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現代版真實的謊言!逃港?赴港就業?

來源: newplayer 2018-01-16 06:53:1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48 bytes)

 不久前,在深圳的一個改革開放40年成就展覽上,展方將大逃港說成赴港就業,引發輿論沸騰。《大逃港》作者、逃港題材頭部作家陳秉安老師,罕見發聲,斥其違背事實,粉飾真相。

卡卡:陳老師,你對把大逃港說成 “赴港就業潮” 有什麽看法?

 陳秉安:把逃港說成是赴港就業,與曆史事實完全不符,大逃港發生在5070年代,這個三十年不存在就業的選擇問題。

 第一,因為當時是計劃經濟,在這個體製下,每個人都被安排好了位置,比如說,工人就是在工廠做工,沒有職業選擇,農民就是在人民公社種田,沒有機會、沒有可能去選擇自己的職業。學生學校畢業以後,要麽升學、要麽就是上山下鄉做農民,這都是政府已經安排好了的。不存個人就業的選擇。

 第二,在我寫作《大逃港》的過程中,我調查的眾多逃港者,沒有一個是為了選擇就業而逃港的,他們全部是因為在大陸經濟上窘迫、思想上苦悶,才不得已選擇了這條路。

 大逃港發生的四次高潮,1957年主要是因為農民不願意參加合作社,加上自然災害而逃港。

 1962年大逃港,是因為三年大饑荒,人民吃不飽肚子,大批人餓死,老百姓不得不冒死逃過香港去,有人對我說,當時逃過去隻是為了吃一餐飽飯。

 70年代的逃港,主要是知識青年大逃港,這是因為一大批知識青年從文化革命中醒悟過來,又被送到農村去,經過幾年的靜思、他們發現自己在文化革命中,走的路錯了,思想上苦悶無出路、而尋找出路,所以要逃港。

 從曆次大逃港來看,都不是因為就業問題。

 第三點,逃港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有被警犬追、被槍彈打的生命危險、有的從海上偷渡死在大海中,或者被鯊魚咬斷腿,他們是冒著生死逃到香港去的,哪一個就業的人、尋找工作的人會這樣做呢?

 第四,對於大逃港問題,鄧小平早就說過,這是我們政策有問題,習仲勳早就說過,如果政策不改變,經濟不發展,人們就會用腳投票,他們把大逃港的實質,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大逃港怎麽就成了就業潮了呢?

所有跟帖: 

我隻是覺得有點好玩,轉帖,表砸我啊 -newplayer- 給 newplay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18 postreply 06:57:43

說就業潮也很諷刺的,香港一個彈丸之地,卻能吸引大陸960萬平方公裏泱泱大國的人們去“就業”? 太諷刺了吧 -Timshel- 給 Timshe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6/2018 postreply 06:58:26

曆史原因。就如伊拉克難民往歐洲跑一樣,都是經濟難民。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相對強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6/2018 postreply 07:14:56

應該說伊拉克人民赴歐洲就業,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newplayer- 給 newplayer 發送悄悄話 (169 bytes) () 01/16/2018 postreply 07:20: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