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民幣國際化獲得重要突破:巴基斯坦批準用RMB結算
當地時間1月2日晚,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央行)發布聲明稱,批準貿易商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在美元霸權地位開始飄搖的過程中,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係和國際貿易體係的表現似乎有直迫美元的勢頭。
綜合媒體報道,巴基斯坦央行的聲明稱,巴中兩國的公共和私營企業在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中可以自由選擇使用人民幣,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已經製定了相關法規以促進人民幣在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聲明稱,考慮到近期世界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迅速推進,預計用人民幣計價的對華貿易將大幅增長,這符合兩國長遠利益。2013年,中巴雙方共同啟動總價值高達54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項目。這一項目從中國西部,經巴基斯坦,直通印度洋,被巴基斯坦官方稱作"遊戲的改變者"。巴基斯坦官方希望,中巴經濟走廊中包含的電站和輸電線路建設項目有助於緩解巴國內長期電力緊缺的問題。巴基斯坦前政府財政顧問、經濟分析師沙赫(Salman Shah)表示,巴基斯坦央行做出的這一舉措值得讚賞,因為避免美元結算可以讓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變得“更為簡化容易”。沙赫認為,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使用人民幣結算是一種合理的選擇。據了解,201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簽署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38億美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4年12月續簽協議。近年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受到普遍關注。2016年11月,《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英國已超越新加坡成為第二大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2017年4月統計顯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間,英國的人民幣支付額增加21%,英國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全部支付業務中,有40%以人民幣結算。人民幣是該支付通道中使用最普遍的貨幣,遠遠超過緊隨其後的港元(24%)和英鎊(12%)。另外,韓國也計劃將首爾打造成亞洲僅次於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韓國政府表示,將積極鼓勵韓國企業在對華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努力把人民幣在韓中貿易項下的結算比例提升至20%。
人民幣大事年表
2007:"點心債券"和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初建,
2008: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先從雲南、廣東等邊境地區和自貿區開始,後逐漸推廣。跨境貿易中人民幣結算金額在2014年占到貿易額的22%。
2009: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建立和拓展。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陸續跟許多國家和地區簽訂貨幣互換協議,開始直接通過貨幣互換機製開展雙邊貿易,去掉美元中介環節。
2010年11月,中俄貿易開始啟用貨幣互換機製,撇開美元,2011年12月,中日貿易也開始采用貨幣互換機製;到2014年7月,總共25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
2011:這年年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項目啟動,獲準的境外投資者可以在香港注冊投資基金到中國大陸證券市場投資。不到五年,RQFII從擴大到英國、新加坡、法國、韓國、德國和加拿大,它們各自獲得了金額為人民幣500億元到2700億元不等的配額。
2013:英國在工業七國集團中率先與中國開設貨幣互換線;上海自貿區成立,人民幣在區內基本上可以自由流動。
通過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直接扮演交易媒介的貨幣職能。這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重要環節。
在資本項目可兌換目標方麵,先後開通了R-QFII,滬港通、深港通以及債券通等海外中長期投資者進入中國境內市場的跨境渠道,
2015年2月: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和服務結算貨幣。
2016年10月: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具有了一項國際儲備貨幣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