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大陸留學生的“自我審查”(組圖)

來源: BBC 2017-09-08 08:05: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28 bytes)


BBC中文記者觀察所見,廣場上一度有百多人聚集,人數隨後已經減少。

傍晚的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大學行政樓外的校園公車站擠滿了剛剛下課的學生。但是這天有點不同:跟公車站隻相隔一條馬路的文化廣場,正在成為香港政治爭議其中一個最新的舞台。

每一個舞台都需要布景,而這個爭議的布景,是一條寫著“香港獨立”的黑色橫幅和一塊貼滿海報的民主牆。

但更吸引記者注意的,是文化廣場上兩群對罵的人,一方說普通話,另一方說廣東話,大家互相叫罵。

一方用普通話,向另一邊的人喊話。但話還沒說完,另一方已經用廣東話回喊:“聽不懂!”、“回中國去罷!”

廣場上有十多名穿深藍色襯衣的校園保安員,觀察著廣場的情況,所幸這次叫罵未演變成肢體衝突。

對罵的人散去後,大家的注意力轉到廣場一旁的民主牆上,牆身以支架分劃成幾部分,其中一部分貼滿寫有“拒絕沉淪 唯有獨立”的海報,另一個部分貼滿寫有“CUSU IS NOT CU”(中文大學學生會不等同中文大學)的海報,認為學生會的意見不代表所有同學的意見。



中大學生會曾被批評容許支持港獨的一方把海報貼滿民主牆,學生會其後指已經把部份海報移除,讓更多同學發表意見。



中大學生會否認掛起"香港獨立"的橫幅。

BBC中文記者林祖偉周三(9月6 日)也到過現場,當時民主牆沒有“反港獨”海報出現,記者在校園采訪,與多名中國大陸學生聊天,他們也不介意在鏡頭分享自己的看法,他們大多不支持港獨,但認為學校應該給予學生討論港獨議題的自由。

其中一名來自中國大陸修讀理科的男同學,向記者表示他出席了由學生會舉辦有關港獨橫額被拆的論壇,他稱個人反對港獨,認為香港如果通過23條,那學生就不應該再討論港獨,認為“言論自由是有自己的限度”,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法規。不過視頻訪問完成後不久,他專程回來找記者,說“怕有麻煩”要求匿名和不希望在鏡頭前露臉。

記者周四(7日)遇到的情況也差不多:民主牆前聚集了不少圍觀的人,穿梭其中,不時可以聽到操普通話的年青人跟其他人聊天,但無法得知他們是不是中文大學學生,也沒法知道他們是否來自中國大陸,因為記者向學生表露身份時,數次他們都轉身就走,拒絕接受訪問。

中文大學新聞係兼任講師梁啟智對記者表示,在香港留學的中國大陸學生不願意公開談論政治是一種“普遍現象”。

他認為,學生可能擔心公開發表言論會影響自己日後的前途。

但是他透露,其實許多中國大陸的學生想法開明,下課後往往十分願意討論這些話題。

事件有甚麽最新發展?

發酵了多天,中國官方媒體多次就事件發表評論。其中《環球時報》發表署名單仁平的評論文章,稱讚早前據報因撕下民主牆上支持港獨而與其他人發生口角的大陸女學生,認為這個舉動“挺棒的”。

但中文大學學生會過去多次提醒,在牆上張貼標語時不可遮蔽、撕下或弄汙他人的傳單。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周五(9月8日)發表聲明,重申港獨不符合“一國兩製”、《基本法》以及香港社會的整體和長遠利益,譴責這種“違背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的言論”。

中大校長沈祖堯周四(9月7日)也發出公開信,指港獨違反香港《基本法》,也違背他的個人意願。學生會主席區子灝在同日舉行的記者會期間,提到沈祖堯剛上任時因擔心自己的說法會被視為學校立場而拒絕回應是否支持平反天安門事件,認為這個時候卻在公開信中提及自己立場,改變“判若兩人”。

來自中國大陸的陳同學跟記者說,她認為民主牆是讓各方都發出自己聲音的地方,但現在爭議各方都“各自站隊”,自說自話,沒有一個平台讓雙方直接交流意見。

她也透露,自己跟其他中國大陸留學生也有談論近日中大校園發生的事情,隻是他們都不會故意提出話題。

話畢,她再次重申她的要求:不要公開她的全名與就讀的學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