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科學家,用60年卻成了世界最牛農民,他改變了中國,影響了全世界!

他本是科學家,用60年卻成了世界最牛農民,他改變了中國,影響了全世界! 

 2018-03-11 德國優才計劃 

你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

世界上一棵樹也沒有,

會發生多恐怖的事嗎?

 

如果世上一棵樹也沒有,

那麽,將有450萬個物種不複存在,

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

人類將麵臨嚴重的水荒;

許多地區的風速將增加60%~80%,

而風災所造成的損失,

你可能根本就無法想象,

人類在沒有樹的世界裏,

連存活一年都是沒可能!

 

 

樹對我們來說不亞於空氣的重要,

而1萬年前,地球上約有62億公頃森林,

可到今天卻隻剩下不到20多億公頃;

從1990年到2015年,

全球森林麵積淨減少已有19.35億畝。

 

而森林減少後,

對當今人類所帶來的影響,

更是觸目驚心!

 
 
                                               沙塵暴
 
 
 
                                                         
                                                          幹旱
 
 
 
 
讓國人深受困擾的霧霾
 
 
 
 

多麽滑稽的一幕,在香港維港前,卻要和畫布合影

 

 

 

 

                                                             失去家園的動物

 

 

保護植被,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想保護環境的人多,

付諸行動的人卻少之又少,

而有一個中國人,

他在60多年前就行動起來了,

並僅憑一己之力,

就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並帶領無數中國人發家致富!

 

他,就是劉銘庭

 

 

 

 

 

1933年,他生於山西萬榮,

父親是中國第一代汽車司機,

抗日戰爭時期,

他冒著生命危險為前線運送軍火,

有著強烈愛國情懷的父親,

為國家做了無數貢獻。

 

解放後,父親經常開車去新疆,

從父親嘴裏,他得知了不少,

關於新疆落後、貧窮的狀況。

新疆,悄悄地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長大後,他考上了蘭州大學生物係,

他不僅成績優異,還是個運動健將,

各項體育活動都參加。

 

 

 

籃球、體操、田徑運動……

樣樣都拿手,獲過不少獎,

是學校裏妥妥的風雲人物。

 

 

 

 

 

1956年,他跟著老師,

到新疆進行畢業實習。

 

到那一看,

荒漠的美,是真美,

廣闊無際,浩瀚壯觀;

荒漠的苦,也是真苦,

環境惡劣,漫天風沙。

 

他還見到了一種叫紅柳的植物,

它敢於與風沙、鹽堿奮力抗爭,

讓他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1957年,他從蘭州大學畢業後,

當時國家正號召有誌青年,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貢獻,

他立刻就想起了新疆。

 

 

 

 

當時在學校裏表現出色的他,

本可以分配到一個舒服、光鮮的崗位,

可他居然擔心自己分不到邊遠的新疆,

竟主動給高教部部長寫信,

要求去又苦又累的新疆,他寫道:

沒人去,我去!

我願意把自己的青春,

獻給祖國最壯麗的事業,

堅決要求到邊疆去!

 

就這樣,他如願以償地被分配到了,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出了名的,

“死亡之海”,“生命禁地”,

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

在這兒工作一不小心就會命喪沙漠。

而他卻滿懷激情地來到了這裏,

開始了漫長的治沙生涯。

 

 

 

 

當時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剛成立,

設備不全,連老師都沒有,

更別提誰能懂治沙,

於是他就自學起來。

治沙工作艱苦,車進不去沙漠,

隻能步行考察,

而那時剛到沙漠的他又沒有經驗,

一次天熱得很,下了一場雨後,

沙子表麵涼涼的

於是他光腳就進了沙漠,

走了十幾公裏,發現越走腳下越燙,

原來太陽出來了,

沙子越來越熱,最後被曬得滾燙,

意識到不對勁,他急忙往回走,

光著腳的他走兩步就不得不跪下來,

把腳翹起來涼一下再繼續走,

幸虧他帶著布袋子,

最後往腳上一套就往回跑,

不然他差點就出不來了。

 

但這隻是他在大漠中一個很小的插曲,

每次進入沙漠,他都得抱著必死決心,

麵臨一重又一重的危難。

 

 

 

 

1958年,新疆烏魯木齊市興建青年渠,

組織青年進行義務勞動,

如果建成就可以增灌農田20萬畝,

潤澤中國千萬人,還能增加,

當地電廠發電能力和用水供應,

他知道後,二話不說就參加了。

 

在修渠勞動中,他是最勤奮的那個,

成為了聞名工地的標兵,

他也因為修渠遇到了一生所愛。

 

 

 

 

 

