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斯基時刻的概念來反思:金融危機難道來自於金融不穩定性的嗎?

來源: F0069 2018-01-14 08:14: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428 bytes)

主題:從明斯基時刻的概念來反思:金融危機難道來自金融不穩定性??


關於【金融風險】也許網絡上或者相關著作中,我們能找到一大堆相關論述

我們也許一直認為,現在國際社會上的【金融風險】能追溯到08年的金融危機。然後整個的【國際輿論】都聚焦在債務泡沫,股市泡沫,或債券發行高企等等的“指定架構”

與此相關的,就是所謂的市場周期,金融周期,經濟周期的【出現頻率】

不過深入想想,我倒覺得有點想不通,說不明的

第一個,既然【美元霸權】是決定了市場流動性的關鍵,也在某個層麵上,即使市場上或網絡上也時常提到,美元霸權機製似乎【處在衰落】關鍵年了——然而,美元仍然是市場以及其國際上【主要的】波動因素,也是主要的(必要的)流動性

那麽在【美元不能沒有流動性的】大前提,以及其相關霸權運作意義之下——說金融危機來自於【金融周期】,或者說經濟周期,不是非常可笑的嗎

因為,美聯儲可以【無限製的】印鈔——而各國中行即使不滿意“美元霸權維持”的方式也是與其【美元流動性】有關的“市場效應震蕩”

即使歐美,英美存在戰略上的【分歧】

即使俄羅斯與美國也存在戰略鬥爭

美元流動性也是國際社會甚至貿易,金融上的【主要推動器因素】的丫

而美聯儲在【不斷製造】美元流動性之下,也把“美國債務”都【輸出】——所謂的通膨輸出——給國際社會上,尤其是【全球主要中行】

在這個【最大意義】上說金融危機來自於【金融周期】根本說不通,甚至於有點——自欺欺人

因為,世界之上根本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靠著【自行印鈔】而解決——國內流通性不足或者過熱的【條件】

不是說,一切的流動性是靠著全球中行之中的【美元儲備的】意義的嗎??

所以,從【美元印鈔】,直到帶給全球不同經濟體的【美國債務】——這樣一種“定理”或者運作模式,在我看來,可以說是【無限性】的

既然【美元流動性】能夠因為美聯儲的【定價權話語權】而無限性的——“輸出美元”即輸出美國的通貨膨脹風險,包括了【低通膨】

那麽,為什麽還有【金融周期的】形式,意義,原因的呢?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除非美元流動性的【問題】,不是在於美元霸權維持的機製和方式

乃是來自於【美元戰略】層麵上的意義

因為【美元】不僅僅是流動性的概念,和邏輯,乃是【戰略博弈】的一種“搶奪”


(二)


第二個原因,按照第一個剖析的角度,在【美元流動性就是無限性】的假定下——不按照美元的【戰略博弈地位】意義之下的假定——那麽,所謂的【債務高企風險】導致金融風險,更是難以想象的

因為,【金融】的本質不就是建立在了——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形式】之上不斷“擴充”負債率(貸款率),使到社會乃至整個市場充滿了【杠杆率】而發生“金融運作”的嗎??

也就是說,沒有風險就沒有了金融。同樣的,沒有杠杆率就不存在【金融債務】的持續性

問題就是為何【債務泡沫】的無限膨脹,會導致金融危機的呢??——美元流動性豈不是能夠不斷地製造著【債務泡沫持續性】的方式來解決嗎??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為何美國【背後的】資本力量要在每一個周期【十年】這樣規律之下——【捅破】金融債務的風險呢??

問題的關鍵其實應該是,掌握世界流動性的,背後的【貨幣定價權】掌舵人,為什麽前麵十年是“願意”看到——持續性的債務增長,卻到【第十年】時又不願“繼續維持”【債務風險的可持續性】的呢??

然後最諷刺的是,自己捅破了金融債務原本可以按照【美元流動性無限製】的定價原理

卻在捅破【之後】,要求金融管製,金融改革,注重了債務高企風險

這不是好笑又虛偽嗎——自己捅破,卻要求改革,監管

看來,想到這裏,我認為看到了一個也許連【經濟理論】都沒有想明白的——金融內幕


(三)

以上這些問題的【重新思考】是我最近幾天再看所謂的——明斯基時刻——這個概念而有所【啟發】的

然而,當我看了關於百度或者維基百科對【明斯基時刻】的各種解釋之際,我倒隱隱覺得我們,或者市場上或新聞之中時常【論述的】所謂——金融危機與其“金融周期”之間聯係的【敘事形態】——的確存在很多的“係列矛盾”

例如,在【維基百科】解釋了明斯基時刻的各種含義時,就提到了這樣的【觀點】——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是指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 (Hyman Minsky)所描述的時刻,即資產價值崩潰的時刻。明斯基觀點主要是經濟長時期穩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杆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和陷入漫長去杠杆化周期的風險。

(省略)

作為當代研究金融危機的權威。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是金融領域的經典理論之一,並被人們不斷討論和完善。他所堅持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認為,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了金融體係的不穩定,金融危機及其對經濟運行的危害難以避免。他是第一位提出不確定性、風險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家。他在華盛頓大學執教25年,是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的傑出學者

 

您們從這段敘事之中是否看到了以下幾個重點或矛盾呢?

