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米一文,我沒有自由

本帖於 2018-05-31 15:39:37 時間, 由普通用戶 主流媒體 編輯
讀<賣米>一文:我沒有自由
 
總有一些樸實無華的文字讓人淚流滿麵,張培祥的<賣米>一文無疑就是這樣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畫麵刻畫了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它來自於作者的真實經曆,鐫刻於作者的記憶。
 
個人自由主義者追求個人的美好自由生活,當然無可厚非,我隻是想問,看到這樣真實的弱勢群體,個人自由主義者會心痛嗎?這讓我想起了嶽昕的文章<自我審視--一個北大既然得利益者的自述>。
 
因為心痛,個人自由主義者就覺得應該為這些弱勢群體做些什麽,現實社會中確實有很多的公益,但這樣就夠了嗎?因為政治文化等原因產生社會等級嚴重分化,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還是隨處可見。
 
憑借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很多人很容易達到相對的個人自由目標,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物。但錦衣玉食就夠了嗎?當大量社會不平等和底層人士生活的艱辛的事實展現出來的時候,有些人感受到了內心的痛苦,他們意識到大多數人沒有自由的時候,姑且不論個人的自由有沒有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弱勢群體,個人的自由還是片麵的,狹隘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自由的。
 
沒有人民的自由,個人其實是不自由的,於是很多人為人民的自由,或者人類的自由而戰。馬克思就是為人類的自由兢兢業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就是為了鐵皮房裏中國人的自由,以筆為刀,向黑暗的中國傳統文化開戰。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們不能理解他們,這樣的無知,失去一定的個人自由也是必然的結果。資本社會產生的高度等級分化,智能機器時代的來臨,如<饑餓遊戲>中的場景也許很快來臨,大多數人將被奴役而無反抗的能力,無產者也許已經失去了聯合起來反抗的黃金時期。
 
我經常說要以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為念,不是形而上的假大空,而是看到無數底層人物掙紮的時候,心中有痛有憤怒,自己也曾經是其中的一員。不以位卑言微而自輕,偶有所悟,付諸於文字。
 
我沒有自由,因為世界上大多數人還沒有自由。
 
5/31/201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