工地衛生員儲惠芳,

是江蘇支邊來新疆的知識青年,

兩人因為工作相識、相知、相愛,

他們為第一個誕生的孩子取名“渠花”,

意為,渠上的愛情之花。

 

 

 

 

1959年,他參加了中國科學院,

組織的塔克拉瑪幹科學考察隊,

任務是尋找優良的固沙植物品種,

經過艱苦跋涉後,他驚訝地發現,

在一個流動沙丘上,

竟長著一棵與眾不同的紅柳。

 

 

 

 

 

紅柳纖細柔弱,

卻能傲立於風沙鹽堿之中,

對改變生態效果非常好,

他激動之餘翻開當時的教科書,

竟發現在新疆荒漠地區生長的紅柳,

居然全是外國人命名的,

中國對紅柳的研究還完全是空白!

 

看著那一長串外國人的名字,

他憤慨極了,不服氣的他,

決心投身中國紅柳的研究。

考察回去後,經過多方查找資料,

他終於發現了一株,

還沒有在世界上命名的紅柳新品種!

 

他欣喜若狂,1960年,

首先向世界宣布了中國的新發現,

瞬間引起巨大轟動,學術界正式定名它為:

“塔克拉瑪幹檉柳”,又稱“劉氏檉柳”。

他感歎地說:“我原來知道非洲,

有一種無葉檉柳長在流沙上,

好,這下我們國家也有無葉檉柳了,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

這樣的優良固沙植物,

現在我們國家也終於有了。”

 

 

 

 

之後,

他又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走進沙漠,

發現一個新種已十分不易,

可他又相繼發現了,

莎車檉柳、塔裏木檉柳、

金塔檉柳、白花檉柳4個新種。

其中,他發現的白花檉柳,

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開白花的紅柳品種。

全中國四分之一的紅柳,

竟全都是由他一人發現並命名。

 

他當之無愧的成為了,

我國最重要的檉柳分類學家,

他為塔克拉瑪幹沙漠找到了優良的固沙植物,

將中國的桎柳植物研究,

推向了世界領先的地位。

 

 

 

 

 

可想防治風沙,光找到紅柳還不行,

“隻有種起紅柳,沙丘才能得以固定,

沙漠才能披上綠裝。”

於是,他又一頭紮進了,

紅柳育苗和造林的研究,

更為此兩度簽下了軍令狀!

 

新疆於田縣政府邀請他幫忙種紅柳、治沙,

當地不通火車,1300多公裏路程,

輾轉、顛簸了整整10天才到,

一到目的地,他連休息都不顧,

就開始卯足勁幹起來。

 

1982年,三次被迫遷移的新疆策勒縣,

再次陷入“沙臨城下”的困境,

當時他應邀去策勒縣參加會議,

沒有誰要他承擔什麽任務,

可看到策勒縣被流沙侵占,

他拍案而起,當場簽下‘軍令狀’,

並承諾:將在5年中治理流沙6萬畝,

使其植被覆蓋率恢複到30%—40%。

 

這項在許多人看來,

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卻敢放言曾諾,

而三年後策勒縣政府來驗收的時候,

大家都驚呆了!

他真的隻花了3年的時間,

就完成了治理流沙15萬畝,

流沙前鋒後退4至5公裏,

當地植被覆蓋率平均超過了60%,

投入產出的比率竟然高達1:7.5!

 

 

 

 

1986年,

新疆領導到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參觀,

看到園中生長茂盛的紅柳,

一位當時的自治區副主席問:

能不能在新疆南部,

隻花20萬元就恢複10萬畝紅柳,

經費就隻有這麽多啊。

而他當場又再次簽下軍令狀:

保證3年內完成任務。

 

3年後,果然他又成功造林27萬畝,

近300%地完成了任務。

 

 

 

 

做到了這些,他還沒滿足,

奔波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新疆各地,

到處揮汗如雨。

在他的帶領下,又是10年過去了,

新疆種植紅柳已達400萬畝以上,

他還在新疆伽師縣建起了,

世界上第一個紅柳公園。

 

 

 

 

 

伽師縣全縣鹽堿化程度大幅減輕,

土地改善了,生產也迅速發展起來了,

伽師縣從新疆遠近聞名的貧困落後縣,

一躍成為了新疆糧、棉、畜生產十強縣,

糧食產量提高了十多倍,

人均收入增長近三倍。

 

並且他將新疆紅柳的育種、產苗量,

由每畝5萬株提高到了50萬株,

其中適於造林的達到每畝35萬株,

扡插育苗的產苗量達到了12萬株,

比當時全世界最強的前蘇聯,

紅柳產苗量還高出6倍到20倍不止,

他創造出了一項中國全新的世界紀錄!

