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健的《龍的傳人》這首歌唱道:“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作為文學比喻,這樣描寫未嚐不可。但把所謂的“黃種人”和中國人等同是荒唐的。作為科學判斷, “中國人”和“黃種人”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不是一回事。“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作為中國人的人種和文化都是錯位的。
“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的這句話至少有三個問題:
第一,龍在開始隻是華夏民族之一“百越”的圖騰,並非華夏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如炎黃,東夷,苗蠻,和戎狄)崇拜的對象。
第二,所謂黃種人和中國人根本不是同義詞。日本,東南亞各國的“黃種人”不把自己看成“龍的傳人。”
第三,中國人首先是一個曆史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種族概念。就中國漢人現有種族來說,就有北方蒙古人種,南方蒙古人種,馬來人等。 不用說55個少數民族了。如果皮膚白一點,棕眼睛,頭發不那麽黑,難道就不是中國人了?再說,不存在所謂絕對的“黃人”“白人”膚色的區別,因為有一半的“白人”和一半東亞人的膚色是類似的。科學家把膚色從白到黑分五類 (1 最白,5 最黑),一半的歐洲人和一半東亞人的膚色都屬於二. 歐洲人和東亞人的膚色都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正態分布。大多數中國人體毛很少,但西方人和非洲人過了20歲體毛必須經常刮得,
而東亞人絕大多數一生也不用刮體毛,因為不長。是不是也應該唱“黑眼睛,黑頭發,沒有體毛。。永遠永遠是龍的傳人?”
侯德健自己明顯受到了西方種族偏見的洗腦,又把這種被洗腦的偏見寫到他的歌裏,傳播了這個偏見。
再看另一個美籍台灣演員的言論。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由於起用美國演員馬特•達蒙,中國演員張涵予等主演一部描寫中國古代戰爭的電影,受到政治正確派的不良反應。
美國好萊塢的台灣演員吳恬敏(Constance Wu,同時也是《初來乍到》 Fresh Off the Boat的女主角)在Twitter上的一篇推文。表麵上批評這種做法,她說,“讓美國演員演主角表明:隻有白人才能拯救世界,白人比有色人種優越。”但實際上,她說這種話反映了她內心的奴性。
吳恬敏的大字報馬上得到了美國政治正確媒體的大幅報道。對她的看法非常讚賞。 吳恬敏生在美國,隻會美國金字塔的模式按照別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用“白人”“黃人”這類詞的人還沒跳出殖民的奴役思維.用這樣的詞不隻是在科學上,生理上不準確,而且反映了使用者隻會用殖民者發明的政治控製信仰來解釋世界。
我曾給一個教“多元文化”的某大學民主黨教授(所謂白人)解釋,美國的“白人”有色人種“的說法侵透了殖民主義者的偏見。應該向中國學習,中國人直到最近,一直在用”西方人“這個詞指所謂的”白人。“ 同時用“東方人”指中國人。這樣的說法在文化上和生理都是準確的。沒想到她執迷不悟,惱羞成怒。堅持說“白人”才是對的,而且剝奪了我在她負責那個多元化活動中當義工的資格。
可憐啊,她自己是井底之蛙,還以為世界就是她所看到的樣子。
總之,把世界分成“白人”和“有色人種”這種說法本身就是種族主義的理念,就是把歐洲人作為世界中心的看法。有色人種既不是對人種的客觀劃分,也不是對世界文化的客觀描述。隻要你認同傳播“有色人種”這種說法,你就是一個種族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