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廁所革命

五年前第一次回國(相隔二十年),沒想到最尷尬的是上廁所。

國外生活二十年,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回國前絞盡腦汁思考回國後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但怎麽也沒想到廁所是個大問題。記得第一天早起去公共廁所(我家雖然住在寸土寸金的前門大街一代,卻依然使用公共廁所,大雜院裏也沒有廁所)天寒地凍,二十多年沒有蹲過了,攪半天勁也出不來(可能與時差有關),連續幾天都是如此,險些考慮去住酒店。

廁所的衛生令人堪憂,痰跡、紙張、煙灰、甚至大便充斥,無法理解人們為什麽在公共場合如此糟蹋?不過後來每年回國看到逐漸在好轉,從最初的沒有擋板,大家麵麵相覷,到安裝了擋板,可以相對“獨立自主”,衛生狀況也明顯改善。

一個文明國度的標致應該是首先是一個民族的講衛生、懂禮貌、包容、有底線。

大家都知道,我們每一個家庭裏麵自己的生活空間都很在意,為什麽公共場合就完全不同呢?這也許是公有製下存留的弊端。這說明社會在逐漸公有製與私有製相互交錯時期人們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步伐,沒有把自己當這個社會的主人。

廁所事小,文明事大,折射的是一個走向文明國家的覺悟和自我認知。

哪一天我們可以在廁所裏能看到衛生紙滿滿、幹淨整潔無需專人管理、看不到痰跡、聞不到煙味、、、、、、才是真正文明之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