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問題:中國又到了一個曆史節點

貿易問題:中國又到了一個曆史節點 

2018-03-23 周方舟
 

來源:中美學者智庫

 

提要:

 

早在2017年1月19日,我在《為什麽美國對華政策正發生顛覆性逆轉?》一文中即指出,美國對華政策正發生自尼克鬆訪華破冰以來的顛覆性逆轉,中國已經被特朗普的團隊視為最具威脅、最有挑戰性的對手。

 

2017年1月24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幾天後,我在《特朗普對中國的核心政策:第二次門戶開放》(見延伸閱讀)一文就指出,特朗普對中國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平衡30多年累積的多達4.3萬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最終目的是逼使中國的“第二次門戶開放”。

 

2017年4月24日,我在新一千零一夜:影響未來20年的新型中美關係(見延伸閱讀)一文中指出,特朗普要達到平衡中美貿易和“第二次門戶開放”的目的有六張牌可打,其中有(1)貿易戰,(2)朝鮮半島,(3)台灣問題,(4)南海問題,並指出以上這些牌,特朗普可能單打,也有可能組合起來打。

 

2017年12月24日,我在《中美已經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中國對美強勢挑戰與特朗普的超強回應》(見延伸閱讀)一文中指出,中國對特朗普的誤讀、誤解、誤判到錯失戰略機遇期,再到特朗普的超強反應,直接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和“修正主義”國家,置於美國的戰略對立麵,一個實實在在的“修昔底德陷阱”已經在中美兩國關係的前方。

 

目前來看,很不幸的是,上述預測都一一準確應驗,而特朗普現在對付中國的正是前四張牌——貿易戰、朝鮮半島、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的組合拳。

 

關於中美關係,長期以來國內學者有以下幾種荒謬的奇談怪論,即:

 

(1)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壞也壞不到哪裏去;

(2)中美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經貿互補;

(3)中美是夫妻關係,誰也離不開誰;

(4)中美貿易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不敢打。

 

這幾種說法不僅上誤天聽,也下欺庶民,完全是用來意淫、自娛自樂和自圓其說的。

 

特朗普之所以敢同時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全部歐盟國家進行貿易戰,絕非心血來潮地頭腦發熱、發狂、發癲、發瘋,而是基於一個最基本也是普遍遭中國學者忽略的事實,即美國富饒的自然資源和科技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可以使美國不依賴於任何一個經濟體也能獨自生活得很好,即使美國脫離了一個經濟體的進口來源,馬上也會有其他經濟體求之不得並迅速替補;但是其他任何經濟體都高度依賴於美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一旦脫離了美國這個市場,其經濟將迅速崩盤。這就是特朗普敢於對上述所有國家同時進行貿易戰的底氣和根本原因之所在。

 

特朗普在3月1日宣布,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重稅後,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這些美國的盟國紛紛委曲求全,乞求美國網開一麵,特朗普也豁免了這些國家的鋼鐵和鋁的重稅。隻有歐盟威脅對美國產品進行報複性征稅,歐盟考慮對從美國進口的價值約35億美元(25億英鎊)的貨物征收25%的關稅,這是對特朗普提議對進口鋼材征收25%的關稅和對進口鋁材征收10%的關稅的回應。

 

 

2011年和2017年各國對美國鋼鐵出口的比較,中國居11位

 

對於歐盟的回應,特朗普立即表示:“如果歐盟想進一步提高與歐盟進行貿易的美國企業的高額關稅和壁壘,我們也將會提高歐盟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的關稅,現在這些汽車幾乎是無壓力地傾銷到美國。”特朗普進一步威脅如果歐盟不徹底敞開市場,我們就對奔馳和寶馬施加關稅。

 

美國是歐盟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2016年,歐盟汽車出口總額高達1920億歐元(約合1710億英鎊,2370億美元),而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價值就占總額的25%。德國就占歐盟汽車出口總額的一半,因此美國的新關稅將嚴重損害德國的汽車工業。

 

目前,歐盟對美國汽車征稅10%,美國對歐盟方麵的汽車則征稅2.5%。2017年,德國汽車產量的10%在美國銷售對於特朗普的貿易戰威脅,德國政府不得不服軟並回應,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戰可以避免。歐盟官員也不得不坐下來和美國進行談判以避免鋼鐵和鋁的關稅。

 

特朗普之所以嚴重威脅歐盟,尤其是德國,不僅僅是德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問題,在美國看來,德國已經和中國走得太近了,到了必須用大棒敲打的時候了。

 

特朗普之所以提起鋼鐵大棒這一重稅政策,就是首先造成各國的恐慌,然後逐一豁免,先打後拉,其目的就是要這些國家老實聽話,不要站錯隊,要緊跟美國牌局,達到最大限度孤立中國的目的。美國也已經表示,在鋼鐵和鋁的重稅上,中國將是唯一不會獲得豁免的國家。

 

 

 

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在前十名以外

 

