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新舉動,為何讓印度很緊張?(圖)
原標題:【解局】中國這個新舉動,為何讓印度很緊張?
前幾天,中國、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三國外交部長在北京舉行首次三方外長對話。
在記者會上,三方表示將致力於加強彼此間關係,深化互利合作,推進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聯互通,不加區別地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同時,中巴表示願同阿方一道,本著互利共贏原則,積極探討中巴經濟走廊以適當方式向阿富汗延伸。而正是這點,觸碰到了某些國家的痛點。
比如印度某些媒體說,“中巴經濟走廊計劃延伸至阿富汗令印度感到不安,這會讓中國勢力進一步深入中亞並連接南亞”,“中國要進一步包圍印度”。
針對這種認為中國“過度擴張”的言論,外長王毅也進行了回應,中阿巴三方外長對話不尋求代替現存機製,不針對三國以外的任何一方。中方仍然主張的是“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和解進程
阿富汗
《今日印度》網站稱,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是“中巴舞劍,意在印度”。印度這麽說,是有原因的。
這些年來,印度對阿富汗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政策,兩國關係有了顯著提升。印度曾向阿富汗提供超20億美元的戰後重建援助;幫助阿富汗建設公路、電網和醫療等基礎設施,比如從阿富汗赫拉特省的德拉拉姆市一直延伸到伊朗紮拉吉市的國際公路,耗資上億美元的薩拉姆水電站以及造價7500萬美元的阿富汗新議會大廈等等。
但是,印度提供的援助並非“免費”。
比如在軍事方麵,印度要求阿富汗國防軍要接受印度軍隊的全麵培訓,要求軍官去印度培訓,或者讓印軍來阿富汗。同時,讓阿軍隊“承擔應盡的軍事責任”,說白了,就是希望培養阿富汗可以當作未來“謀局”的“棋子”,用來牽製巴基斯坦之用。
歸根結底,印度希望借阿富汗、伊朗(尤其是查巴哈爾港)繞道巴基斯坦,將影響力深入到中亞地區。比如印度剛剛加入的上海合作組織,也是為了借助這個平台以提高自己在中亞的存在。為此,印度不惜耗費巨資在阿富汗修建戰略公路,悄然滲透,苦心經營。當然,部分也源於巴基斯坦沒有處理好同阿富汗的關係,2016年還曾幾度在邊境線上短兵相接,讓阿富汗轉而更加親印。
但是,有時候攤子鋪得太大了,對印度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印度雖然自詡“南亞霸主”,但是在自身經濟建設上尚且自顧不暇,遑論援助他人。比如在修建阿富汗“經濟命脈”興都庫什戰略公路時,除了效率低下,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公路的建設。這時,阿富汗提出想要引入中國資金參與建設公路,印度堅決反對。
如此,阿富汗轉向中國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方麵,發展是主旋律,無論是阿富汗還是巴基斯坦,都對經濟發展有共同的渴望,與此同時中國有經濟實力,拿得出技術與資本;另一方麵,中國與阿富汗一直關係親密,況且中國主張的是“阿人主導、阿人所有”,不過度涉入內政,一定程度上也讓阿富汗較為放心。
這樣一來,處心積慮在南亞“謀劃”的印度,喪失了阿富汗這個鉗製巴基斯坦的戰略抓手,能不著急嗎?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深意
也許各位島友對阿富汗的印象,隻簡單停留在“塔利班”或者美國在這裏長達16年的戰爭上。但其實,“帝國的墳墓”,曆史上英俄“大博弈”以及冷戰時美蘇在阿富汗的較量,似乎都告訴我們,這個地方,亂。
那麽為什麽中國還要介入阿富汗問題呢?