第一個,最後一段提到——
他所堅持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他是第一位提出不確定性、風險以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家。他在華盛頓大學執教25年,是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的傑出學者


太過有趣,也太過震撼。原來明斯基這一位經濟學家是【第一位】提出了,關於金融危機與其金融體係不穩定的,而且也是【第一位觀察到】了金融運作原來也會“影響”經濟運行的

那麽,在【明斯基時刻】理論誕生【之前】的——幾千年的金融曆史——為什麽就沒有了【金融人才】發現這樣一種關於。。。。金融與經濟之間的【聯動性效應】呢??

接下來,與剛剛問題相連貫的最大的第二個問題就是

為什麽就有到了0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才在【國際輿論】上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甚至是【理論地位】

若把以上兩個【想不通】聯係起來的話,我反而“直覺到”了也許存在著一個更加可怕的【內幕】

也就是,我們需【回想】一下我們這幾年一直【深信】那種所謂——每一個十年就會發生了金融危機的——理論,觀點甚至【幾乎成為意識形態】的一大堆“成串”的“敘事架構”

也許根本不是什麽【循環周期的】金融危機,乃是從07年的金融危機【派生】出來的金融危機理論

有點類似於——事後諸葛亮的【金融危言】

正如在【百度】這個搜索器在闡述明斯基時刻的時候,如此提到了這樣一個論述——

這個概念是由PIMCO的保羅·麥克裏在1998年提出用來描述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2] 以海曼·明斯基名字命名。麥克裏將2007-2010的金融危機的開始,即2007年8月視為明斯基時刻,並稱之後的危機是"反明斯基過程",[3] 而也有人將之前2007年6月的兩個貝爾斯登基金的失敗視為明斯基時刻的開始。

雖然海曼·明斯基被普遍認為是後凱恩斯學派[4],但該理論與奧地利經濟周期理論類似[5]。

 

從這裏我們能夠【概括】這樣的結論——

第一,明斯基時刻,這個概念原來不是在明斯基這位【美國經濟學家】首先提出的,乃是這個概念是由PIMCO的保羅·麥克裏在1998年提出用來描述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以海曼·明斯基名字命名。

換句話說,關於明斯基這一位經濟學家也許【當時】不出名的,是後來的PIMCO集團的保羅·麥克裏在1998年提出用來描述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的時候,【國際輿論】,以至於國際社會上才認識到“這一位美國學家”

第二,這也說明,本來僅僅指【俄羅斯金融危機】,現在卻在【邏輯外延上】無限放大到——整一個全球金融震蕩的危機時刻

首先,難道這是幕後的【西方資本勢力】在企圖——製造著恐慌——以至於為自己的債務高企【逃脫金融責任】的嗎?

最後,又或者由於,美俄關係分歧的【冷戰格局】,就存在一個【影子政府的計劃】,把俄羅斯金融危機時所發生的“明斯基時刻特性”,把這樣的【冷戰效應】——擴充到了全球金融震蕩,從而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呢??

第三,那段敘述也提到了——麥克裏將2007-2010的金融危機的開始,即2007年8月視為明斯基時刻,並稱之後的危機是"反明斯基過程"

很有意思,07年金融危機這樣一個【特殊周期】,或者特殊時期,才特定被【用來】當做明斯基時刻的“內涵”

可為什麽現在【國際輿論】卻特別想要【特別指出】,中國金融界意義之上的——明斯基時刻的呢??