在特朗普鋼鐵和鋁的重稅上,國內媒體大感慶幸中國受影響最小,因為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在前十名以外,殊不知許多第三國采購中國的鋼鐵再將製成品出口到美國,中國鋼鐵通過“轉運”的方式到達美國,實際數量和份額遠超表麵的統計數據。而這部分“轉運”到美國的中國鋼鐵將受到美國鋼鐵關稅的直接影響,這又反過來影響中國鋼鐵出口到第三國。加拿大即采取措施,在獲得美國鋼鐵重稅豁免後也將相應提高本國鋼鐵進口關稅,以避免他國鋼鐵利用加拿大鋼鐵豁免稅通道將鋼鐵傾銷到美國。這將進一步加大中國鋼鐵過剩的產能。

 

 

各主要鋼鐵國的鋼鐵產能,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巨大

 

特朗普的鋼鐵和鋁關稅,隻是美國拉攏盟國孤立中國的一個手段和工具而已。如果中國覺得受傷不重,即將到來的301調查結果宣布才是真正針對中國的301調查結果即將到來的同時,一些美國盟國正想辦法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為首的團隊談判,可能會聯合起來通過采取措施,應對主要是中國造成的金屬產能過剩問題,以此換來鋼鋁關稅豁免。特朗普馬上將要推出專門針對中國的重磅組合拳。

 

 

 

中國在美國的雙反調查中居首位

 

特朗普在對中國正式采取行動前,首先清除掉身邊和他不一致的雜音。原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全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科恩(Gary Cohn)因為不同意特朗普懲罰性關稅措施辭職,保守派經濟學家拉裏·庫德洛(Larry Kudlow)出任新的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暨白宮首席經濟顧問。雖然庫德洛也反對關稅與貿易戰,但他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最終可能會豁免所有盟友,最終被征收高關稅的可能“隻有中國”。

 

 

 

 

科恩因為不同意特朗普懲罰性關稅措施辭職

 
 

 

 

保守派經濟學家拉裏·庫德洛出任新的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暨白宮首席經濟顧問

 

3月13日特朗普通過推特宣布,解除蒂勒森(Rex Tillerson)的國務卿職務,由現任中情局局長蓬佩奧(Mike Pompeo)接任。特朗普也親口提到了他和蒂勒森的三大分歧所在:對朝外交、鋼鋁關稅和伊朗核協議。這三大分歧都與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相關。對華鷹派蓬佩奧的上台,不僅意味著特朗普團隊重新進行權力洗牌同特朗普理念相同的官員陸續占據華府的核心圈也意味著特朗普團隊的對華政策將全麵轉向。蓬佩奧上台將可能導致中美關係發生全麵的逆轉。

 

 

 

溫和派國務卿蒂勒森出局

 

 

超級鷹派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擔任國務卿

 

3月14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明確表示,特朗普政府正施壓中國,要求中國要將與美國的貿易順差減少1000億美元。隨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給予強硬回應,表示中國“不接受任何國家試圖單方麵施加自己的遊戲規則”“希望雙方能夠以建設性的方式,通過做大合作蛋糕的方式來妥善處理這些問題”。

 

3月15日,白宮貿易顧問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一個采訪中表示,特朗普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關於對華相關貿易調查的結果。他還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將在向特朗普提供就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對中國進行“301調查”的建議。

 

 

 

財政部長姆努欽、商業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貿易顧問納瓦羅都是美國對華超級鷹派團隊成員

 

本周至少有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透露,本周五開始,特朗普總統將正式啟動對中國的貿易製裁,對超過100種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征收累計600億美元總額的年度關稅。這也是繼一月份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征收太陽能行業關稅、本月初對除墨加之外全球各國征收鋁和鋼材關稅之後,專門針對中國的貿易戰組合拳一旦特朗普專門針對中國的組合拳開始實施,將成為現代曆史上美國總統針對中國啟動的最大手筆的貿易戰。對此,納瓦羅的解釋是,中國讓世界貿易體係變得不穩定;美國要通過關稅措施等“重建貿易環境”不僅是為了美國,也是為了世界。

 

特朗普為什麽鐵了心要和中國打一場貿易戰?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政策之所以發生強烈地反彈,中美關係之所以因為中美經貿關係急轉直下發生大的逆轉,其原因還是用數據來說話。

 

中美貿易,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從1985年美方開始出現6億美元的逆差,1995年美方逆差為337億美元,2005年上升到2022億美元,2015年美方貿易逆差達到驚人的3671億美元,2016美方貿易逆差3470億美元,2017年美方貿易逆差達到3752億美元,創曆史新高。從1985年到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總數為47380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基本上都是對美貿易順差所積累下來的,是維持人民幣堅挺的最大籌碼。

 

 

中美出口對比:紅色代表中國向美國出口,藍色代表美國向中國出口

 

美國對中國持續開閘防水了30多年,4738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特朗普和他的班子認為這是美國當今“最大的政治不正確”。因此。中美貿易問題是當今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

 

