不喜悅美國或列強式的霸權宰製與壓迫。中國式的“成就自身,以利他人”,相信不但更有利於全人類,也更蒙上帝的喜悅。
(總篇) 我的自述-(70年經曆及所見所聞)…(想到那寫到那,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我寫自己經曆和一些所見所聞,我的經曆是千真萬確無胡編亂造,所見所聞是真是假靠各人分辨了。寫自述可練腦,也可避免癡呆早到來,我文化水平有限,很多錯別字,還請多多包涵見諒。
(一)…(家鄉篇)、(二)…(偷渡篇)、(三)…(香港篇)、(四)…(英國篇)、(五)…(諞閑傳)
(70年經曆及所見所聞)…老李的故事
(一):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家鄉篇…二十年間家鄉生活見聞(0/130 reads)2018-09-22
( 親身經曆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鍋飯、三年困難時期 )
(二):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偷渡篇 …三次難忘的一段旅程(0/116 reads)2018-09-22
( 第一次隨流走、第二次坐船走、第三次八日八夜行程 )
(三):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香港篇…十一年間香港生活見聞(0/106 reads)2018-09-22
( 經曆過六七暴動、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掣水、有史以來山泥傾瀉)
(四):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英國篇…四十多間英國生活見聞(0/134 reads)2018-09-22
( 經過打工、開外賣店及餐館、賣水晶生涯 )
(五):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諞閑傳 …七十多年來見聞(0/96 reads)2018-09-22
( 東拉西址閑聊七十年來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