明明應該稱之為——後明斯基時刻


(三)


所以您們是否看到明斯基時刻這概念如何被【歐美輿論】所炒作的吧

第一,的確是明斯基這位美國經濟學家【提出的】——卻在經濟學界“不被人注意”

第二,後來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發生了,才有所謂明斯基時刻的【概念】——那時候卻沒有成為【國際輿論】

第三,更可笑的,【起初】之所以在國際社會之上【第一次聽到】明斯基時刻的概念,卻來自於一個叫做PIMCO的保羅·麥克裏在1998年提出用來描述了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提出的

第四,後來【又是】PIMCO的保羅·麥克裏,將——之前用來描述俄羅斯金融危機的明斯基時刻概念——再次【套用】在之後2007-2010的金融危機的開始,即2007年8月視為明斯基時刻

第五,如今,這個明斯基時刻的概念再次【成為話題】反倒是在2017年10月28日中國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再次提出的】


總結:原來一個【經濟理論】能夠在【不同輿論壓力與幹擾】之下——成為隨時隨地的,也沒有特定意義的【風險恐嚇】,成為僅僅一種【強調的形式】,而根本不在於相關概念的【特別重視】

看來,不但是人民好騙,就連知識份子,經濟學家,分析師也【非常好騙】

 

(四)


其實,【明斯基時刻理論】在很多層麵上都有“理論問題”

最大的理論問題就是——債務的不可持續性的【觀點】,並不存在

因為,一切的債務本質上都是來自於【美元流動性】。美元不僅僅是【貨幣價值】,也是一種【貨幣債務】,甚至可以說是【債務戰略】

再來就是,隻要稍微懂得金融運作常識的人都顯得,貨幣在本質上就是債務——沒有債務的話,就失去了:【貨幣乃是杠杆率,因為促成了杠杆率的生成因素】這樣一種觀察

明斯基的理論也來自這樣一種理論錯誤,這個理論錯誤來自於理論【誕生的背景】——就正如維基百科所提到的

新自由主義增長模式開創了一個工資停滯和收入不平等擴大的時代。代替工資增長對需求支持的是債務和資產價格提高。這種安排是不可持續的;但是在金融創新、管製放鬆、管製逃脫以及不斷增長的金融風險嗜好的共同作用下,這一體製得以在一個超出人們預計的時期內避免了經濟停滯趨勢。泡沫和債務限額的難以預料讓這一體製的批評者對其終止的預判失準。 這些延緩機製與明斯基金融不穩定假說的論證是一致的。

我們隻要有【學術修養】也能明白一個道理——既然“理論”有自身的【某某主義傾向】的話

就不可能【擴大到】整個金融問題的範圍之內——金融領域本質上就是【各門各派】博弈的場地

這樣說來,不論是明斯基時刻的概念是【最初】用在俄羅斯金融危機那個“特地論述時期”

還是後來【又擴充到】07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開啟之日】

明斯基時刻及其它的創始人【明斯基】,都隻能從屬於——新自由主義的理念以及其“理論眼光”

而【新自由主義】好像是特別看重——“社會薪資”增長停滯與相關的【收入不平等】,可能透露出的——資產價格不平等甚至【不對等】的“內情”

換句話說,似乎【重點強調了】——社會的購買力“通縮”是如何【影響】資產價格“崩跌”的連鎖反應

【明斯基時刻理論】並不首先是關於——金融危機周期這樣一種【宿命循環】的——意識形態理論

於是,那些【企圖】把全球性金融危機都【囊括】在新自由主義的【眼光敘事】之中背後哪一連串的——無形資本勢力才是【它們利用理論概念】的陰謀論

他們似乎更喜歡【循環周期概念】這樣一種——近乎神秘宗教的【輿論宣傳】

既然【明斯基時刻理論】重點強調——金融債務【何時】會破產——這個框架,我也稍微點出【美國債務】在戰略上是如何“被處理”的吧

這得益於一篇文章——

美國學者:美國國家機構的運作旨在增加社會不平等和機能障礙——訪美國曆史學家亞當·圖茨
來源:環球視野 
作者:因格納斯 阿爾瓦羅 埃克多爾 
魏文編譯 
時間:2018-01-10

 

問:在您的書《全球的牛頭人》裏,亞尼斯·瓦羅法基斯勾畫了一候全球的結構,在那裏美國位於一個“空中樓閣”的頂端。根據這種講述,美國的債務有助於掩飾世界經濟巨大的不平衡,同時提供一種虛假的美國統治的感覺,而實際上它比任何時候都匱乏。但是,您不把債務看成是一種虛弱的征兆嗎?為什麽?

亞當·圖茨:有人確定債務美國虛弱的症狀之一,現在和將來破壞它的力量之一,美國的霸權是它對債務的依賴性。但是,美國權力最奇特的事情是從70年代以來美國表明沒有債務的脆弱性,而是情況相反:如何能夠正好在債務的基礎上建設權力;作為債務國如何能夠建設權力,因為我們經常想債務是債務國的義務。在債務上另外的思考方式是人們非常想擁有寶貴的債券。在某種程度上債務是美國主要的出口品。這是可能的,事實上整個相互依賴的網絡的基礎這使一個國家強大,以便其他國家不讓它垮台。今天在世界上由美國創造的資產存在一種幾乎無法滿足的貪婪。甚至可以想象這種平衡被打破,這是在很長時間內將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應當將其看作是美國權力緊迫危機的表現。