 

90年代初,

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製成功業績獎,

全球總共隻有8項成果,

而其中僅他一人主持進行的成果,

獨攬了2項。

 

連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家組,

都感動於他的成果,尊稱他為“劉紅柳”

聯合國的荒漠化治理獎,

他代表中國先後獲得過三次,

是全世界獲得該獎最多的人。

 

 

 

 

他自從24歲主動要求被分配到新疆大漠,

到1995年,已經近40個年頭過去了,

從青蔥少年到白發老者,

已經62歲的他,

治沙研究上從未間斷過,

這幾十年間,他竟然先後,

繞塔克拉瑪幹沙漠轉過七圈,

全長40多萬公裏,等於繞赤道一周。

在新疆上至領導下至群眾,

聽過他宣講植樹治沙的人不下20萬。

 

 

 

 

 

他帶領中國人掌握了二百種固沙植物,

包括它們的習性,繁殖,生態環境,

這些固沙植物需要怎樣的特定生長條件,

什麽時間開花結果,

他都了如指掌,一清二楚。

對於紅柳造林技術,

他更是用到了極致,任何一片土地,

他都能想出辦法讓它長出紅柳,

無論荒山、礫石戈壁、粘土龜裂地,

還是鹽漬化沙地、流沙地、重鹽堿地,

他已經為祖國的治沙做了太多太多……

 

 

 

 

 

本是功成名就,1997年,

到了退休年齡該頤養天年的他,

居然還不肯去安享晚年。

在新疆大漠他行走了40年,

沙漠人民生活的困窘,

也讓他揪心了40年,

他的餘生還要再去實現一個夢想:

那就是“帶領新疆農民擺脫貧困!”

忙碌了一輩子的他,

真的是再也閑不下來了!

 

 

 

 

 

這一年,他帶上妻子儲慧芳,

拿出畢生積蓄和向子女門募來的50餘萬元,

又來到了新疆於田縣。

這裏的人們生活困窘,

他想從根本上幫助大家脫貧致富。

 

他想到了在這裏種植紅柳大芸

紅柳大芸又名肉蓯蓉,是名貴藥材,

在中藥上已經被運用了兩千多年,

被醫學界譽為沙漠人參,

可在這裏由於人們不斷的挖掘,

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極其嚴重,

紅柳大芸這種珍貴藥材被越挖越少,

資源及其緊缺,價格也飛速增長。

 

他堅信:如果農民願意人工種植大芸,

不僅可以增加荒漠植被,保護環境,

還可以讓人們實現在沙海裏“淘金”的夢想。

 

 

 

 

然而,沒有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經濟困難的老百姓並不買賬。

於是他決定自己先做給老百姓們看。

 

一頭毛驢、一輛拖拉機,

購買了簡單的裝備後,

他就風風火火地在於田縣,

辦起了全國最大的大芸種植場。

 

當地交通不方便,買東西更不方便,

打電話要去5公裏外的縣政府,

書信也隻能暫存在23公裏外的縣上,

而這裏的生活,沒水沒電極度艱難,

他曾說過:當時沙漠裏麵還沒有拉電,

也沒有自來水。

我們就到兩公裏多的地方,買一個桶,

喝他們澇壩裏麵的髒水,

那裏麵蟲子也多得很。”

 

可這些困難都沒有嚇倒他,

白天,他就和妻子在沙地裏辛勤勞作,

晚上,又在地窩子裏,

忍受著蚊子和牛虻的叮咬。

而做這一切,妻子也無怨無悔,

默默地支持他,她知道:

丈夫心中不僅有小家,更有大家!

 

妻子60歲生日時,他正好出差,

兒子、女兒都來到沙漠看她,

一見到又黑又瘦的母親,

孩子們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他們請她回家養老,

可她卻搖搖頭堅定地說:

“你爸還要研究大芸,

他在這裏,我就在這裏。”

 

 

 

 

 

放著科學家不當,

居然跑來當種紅柳大芸的農民,

很快,他的消息就四處傳開了。

 

而之後他的百畝紅柳蔚然成林,

紅柳肉蓯蓉畝產100公斤以上,

高出天然林無數倍,

畝產值達到4000-8000元,

超過之前農地平均產值的10倍之多,

他果真實現了,

既能植樹造林,又能發家致富!

 

當年時任國務委員的宋健,

到達新疆參觀完後,不由得肅然起敬,

當即寫下:

“向劉銘庭教授致敬”的題詞。

 

 

 

 

澳大利亞荒漠環境管理中心的,

一位官員更是深受感動地說:

“我見過很多國家的沙漠,

但我永遠忘不了這個地方!”

