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後還這樣,能不焦慮,質疑嗎?

理工科出身的北大校長在120周年校慶念錯字不算很丟臉,他也坦承自己是文革停課鬧革命的受害者。接下來,他道歉信中提到了:“真正讓我感到失望和內疚的,是我的這個錯誤所引起的關注,使人們忽視了我希望通過致詞讓大家理解的思想: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麵現實的勇氣和直麵未來的行動”引來了更多的批評聲,指責其治學理念的落後。

校長顯然不是在談學術和科研應該具備的態度,他分明是在講麵對當今的社會現實應該如何應對。但他自己都沒有“直麵現實的勇氣”,找出人們焦慮和質疑背後的真正原因,他像大多數吃皇糧的知識分子一樣:逃避現實,閃爍其辭,言不由衷,避重就輕,甚至粉飾太平。這才是我們時代的悲哀!

整整120年前,即1898年,中國發生了戊戌變法(百日維新),被慈禧太後殘酷鎮壓下去,光緒被囚,譚嗣同被殺,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海外 ,中華大地血雨腥風,噤若寒蟬。

120年後,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校長說話還得轉彎抹角,吞吞吐吐,唯唯諾諾,不能昂首挺胸,暢所欲言,這怎能不令人焦慮和質疑呢?這才是今天的問題所在,言論自由比發音準確,治學嚴謹要重要十倍,百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