再來看看這張圖從1990年以來,美國是如何從一個製造業大國變成一個服務型國家的,也就是說美國的製造業是如何空心化的。

 

 

 

過去20多年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動態圖:藍色代表製造業紅色代表零售貿易橙色代表保健業、綠色代表職業和技術服務、紫色代表房屋和食品服務業

 

 

 

1990年美國是高就業率的製造業大國(藍色部分)

 

 

 

2015年美國的製造業(藍色部分)已經所剩無幾

 

特朗普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喪失了製造業等於抽心一爛。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過程,也是此消彼長,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2017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經是美、日、德三國之和了。

 

 

 

 

2017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經是美、日、德三國之和

 

雖然今天的中國儼然成為世界工廠,但中國對美國製造業的整體實力顯然沒有清晰的認知。美國製造業依然具備全球最強的實力,美國製造業的絕大部分資產仍然在美國國內。有數據顯示,美國有超過9000億美元的製造業固定資產在美國境內,1200億美元資產分布在海外。最重要的還不是製造業的資產,而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在美國,還有美元全球金融霸權的壟斷地位。還要看清的一點就是,特朗普當選是其背後美國製造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博弈的結果,特朗普勝選意味著全球製造業和製造業資本要大量回流美國。在特朗普看來,最重要的一點還在美國手裏,就是資本和市場。沒有美國的資本和市場,就沒有製造業的一切。這是特朗普敢於發動貿易戰的底氣所在。

 

 

 

而在另一方麵,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False Promises: The Yawning Gap Between Chinas WTO Commitments and Practices ”)顯示,中國迄今為止仍未履行當初加入WTO時的承諾如下:
 
 
 
 
 
 

中國從全球化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但卻設置貿易壁壘

 

從經濟波動趨勢是曆史走向的最大邏輯上來講,中美貿易問題不僅僅是中美雙方經濟上的摩擦和糾紛的問題,資本的流動關係到大曆史的走向。

 

中國得利於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而崛起,對特朗普來說,是美國最大的威脅,這關係到西方文明的可持續性和存亡。而西方文明在南非和歐洲正在經曆的大塌方正引起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保守派的高度警覺。這便是特朗普鐵了心要與中國打貿易戰的根本原因。

 

中國能不能和美國打一場貿易戰?

 

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為2.9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出口總額為15.33萬億元人民幣,GDP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對美國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8.9%,對美國出口占GDP比值為3.5%

 

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為1304億美元,美國出口總額為23293億美元,GDP為19.55萬億美元,對中國出口占美國出口總額的5.6%,對中國出口占GDP比值為0.667%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在行政措施上,特朗普以總統的權利可以動用兩大重拳:

 

一、用301條款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征收45%的懲罰性關稅;

二、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可以肯定貿易戰是中美雙輸的牌,問題是誰輸得更厲害?中國是美國出口的第三大市場,它會影響到美國240萬個工作崗位。

 

 

 

 

中國是美國出口的第三大市場

 

對此,美國商界對於對中國征收高關稅的確有不同看法。美國商會主席托馬斯·多諾霍(Thomas Donohue)發表聲明稱“行政部門關注中國工業政策和不公平貿易行為對經濟的負麵影響是正確的,但美國商會強烈反對實施大幅關稅的決定”。他認為,高關稅會傷害美國消費者,導致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產生極其負麵的影響。由此,多諾霍代表美國商會敦促政府不要征收高關稅,應當與商界合作解決中國相關貿易行為引發的真正和合理的擔憂。

 

美國政府對外政策曆來強勢,這些來自民間和商界的聲音雖然能起到遊說美國對外政策的作用,但是很難改變美國政府的行政立場,影響非常有限。

 

中國如果每年沒有這3500億美元的順差,對中國的影響:

 

一、特朗普的關稅對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將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將造成中國產能極其嚴重的過剩,成千上萬的工廠將倒閉;

 

 

 

 

二、估計高達5000萬-7000萬個工作崗位將受到影響;

 

 

 

 

 

 

三、以上兩點並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中國發行貨幣的基礎。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後,美元即成為人民幣的發行之錨,基礎貨幣投放,主要是外匯(美元)占款的方式,形成人民幣對美元信用的依附。人民幣發行以美元為錨,是讓美元及美元背後的美國政府信用為人民幣背書。在過去20多年裏,中國通過加入WTO,搭上全球經濟增長的快車,逐步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儲備,中國將這些美元儲備以美國國債的方式存儲。因為美元信用的擴張,中國貨幣當局才具備人民幣信用擴張的條件和底氣。一旦失去每年對美35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基礎貨幣投放就失去了依附之錨。

 

四、貿易衝突極易走向政治衝突,政治衝突會迅速走向軍事衝突導致大規模的戰爭,而中國剛剛經曆了40年的修生養息,是中國曆史上難得的短暫和平時期,人民普遍還並不富裕,根本無力承受戰爭創傷和動亂的蹂躪。

 

