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B是第一次批量產的晶體管機,60年代的,曾占國產計算機量1/3,軍工不提,該機一直用到IBM PC出來,學生上機天天用,比初期的國產集成電路機子穩定。兩彈一星多虧了它。
億次機出來後,聶力因中科院的請求下令推遲鑒定會,讓中科院的千萬次機先開鑒定會以期獲得“國內領先”的評價。中科院在計算機這一攤沒啥出彩的,聯想不過做了塊漢卡,四通不過做了個給打印機加了漢字庫,那個吹中國芯的,不過是弄來了個MIPS核,當時網上都可下載到;科大的一個學生自己也寫過一個MIPS核在網上發布過。
億次機的存儲器做完了,國內包括本院都沒當回事,論文被國外看到評價很高,設計師是工人選修課成才的,陳福接這才提了教授。億次機出來後,386很快就不禁運了。彩顯也是禁運的,展覽會上看到美國的5216,科大自己用電視機改。
當年地方的成果,有二要吹成十;科大的,有十要說成二。當年還有一個神州機,無錫的用386搭陣列機,不知結果。改革開放了,科大的很難出國,教育部的名額絕大多數給了北大清華,近水樓台,本來教育部也是那兩家把持的。清華的數字信號處理,是科大孫仲康教授去講的課,給老師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