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死神有個約——瓊瑤阿姨你錯了

來源: 睿智與弱智 2017-12-09 19:47: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182 bytes)
早前,從網上讀到了一篇文章,是瓊瑤女士有關《今天談談生死、健康、身後事》的報道。也許,那隻是一封私人往來的信函罷了,本不足以掛齒。更是無需大費周章的浪費筆墨時間與情感來談及如此沉重的話題。現實生活中的國人,對待死亡很是忌諱排斥!.......如果不是患有老年癡呆症,真的很難想象到,有誰會願意在有生之年如此的直麵死亡!?大談特談更是會公布於眾的誇誇其談,我並不認為這就是一種公信力的勃發,會有什麽正能量產生。倒是更像無所事事,茶餘飯後無聊的做秀。居然還有人拿來大肆渲染,其一句話就會“震驚了億萬國人”!?我真的弄不懂了,如果說是她的言情小說可以迷惘一代或是幾代純情的國人少男少女們。也可以造就如秦漢林青霞、林鳳嬌、趙薇、林心如和秦嵐等一批又一批的藝人們。難道我們還需要讓她再對普世價值的生老病死來指手畫腳嗎?.......
 
 
我們更是不該迷信名門富甲的“花拳繡腿”,以為生與死真的就是如此的簡約明了,非也!......隻有當一個人七老八十,已經喪失了對未來生活的興趣。沒有了生存的理念,無所事事才會生不如死。但對她,卻不盡如此。我直覺她老人家生活舒適安逸,名利雙收且又無憂無慮。身體健健康康的,隻好認為她是在戲說死亡!......也許就是所謂白天不知夜的黑吧!.......我覺得對於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要絕對的表白,更是不該過分的強調預言和渲染。因為不管你貧窮還是富有,誰都無法掌控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走向!......如果你一定要用這樣的說辭,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現在的人們往往會有意無意的“忘記”了生活的樂趣,異想天開腦洞大開,弄些漫無邊際的胡侃。來博得人們對你的好感,豈不顧及公眾人物形象的完美,早已就根深蒂固了的事實。
 
當你沒有遇到過生離死別的場景,更是沒有過與死亡交集的境地。你又有什們資格來談論生與死呢?所有的這一切,當然你就更不會懂的生死之間,瞬息萬變之根本,那種本能的求生欲望,絕不是你可以自主意念,完全操控的。你的求生欲,會不由自主的悄然而生。那種恐懼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更是無法控製的。現在說什麽全是欲蓋彌彰,顯現的尤其蒼白無力,沒有一點點的說服力。.......我曾經曆過幾次生與死的博弈,(請見)《我與死神有個約——如何麵對死亡的恐懼但最終的結果我勝利了。人也隻有在那個時候,才是最無私和無畏的。如果你可以用意誌克服恐懼,並最終戰勝死神,則表明你是生活的強者!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那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渴望,更是有過那種雖生猶死的喜悅和無與倫比的幸福感,是我今生今世永難忘懷的經曆!........
 
 
我覺得瓊瑤女士,她提出的充其量也隻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心理學意義和價值觀”。還是脫俗不了人類對死亡產生出本能恐懼,她所展現的僅是,會促使我們對逃離死亡做出的心理暗示和提醒,從而促使人們對生命價值做出一種選擇或是不一樣的回應。.......本身她自己提出“我已經注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看到了吧,其實死亡對待任何人是一視同仁的,她自己還是懼怕死亡帶來的痛苦。隻是在用另一種冠冕堂皇的說辭,來為自己開脫而已,她並不想承受死亡帶來的痛苦與傷感。從另一個方麵來解讀或是詮釋了,她沒有與疾病頑強鬥爭下去的勇氣,僅僅是因為老矣!也就沒有了生存的欲望和享受生活的樂趣。如果她不是萬眾矚目的瓊瑤阿姨,或許我會說她沒有與疾病頑強鬥爭的決心,從而激發她/他對待生活的勇氣。這也就是有些人在刻意標榜自我存在價值的一種另類方式。.......   
 
無論你作何種選擇,在你身後都是一樣的。請相信我,很少會有人在還沒有壽終正寢的時候,願意自己就爬進了棺木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如果一個人都可以自私到不顧他人的感受而非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如此這般........我也隻能把它看作一場毫無意義的作秀了再加上老年癡呆症了。要是她不把此事如此大張旗鼓的公布於眾,倒也還有些個人情調的彰顯,與眾不同的令人敬佩。但是在某些光環的照耀下,又令我不得不從理性的角度審視她,如此煽情的宣泄目的何在?......
 
當今的名人,是怎麽了?更是容易被道德所綁架,喪失了對待事物最簡單的基本判斷力。而我們則應該努力做好自己,無需對還沒有感性認識的事物,武斷的給出結論或是隨聲附和。其實,生與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即是一樣的,又是不一樣的。我之所以說她是一樣的,也是在意指生命本身的意義是一個哲學問題。有些人會透過了解宇宙運作的規則,來解析人類是可能了解生命意義的,但又不能詮釋生命的潛在價值。科學的價值就在於,一方麵能夠提供更多的工具與方法使得人類對問題有更深的了解;但另一方麵,科學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類智慧的演化發展卻是不同步的,即客觀存在與主觀能動性永遠存在差距。有些科學家在理論上宣稱,人類會對死亡產生本能的恐懼,它會促使我們對逃離死亡做出心理提醒,從而讓人們好對自己的生命價值做出更好的判斷與選擇。.......
 
我們每個人從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的那天開始,就意味著死神無時無刻都如影隨形的伴隨在我們身邊了!怎樣才能正確樂觀的麵對生老病死?真的就是一個科學的哲學問題甚至是神學、靈修學或者說是某種宗教理論的延伸和發展.......我之所以說瓊瑤女士她錯了,也就是為此。當我們不能夠以自己的意願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也就命中注定了我們永遠也都不屬於自己!隻能是靜靜的等候著死神的到來——我與死神有個約——瓊瑤阿姨你錯了!....... (感謝閱讀)

所有跟帖: 

點進來隻為說一句話: 瓊瑤阿姨一生弱。智,無所謂錯。反而信瓊瑤阿姨的一生都是睿智,但從不做對。 -HappyNow?!- 給 HappyNow?! 發送悄悄話 HappyNo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0/2017 postreply 18:39: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