中國能不能與美國打貿易戰取決於中國手裏是否有反製美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措施和手段,從目前來看,中國反製美國的措施和手段都非常有限。從上麵的數據對比來看,中國經濟對美國市場出口的依賴要遠遠大於美國經濟對中國市場出口的依賴,而且一旦貿易戰開打,有的國家例如印度、越南和東南亞等國會迅速填補中國對美出口失去的空間,中國以後將很難再奪回失去的空間。更嚴峻的是,特朗普是以朝鮮半島、台海、南海和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的地緣組合牌來配合其對中國的貿易戰。

 

 

 

 

 

結語:

 

1、特朗普自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國對特朗普的判斷一直處於戰略性誤判。認為特朗普是商人的看法,更是錯而謬之。特朗普以林肯的傳人自居,他極有可能是二戰以後美國最偉大的戰略家。那些以為可以像忽悠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那樣忽悠特朗普的人可以休矣。特朗普和他們最大的不同是他不是一個政客,他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政治家,他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並要兌現其諾言的人,因為他認為許下的諾言是和上帝之間的契約;

 

2、中國現在麵臨的周邊地緣政治和國際大氣候,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險惡,越來越嚴峻,一著不慎,可能招致滿盤皆輸;

 

3、怎麽才能避免貿易戰?現在可能有點晚,但並非不可避免,可能唯一的辦法是通過談判,認真兌現入世時的承諾並遵守國際協定和規則,否則難以轉圜;

 

4、中美關係並非“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壞也壞不到哪裏去”;並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經貿互補”;也並非“中美是夫妻關係,誰也離不開誰”;更並非“中美貿易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不敢打”,中美關係可能隨時急轉直下;

 

5、可能並非特朗普之主觀,但他之所為可能在客觀上起到改變中國的經濟基礎來改變中國的上層建築;

 

6、自鴉片戰爭的近代史以來,每當重要的曆史節點,中國走的都是下下策之路,但願不再重蹈覆轍;

 

7、中國已經被特朗普視為最具威脅、最有挑戰性的對手,用西方的一句諺語來說就是:瘋牛要強闖瓷器店(Mad As A Bull In A China Shop)

 

 

 

8、中美博弈是常態,不博弈是非常態,中國對美國,永遠隻能合作,不能對抗。

 

 

 

延伸閱讀

 

 

美增加關稅 誰會是輸家

 

 範炎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長也特別冷,馬上就要清明了,我還是需要穿著棉襖。天氣的寒冷可以用物理手段彌補,但恐懼所帶來的心理上的寒冷卻無法驅趕,隻能去承受,雖然言論和人身行為的管控越來越嚴酷,為了證明自己還活著,不肯放棄尊嚴的活著,範炎還要堅持利用很少的空閑繼續發聲。

  美國宣布增加鋼、鋁關稅在環境的寒冷中又增添了心理的陰霾,似乎為了迎合天氣,美媒報道稱,白宮21日周四的日程安排顯示,特朗普將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2:30簽署一份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總統備忘錄。顯示出美國對華貿易的宣戰。
  香港的外資機構人士盛傳可能包括五點內容:1.公布301調查結果;2.在規定的最後期限內要求中國無條件履行WTO中與美國利益相關的部分承諾;3.宣誓美國將使用更多的行政手段監督並糾正(包含貿易調查、行政懲罰等手段)中國的貿易行為和不正當補貼行為;4.宣誓美國將聯合盟友抵製中國借經貿利益操縱政治的手段;5.對中國出口至美國部分商品征收總額不超過600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稅。

  貿易戰會否開打取決於中方高層敢不敢對美反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之間不應該打貿易戰,但如果有人非要逼迫我們打,那麽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華春瑩強調,如果美方最終采取損害中方利益的行動,中方必將采取堅決和必要的應對措施來維護好自身的正當權益。  

  如果中國對美國進口貨物施行報複性加稅,則顯示貿易戰開打,如果沒有加稅則隻能說明是單方麵罰款。外交官的發言範炎智力不夠,看不出有什麽具體內容。躲是躲不了,怕不怕我們看不見,隻知道不怕的應有表現是反製,至於堅決必要的應對措施不知有誰明白,但範炎知道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是采取了類似於“畫個圈圈詛咒你”的措施——“展開外交報複”。本次又會出現新發明,我們拭目以待。
  無論單方麵罰款還是貿易戰,美國增加關稅都會讓一些美國產品漲價,但對內減稅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就業率增加和實際收入增加,會極大消除負麵影響,再加上美國出口大量的高精產品,實際對美國是高利微弊,所以美國隻會是贏家不會是輸家。
  美國增加關稅使中國主要出口的低端產品缺少了競爭力,市場分割就會減少,那些像假外媒等許多的需要美元的地方靠什麽養活?哪來資金去轉移?隻能加大加深“把老百姓口袋裏的錢掏出來”,美國獲利反饋於社會,那些外國人的中國代表、那些把家人已經移居海外的官員也照樣獲利,而自己為自己定福利的官員在國內卻不會受到損失,受損害的還是中國老百姓。
  如果進行貿易戰,中國增加關稅,也會造成產品漲價,如傳說的對進口大豆加稅,則會造成豬肉和豆油漲價。中國現在是不斷開發新稅種,稅收增速一直大於GDP的增速,利潤幾乎沒有回饋於社會,用我們的稅款補貼換取的外匯,拿去轉移海外、養活海外的各種官方團體、買好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扶持政治屏障、剩餘的還買了美國國債,這些還沒完,還需要用我們的稅款養外國留學生,以此類推增加的稅收還是回不到社會,但漲價卻要由老百姓承擔。
  寫完這些,我感覺心寒甚於天寒。因為無論如何,美國不會輸,官員不會輸,代表不會輸,輸家隻有中國老百姓!