首先,這有助於中國打擊“三股勢力”、毒品輸入等重大問題。28日,恐怖分子對阿富汗首都發動連環襲擊,造成至少41死84傷,“伊斯蘭國”隨後宣布對襲擊事件負責。麵對恐怖分子回流,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安全。而打擊恐怖主義勢力,中國需要阿巴兩國的配合,加強反恐情報合作,一同將恐怖分子阻在境外。
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尤其是作為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畢竟阿富汗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必經之地。在阿富汗,中國有巨大的資源投資,如埃娜克銅礦項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項目,然而卻一直因阿富汗內部安全問題而難以積極推進。
而且,解決阿富汗問題,中國是最佳人選,也隻有中國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可能性。
在阿富汗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一直都較為超脫,奉行不幹涉內政的原則,同阿富汗各派都保持著友好關係。中國的這一角色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替代的。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印度、巴基斯坦都是阿富汗問題的直接相關方,任何一方的得利,或者各方的關係變化,都可能引起區域其他國家的反製反應。
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周邊外交最大的變化是要“經略周邊”、“塑造周邊”。換言之,就是對周邊的未來環境,中國要有自己的未來規劃,思考的不是如何適應當下的環境變化,而是積極去塑造未來5-10年內的發展趨勢。
因此,中方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介”,利用自己同各方的“人脈”,搭建各方和談的平台,提供對話的便利。無論是巴基斯坦還是阿富汗,都有一個共同的意願,就是發展經濟,這是巴阿拋棄紛爭,和平相處的基礎。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好可以大大改善兩地的經濟水平。
對於這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事情,中國何樂而不為呢?
外交部長王毅、阿富汗外長拉巴尼(左)、巴基斯坦外長阿西夫(右)
印度很焦慮
實際上,印度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反對,主要還是出於對中國“一帶一路”的焦慮。畢竟,將南亞和印度洋當成自家“後花園”的印度,不希望別人輕易“染指”自己的地盤。
不妨來看看印度官方的表態。今年5月,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互聯互通倡議必須建立在公認的國際準則、良治、法治、開放、透明及平等的基礎,暗指“一帶一路”存在以上這些問題;並且公開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稱沒有國家能接受一個忽視其主權和領土完整核心關切的項目。
印度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謝剛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旨在構造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Sino-centric global order)。而現在隨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攫取印度的發展空間。
例如本次,印度就擔心該項目通過克什米爾地區,而印度認為這個地區屬於自己。印媒報道稱,印度一直強烈反對中巴經濟走廊通過克什米爾地區,但是中國卻一直想邀請其他國家合作。
對此,王毅外長進行了回應,“中巴經濟走廊是經濟合作項目,不應將其政治化。走廊與地區現有的爭端,包括領土爭議沒有關係,也不應有關係”。
對於印度的“胡攪蠻纏”,中國卻一直在釋放善意。“中巴經濟走廊的目的不是針對第三方,同時希望能惠及第三方,惠及整個地區,成為地區一體化的重要動力。”
中國官方也多次公開解釋,中巴經濟走廊是民生項目,中國無意介入印巴克什米爾爭端,中國對克什米爾的政策沒有變化,可以考慮中巴經濟走廊向印度延伸,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以及印度的北南經濟走廊連接起來,印度的“季風工程”和“香料之路”可以與“一帶一路”對接等等。
不過,中方的表態,似乎並未讓印度接受。印度也一直扮演著抵製中國“一帶一路”的先鋒。
比如近期,印美日共同抵製了將“一帶一路”寫入到聯合國的決議中。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莫迪6月份對華盛頓的訪問,尋求到美國支持其對“一帶一路”的立場,也才有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稱“一帶一路”是“掠奪性經濟”。
尷尬
印度的抵製立場,也多少讓它在地區多邊組織中顯得尷尬。
舉個例子來看。
今年,在索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十六次會議的《聯合聲明》中,有一個條款是這麽說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等六個國家重申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聲明中,八個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國中唯有印度被剔除。
現在,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及諸多國際機構,都已經或直接或間接地尋求加入經濟走廊建設。2016年9月,伊朗總統魯哈尼更是直接向謝裏夫提出了加入走廊的要求(一星期前,島叔恰好在伊斯蘭堡參加了中巴伊三方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的二軌會議)。
隨著阿富汗的加入,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趨勢如此,印度,你到底該如何麵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