 

不少美國、德國、日本的,

科學界人士都專程跑來拜訪他,

對他是深深的敬佩。

 

 

 

 

 

而他之後取得的成果更是不負眾望。

 

2003年,他在全國獲得,

大芸種植的第一個發明專利,

緊接著又成功研發出,

大芸“開溝播撒高產法”。

之前還從來沒有一個科研單位,

能把它人工繁殖出來,

可他卻做到了。

這是人類第一次將大芸繁殖出來,

這完全是我們國家的自主知識產權。

 

而且他的大芸,

在海內外藥材市場供不應求,

一畝人工肉蓯蓉可收入4000元,

相當於10畝棉花的收入。

看到了切實的經濟效益,

當地農名都爭著搶著開始種起了大芸,

在他的指導下,

於田縣發展了5萬畝紅柳大芸,

年純收入已達到2億元以上。

這已遠遠超出了僅有40萬畝農田的於田縣,

全縣的農業純收入,

20萬於田縣各族人民終於擺脫了貧困。

 

 

 

 

 

 

 

 

 

不少當地農民都買上了小汽車,

三五年的功夫,新房子也全蓋上了,

家裏也全部電氣化了。

而做這些事,他自己沒賺過一分錢,

竟全部都是無償奉獻!

 

之後他的紅柳種植技術開始,

往非洲等貧窮國家推廣,

世界上其他的沙漠地區及其人民,

也因為他,

生活發生了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他還在不遺餘力地為紅柳科普,

他說:沙漠太大,森林消失的速度太快,

希望全民都能參與到固沙植被的種植中。

 

2015年,已經82歲的他,

一次在騎摩托車去於田縣大芸基地的路上,

出了車禍,翻在沙漠裏,

摔斷了7根肋骨,把大家都嚇壞了,

可他卻笑笑說:

我摩托車摔到沙漠裏麵,很幸運啊,

要是翻到硬路上不就摔死了嘛!

 

之後躺在病床上

他還在操心當地農民的植被種植

他說:科學家就是要為窮人服務,

農民們需要啥就應該搞啥,

他這一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就是把科研成果都交給了農民兄弟,

農民是最可靠的,他們就住在沙漠裏,

交給他們就會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而他也就能放心了。

 

 

 

 

 

沙漠的狂風砂礫他何時怕過,

若是貪生怕死,從一開始,

他就不會選擇這條異常艱難的道路。

 

而他自己本是個科學家,

卻變得比農民還像農民,

皮膚黝黑、粗糙,

身上總是那件很普通的衣服,

跟人們想象中的科學家大相徑庭。

 

 

 

 

一次,有人對他妻子說:

“劉老是世界著名的治沙專家,

您怎麽不打扮打扮一下他呢?”

妻子一聽笑了:

“他天天忙工作,打交道的都是沙子、

紅柳、大芸,上午出去時打扮好,

中午就顯回原形,你讓我怎麽辦!”

 

 

 

 

 

擇一事,終一生,

所以,隻要在世一天,

他就如此執著的做一天,永不退休!

正如他所說的:人生是短暫的,

一個人一生做不了多少事情,

但隻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

我要做的,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在我的有生之年,

為人民做點科學家該做的事。

 

如今的他,已經85歲了,

盡管多年大漠中的艱苦奔波,

使他身患關節炎等多種疾病,

可他一年中,

仍有大半時間待在沙區。

他總是騎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

穿梭在田壟地間指導著農民兄弟們。

青春不能永駐,但他的激情永懷!

 

 

 

 

 

無數次的踏入險地,

60年堅守出一片綠洲,

他,毅然舍棄世之繁華,

窮極一生隻求精神富足。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他是學的巨人,行的高標,

他功在當下,更利在千秋!

 

劉銘庭,這樣有良心的中國科學家,

民族之幸,國家之幸,世界之幸!

 

2018年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此時請我們都記住這位85歲的老人,

饕餮老者尚可騎著摩托奔波於沙漠,

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行動起來,

我們每一個中國人,

都有責任為祖國的環保,

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因為保護環境,

就是保護自己,就是造福後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中國的脊梁! -鴻浩- 給 鴻浩 發送悄悄話 鴻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18 postreply 20:35:52

嗬嗬,老插子。敬禮! -走石飛沙- 給 走石飛沙 發送悄悄話 走石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18 postreply 21:52:57

國家的功臣! -*靜品淡香*- 給 *靜品淡香* 發送悄悄話 *靜品淡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03:09:40

矢誌不渝, 功不可沒! -BGHF- 給 BGHF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06:12:45

上麵給他投個千兒八百億的,組織他千兒八百萬的農民工,沙漠問題不就一舉解決了麽? -Freemoon- 給 Freemo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31/2018 postreply 07:59: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