 

 

 

 

 

淺談中國應對美貿易戰的政策選擇及得失

  作者:感悟生活

 

 一、引言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在3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說:“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貿易戰,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們打,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如果美方采取損害中方利益的行動,中方必將采取堅決和必要的應對措施,維護好自身的正當權益。”這說明,中國高層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且已經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近兩年來我寫了100多篇有關中美關係方麵的文章,對中美關係一步步走到今天做了極為精準的分析和預測,也提出了大量的對策與建議。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包括2016年12月26日發表的《中美貿易戰是一敗塗地還是戰無不勝》一文,簡要分析了中美若發生貿易戰對各自的影響;今年春節期間我寫了《美確認中國為最大威脅 看中國如何強力反擊》一文,全麵回顧了一年多來中美關係中的重大事項;不久前,我又寫了《特朗普揮出鋼鐵和鋁貿易大棒 中國受最大打擊》,駁斥國內專家們的無知與輕敵;最近我寫了姐妹篇《亮亮中美較量中雙方的底牌與底線》、《由全麵接觸轉向全麵圍堵 中美關係將何去何從》,對中美兩國各自的底牌和底線,以及中國的政策選擇做了較為詳盡的係統分析。2016年底那篇文章,受到微信平台的屏蔽,但轉發者甚多,百度一下很容易找到;其他幾篇文章,我將在文章結尾提供閱讀鏈接。

 

  3月13日,美國之音(VOA)特約記者格萊塔·範·薩斯特倫專訪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談到了鋼鋁關稅和美中貿易等話題,包括美國為什麽要征收關稅?美國如何看待國內和盟國的反對聲音?美國會不會為此蒙受損失?美國擔心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嗎?美國害怕中國不進口美國大豆嗎?美國是否擔心會發生中美貿易戰?看過這個訪談實錄之後,大家會發現,美商務部長對中國其實非常了解。在上述問題上,羅斯所有的觀點與我之前文章中分析的幾乎一模一樣。我轉發這個長篇訪談時甚至開玩笑地說,羅斯似乎抄襲了我文章的內容。

 

  山雨欲來風滿樓。後天就是美國進口鋼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日子,中美之間達成妥協享受豁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更嚴重的是,從特朗普的公開言論,以及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來看,美國去年8月依據301條款對中國所謂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問題的調查,很快就有了結果。特朗普發誓要給中國任何人想像不到的巨額懲罰,即使爆發貿易戰也在所不惜。

 

  雖然我現在是一介草民,人微言輕,但作為一個對這片土地和自己的同胞懷有深切感情的愛國者,一個有著20多年黨齡,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過多年,且非常年輕時就在體製內擔任過較高領導職務的人,在中美關係麵臨攤牌、事關國家未來和民眾幸福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不再寫這篇短文,讓國人同胞對中美關係的變局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沉著應對,未雨綢繆。

 

 

 二、警惕禍國殃民的極端言論

 

  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在應對中美關係麵臨的挑戰上,方反應相當克製、得體,沒有受到狹隘、極端的民族主義言論幹擾。但隨著對中國影響巨大的鋼鋁關稅的開征,特別是傳言特朗普就中國所謂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問題,開出了一個加征600億美元的大罰單,中國如何進行強力反擊,又不對中國社會、經濟穩定和民眾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麵衝擊,確實需要冷靜思考,精確算計,避免落入無知輕敵和自傷自殘的陷阱。

 

  中美貿易戰如何打,中國主流媒體和專家們有各種聲音。比較溫和的聲音,是昨天(3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女士的概括性回答:“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近40年來,中美經貿合作給兩國提供了巨大市場,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還非常可觀地降低了美國家庭的平均開支負擔。我看到過一個數字,2015年中美經貿合作幫助每個美國家庭節省了約850美元。”

 

  華女士這段話裏包含兩個意思:第一,中國進口美國產品給美國人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打貿易戰,美國將有很多人失業;第二,美國大量進口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為美國家庭節省了很多開支。這就是中國的底牌,也是中國主流媒體和專家們的自信,也是他們常常掛在嘴上的官話、套話。

 