2007—2008年的危機最重要的後果之一不是美元體係被打敗,而是甚至得到加強。這是美元體係主要角色實施機構革新的一係列非常具體的幹涉結果而產生的,這是美國聯邦儲備和和財政部所為。這兩個機構開發一項空前的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路線或交換路線的製度,這有助於向全球的係統注入資金。總之,是在危機的形勢下將美元的生產轉包給中央銀行,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此事同時也有助於這些中央銀行確保它們當地的銀行的美元存款。

這裏提出了換匯製度的地緣政治問題,這些交換路線的地緣政治與哪些銀行和中央銀行有聯係,與哪些將形成的地區團體和聯盟有聯係,是還存在競爭。我們說的是中國的中央銀行和美國和聯邦儲備之間在亞洲提供結算的競爭。如果一個人尋找新的失敗,新的壓力點和未來可能出現危機新的地方,這可能就在美國國家的政治經濟當中

 


以上這篇文章說出了那些重點呢??

第一,也許我們一直在輿論上特別強調【美國危機來自美國債務風險攀升】,美國霸權是來自於對“美國債務”的依賴

不知道是哪一個人或者從哪裏開始這樣【輿論造勢】的

實際上那個作者已經表明了,從70年代開始美國內部就出現【一種共識】——美國若失去了【債務依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脆弱狀態】


第二個,讓我們提心吊膽的是我們忽略了【美國戰略】還有這樣一手——如何在美國債務之上【建立權力機製】——這偏偏是國際社會,甚至於國際輿論【從來沒有關注】,也是沒有研究和探索的

這也許就是我們看到的,為何美國在【債務上限】問題之上不斷“爭論不休”——難道真的是僅僅【特別關心】債務風險的嗎??

不要忘記第一點——美國共識早就在70年代否認了【債務是脆弱性】的代表


第三點,美國早已經把【債務戰略】變成一種——債務輸出了。戰略思路來自——全世界的網絡鏈接都依靠【美國強大的網絡基礎】——這樣的信念

這也許就是最近兩年中美兩國在【網絡監督問題】上不斷的談判,甚至博弈的——真正的內幕

而這個【網絡內幕】有個特地或者“象征意義”就是——文中所提到的。。。

今天在世界上由美國創造的資產存在一種幾乎無法滿足的貪婪。甚至可以想象這種平衡被打破,這是在很長時間內將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應當將其看作是美國權力緊迫危機的表現


第四點,就是文中提到的07年金融危機【反而是】——是在危機的形勢下將美元的生產轉包給中央銀行,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此事同時也有助於這些中央銀行確保它們當地的銀行的美元存款

這又牽涉到了——最近幾年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中國,東盟等等【區域】時不時出現的——外匯互換協議

這也讓我聯想到了為什麽最近幾年,關於——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與其歐洲中行大規模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之間的政策分歧導致【市場波動信息】的國際輿論

以及所謂的——2017年開始是【全球中行】同步貨幣緊縮政策的——國際輿論

難道真的是【政策分歧】嗎?

難道真的是由於全球經濟複蘇才有那個所謂【同步貨幣緊縮政策】的——意義存在的嗎?

 

所以【綜合起來】思想與觀察

第一,美國戰略在【債務風險】之上開始【逆向建立】另一種權力機製運作

第二點,【美國債務】已經“打包給”了歐洲中行以及亞洲中行,並且確保這些【中行】有足夠的【美元外匯存款】

第三點,明斯基經濟學家卻在07年金融危機【被集團】推上了明斯基時刻的“輿論舞台”

第四點,文中提到的——今天在世界上由美國創造的資產存在一種幾乎無法滿足的貪婪。

第五點,也是文中提到的——這裏提出了換匯製度的地緣政治問題

這個是不是就是最近兩年國際市場上提的——地緣政治衝突關係與其金融市場震蕩之間的關聯性的——真正原因,及其內幕的呢?


第六點也是文中提的——中國的中央銀行和美國和聯邦儲備之間在亞洲提供結算的競爭。

 

 

以上概括的【六大特點】是否讓我們能夠看出——另種形式的【國際金融地緣】版圖及其趨勢的呢??

想想看嘛:
地緣政治衝突關係
美國債務打包
美國的【債務戰略】
無法滿足貪婪的【資產創造】
所謂的明斯基時刻的輿論炒作價值
確保歐洲中行,到亞洲中行的【美元存款】
全球中行在【亞太地區】貨幣結算的【競賽】


還有,最後的——美國戰略在意圖上,用【債務戰略】重新尋找【權力機製運作】

我覺得已經很明顯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