  其實在我2016年底所寫的《中美貿易戰是一敗塗地還是戰無不勝》一文中,以有力的事實、證據對此做了不同的解讀。先說中國為美國每個家庭一年省了850美元的事。暫且不說中國商品其實沒有這麽強的國際競爭力,即未必能給每個美國家庭一年省下850美元。就算這個數據是靠譜的,按照2016年9月發布的美國居民收入及貧困狀況報告顯示,2015年美國所有家庭收入的平均數為79263美元。一年省下850美元,僅占美國家庭年平均收入的1%。換句話說,一個年收入50萬人民幣的家庭,一年多支出5千元會給他們的生活質量帶來絲毫的影響?何況特朗普的大規模減稅計劃,就給每個美國家庭增加了2000多美元的收入。換句話說,美國不從中國進口商品,立即就會被美國本土企業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出口商品所替代,對美國家庭不會帶來絲毫的影響。

 

  再說中國不進口美國商品,或者采取其他貿易報複措施,從而帶來美國大量失業,迫使美國政府焦頭爛額,不得不對中國低頭退讓的問題。目前國內主流媒體和專家們提出的報複美國的建議,有的還被稱為是中國反擊美國的所謂殺手鐧,在我看來大多數都是禍國殃民的極端主張。現在我按這些建議禍國殃民由高到低的程度,來做一個簡要分析:

 

  (一)大舉拋售美國國債

 

  這個問題,中國愛國者常常掛在嘴上。可笑的是,一些主流媒體和專家們也常常拿來說事。下麵這幅漫畫,最好地渲染了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美國人的可憐樣:

 

 

 

 

  但是,我不能不說,拋售美國國債其實就是典型的禍國殃民的建議,任何人如果膽敢真的這樣做,恐怕一千個腦袋也得搬家——人民民主專政絕不會輕饒!因此,我認為這純粹屬於愚民之論。

 

  早在2016年12月,我就寫過一篇文章《說說購買美國國債那點事給愛國者們醒醒腦》,詳細分析了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那點事。3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在接受美國之音訪談時,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的說法,跟我上麵文章中分析的一模一樣——美國絲毫不擔心中國拋棄美國國債,一是除了買美債,中國沒有別的選擇,實際上購買美國國債是中國外匯最好的投資渠道,不僅安全、收益高,而且變現極為方便;二是中國集中拋售美國國債,除了自己承受巨大損失,對美國沒有任何影響。

 

  我可以再做點補充,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目前大約占美國政府發行在外的國債數量的7%;作為證券市場上流通量極大、交易極為活躍的美國國債,中國政府隨時可以全部或部分拋售;但是如果極短時間內集中拋售這麽多國債,可能導致美國國債市場極短時間內的非理性下跌,比如由於市場承接資金不足,由正常價格的120美元下跌到80美元或50美元甚至更低,惟一損失的是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不會損失一分一厘錢!相反,低價搶到中國集中拋售出的美國國債的人,或許不用超過12小時就能獲得極高的收益——這個時間足夠國際資本調集巨額資金全部接走中國拋出的美國國債,然後讓市場快速修複。這就像是中國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國債,二級市場上的漲跌,跟上市公司沒有一毛錢關係。

 

  因此,誰再拿這個事來攻擊中國政府,說購買美國國債是因為官員們把子女送去了美國,不得不送錢討好美國政府,並整天叫囂讓中國拋售持有的全部美國國債,先給這種禍國殃民的無知東西一個大嘴巴就好。

 

  (二)削減中國赴美留學生數量

 

  中國現在赴美留學生大部分為自費留學,公派留學生數量可忽略不計。

 

  之所以把這個提議列為禍國殃民的第二位,是因為這個主張不僅嚴重侵犯了中國居民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天然權利,而且對中華民族在科技、管理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麵影響。何況實施這樣喪盡天良的自傷自殘政策,讓中國民眾和中華民族付出巨大的代價的同時,卻不會對美國政府和美國經濟、教育發展帶來任何意義上的重大衝擊。

 

  一些人喜歡出些殘害同胞、危害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主意來打擊敵人,這種變態的心理暫且不談。單純就衝擊美國政府和美國經濟、教育來講,我們來看看這個限製赴美留學生數量的主意作用有多大。

 

  據公開資料,2016-2017學年,共有35萬名中國學生獲得F1簽證,赴美國留學。其中,有142,851名中國本科生;128,320名研究生;非學位生(主要是中小學生)和選擇性實習(OPT)學生總數分別為19,749人和59,835人。

 

  本科生,每人每年平均支付各種費用約5.5萬美元(包括學費、雜費、保險和生活費用),共計78億美元;研究生,中國大多數為理工科學生,理論上不但不需要支付一分錢學費,而且可以拿到助教和科研補助,但文科生需要支出部分費用,平均以每人每年1萬美元計劃,需要約13億美元;非學位生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也有其他進修生,按照全部為中小學生計算,而且假設全部沒有綠卡,且全部進入收費較高的私立學校讀書,每年全部費用為6萬多美元,共約12億美元;OPT學生,全部都有工資收入,平均薪水約為年薪4萬美元(我家大寶OPT期間的工資是月薪8K美元),我們假設他們花掉了全部工資收入或留在美國,不會帶回國內一個美元。這樣算下來,赴美留學生一年讓中國付出的全部外匯是103億美元。這是比較接近實際的數字。

 

  至於有人宣稱中國留學生每年為美國大學提供了200多億美元的學費,我不知道他們的數據從何而來。或許國家外管局的留學費用統計數據大於103億美元,但是,我們應當清楚兩個事實:第一,學費隻占其中的60-70%,其他是各種雜費、保險和生活費用;第二,不排除有人打著留學的旗號套匯,實際上換出的外匯用於了其他用途。總之,中國留學生每年向美國大學貢獻的學費總額也就在60億美元左右。

 

  這區區60億美元對美國接受中國留學生的幾百所大學而言,其實是九牛一毛,除了對少數幾所中國留學生較多的大學的財務平衡有明顯影響,即使一個中國留學生沒有,也不會影響這些美國大學的正常運轉。

 

  可是,這35萬個美國留學生,涉及到中國35萬個家庭的希望。在官N代、富N代把持了中國一切政治、經濟權力和最優質的國內教育資源之後,現在主流媒體和專家們居然呼籲將平民家庭送小孩去美國留學的權力也剝奪,這是多麽喪心病狂!

 

  (三)在朝核問題上給美國製造麻煩

 

  一些媒體和專家們提到這個主意,但沒有膽量說出中國該如何對美國製造麻煩。當然,我也不會點破,否則這篇文章就發不出來。我隻想說五點:

 

  第一,維護核不擴散條約,就是維護全人類的安全;中國是一個占全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國,讓核武器毀滅地球,中國人肯定死最多。

 

  第二,讓朝鮮擁有核武器,必然刺激韓國、日本和台灣發展核武器,而且以他們的能力,很快就會造出大量的核武器,這絕對是中華民族的災難。

 

  第三,朝鮮是中國的近鄰,別看朝鮮跟中國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又有曾經鮮血凝成的友誼,但中蘇、中越交惡並大打出手的曆史事實,證明了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讓任何自己的鄰舍擁有核武,本身就是最大的安全威脅。

 

  第四,中國已經失去了朝鮮的有效控製,即使有人喪心病狂地企圖幫助朝鮮發展核武,朝鮮現在也未必願意被中國當槍使。

 

  第五,如果聽信這些禍國殃民的專家建議,讓國際社會掌握中國幫助朝鮮發展核武的鐵證,中國將受到全世界的圍剿,而且任何國家都不會出手相幫。

 

  因此,在朝核問題上,必須堅定擁護中國政府的公開立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四)減少和停止進口波音飛機

 

  這個主意看上去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是,減少和停止進口波音飛機,中國去哪裏購買安全、舒適、價格合適的民用飛機?

 

  能完全替代波音飛機的,隻有歐洲的空客,可是一來空客的訂單要排到十年之後,二來歐洲對華政策比美國還反動。至於俄羅斯飛機,連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俄羅斯人現在也不敢坐。

 

  當然,中國號稱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大飛機C919據說很快能投放使用,但是原定投入商用的時間卻一再延誤,不知道何時能夠量產。如果再看看下麵這張C919核心部件的來源和合作方示意圖,保證主流媒體和專家們就不敢胡亂吹牛逼了:

 
 
 
 
 

  看懂了沒有?中國C919沒有美國的核心技術,根本就飛不起來——即使集中國內所有的專家和“愛國者”們,十幾億人對著C919一起吹牛逼,也沒法子把這個幾十噸重的大飛機吹上天!

 

  下麵來看看波音和空客的訂單量和年生產量。目前空客的民用飛機儲備訂單量達到近7萬架,現在的年交貨量是550架左右;波音方麵,民用飛機儲備訂單量保持在近6萬架,現在的年交貨量是500架左右。當然,兩家公司都在努力擴大生產規模。但基於饑餓營銷的長遠戰略,生產規模也不會一下子擴大很多。

 

  上麵的數據說明,即使中國停止從波音采購新的飛機,甚至不從波音公司采購新的配件,讓國內的波音飛機自然淘汰,全部使用價格更貴、交貨期更長、產地國家更加反華的空客,或者換用噪音大、安全性能差但對中國極為友好的俄羅斯飛機,也不會造成美國波音公司一個員工失業——因為他們手中的訂單本來就排在了十多年之後,失去中國的訂單,無非是儲備訂單的排期由十幾年縮短到七、八年。而中國改從空客采購後,空客的交貨期勢必更加漫長,這樣國際上許多原來打算采購空客的客戶,必定改從波音采購。此消彼長,對波音公司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中國付出的代價是:以更貴的價格,購買性能更差的飛機,或者等候時間更長的交貨期;同時,中美關係一旦走到這一步,與中國合作開發C919大飛機的美國合作者,即使不是全部,肯定大部分也會終止與中國的合作,這樣C919就不得不換成C999或C888推倒重來,至少幾百億人民幣打了水漂。因此,這個主意列為禍國殃民的第三位。

 

  (五)減少和停止進口美國大豆

 

  這個反擊措施看上去對美國的影響非常巨大,而且實際實施的可能性極大,但結果可能與專家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運輸設備、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植物產品。運輸設備中,航空航天器及配件器材約占半壁江山,另外就是車輛及其零附件。排前三位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不得不進口的高科技產品,植物產品排第4位,其中主要是轉基因大豆。中國每年進口美國大豆近150億美元。

 

  我手頭有一組大豆進口數據:2016年,中國全年大豆進口達到8391萬噸,大約是國內大豆產量的6.8倍,大約是世界大豆貿易量的70%,其中有大約3365萬噸來自美國,占進口總量的40.44%,其它來自巴西、阿根廷等國。

 

  中國為何進口這麽多大豆呢,說穿了是因為國際市場上的大豆真的是物美價廉,相對於中國自產的大豆具有壓倒性的競爭力。

 

  羅斯3月13日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專門回答了如果中國報複美國,不采購美國大豆會怎樣?羅斯的原話是這樣的:“首先,大豆是中國飲食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中國人飲食結構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們是世界大豆市場的一個重大因素,我不是很確定中國能否找到替代來源,取代我們的多數大豆。不過,就算他們真這麽做了,日本和其它市場如今也在消費這些大豆。所以,中國要找到其他大豆生產方,必須要付高價,他們隻能這麽做,才能讓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國家,從傳統客戶轉移走,改為替中國生產大豆。他們必須付高價,這就會讓中國增加成本,而這又為我們的大豆生產商打開市場。所以,臨時的幹擾可能會有,但在我看來,最終不會有巨大的淨損失,這是因為,貨物轉向中國後會出現我們可以填補的真空。”

 

  說得直白點,中國減少或斷絕從美國進口大豆,對美國有暫時的不利影響,但中國轉而從其他地區采購,抬高價格之後,其他購買者會自然轉向美國采購大豆。當然,中國有一個秘密武器,主流媒體和專家們可以號召中國民眾少吃和不吃豆製品、大幅減少豆油的使用量,既能減肥又能愛國。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可能會造成美國原先出口到中國的大豆,不得不低價向國際市場拋售,假如價格跌掉一半,美國農民就會損失7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雖然可能不如中國政府有錢,但這區區70億美元損失,美國政府還有有能力補償給農民的——更何況根本不會造成這麽大的衝擊。

 

 

  中國民眾能響應主流媒體和專家們的號召,不吃豆製品和豆油麽?我想專家們大概也沒有多大把握。那就隻好花更多的錢,去其他國家買更貴的大豆,短時間內把國際大豆價格炒得更高。

 

 三、有理有利有節地開展對美鬥爭

 

 

 

 

 

  有一點是肯定的,特朗普及其核心團隊成員,現在對中國製訂了全麵圍堵的政策,並把中國列為了美國的最大威脅,而他們再也沒有任何耐心跟中國進行所謂戰略對話與談判——白宮明確宣布近期沒有計劃跟中國進行新的戰略對話和談判,而對華貿易製裁措施和其他敵對政治行動卻層出不窮。麵對美國即將實施的一係列嚴厲製裁措施,中國即使選擇上麵自殺性的報複措施,對美國的傷害也微乎其微,能做的選擇實在不多。

 

  我認為理性的政策選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為平衡外匯,除了進一步嚴厲打擊巨富們以投資為名,行對外轉移資金之實,包括禁止中國公民參與海外投資移民項目;國家應該量力而行,大大壓縮政治和經濟效益較差的對外投資、對外援助,嚴格控製官員出國考察、出席國際會議等用匯活動。

 

  第二,繼續下大力氣擴大開放,增加吸引外商的政策,特別是開放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電信、鐵路、公用事業、教育、體育、文化等領域的外商投資,從而不僅增加外匯來源,而且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

 

  第三,可以精心選擇對國內普通民眾生活影響較小,又不會讓國家付出巨大代價的美國進口產品,采取加征關稅、設定進口配額或其他政策措施,大幅度減少和停止從美國進口。

 

  第四,對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向世貿組織投訴或仲裁。

 

  第五,進一步改善與日本、韓國、印度和東南亞主要國家的關係,抵消美國和歐洲對華敵視帶來的衝擊。

 

  第六,拿出真誠的態度,爭取與美國在貿易和其他雙方關注的重大問題上達成妥協。

 

  第七,停止效益低下的政府投資和形象工程建設,把更多的財力用於擴大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確保失業人員和困難家庭有最低生活保障,從而維護社會大局的穩定。

 

  最後,我還是用經常使用的兩句話來結束本文:第一,無論國家最終決定采取何種對內、對外政策,我都一百個讚成;第二,我相信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最終中國都是最大贏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