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網:. 中國助理指責荷蘭記者蓋誠澈多次編造涉華假新聞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9-08 04:54: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680 bytes)

中國助理指責荷蘭記者蓋誠澈多次編造涉華假新聞

2017-09-08 16:39:37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最近,中國外媒圈被一份舉報掀起了波瀾。一名資深駐華荷蘭記者的中國助理9月4日在微信公眾號爆料,他的雇主在涉華報道中簡直“花樣編造假新聞”。而後者的總編隨後也回應了此事,除了部分否認指控,還稱這位助理的做法“損害資深記者和報紙名譽”。

涉事的外媒記者是荷蘭語媒體《新鹿特丹商業報》上海分社記者蓋誠澈(Oscar Garschagen),他擁有近40年的記者經曆,自2007年起常駐中國,以荷蘭語報道與中國有關的新聞。

他的助理,今年32歲的張超群則是自2015年7月起開始任職,負責協助他搜集、整理、翻譯新聞資料,尋找、安排采訪,並在采訪中進行翻譯。

在4日的文章中,正是這位助理一口氣列舉8個事例,指出蓋誠澈的涉華報道涉嫌多次編造,不但在沒有進行過采訪的情況下,編造采訪對象的回答,還抄襲或拚湊其他媒體的報道,按自己意願捏造事實。

張超群9月4日微信原文截圖

麵對質疑,《新鹿特丹商業報》主編範德密許一天後發表長篇聲明。據Sixthtone報道介紹,該聲明用荷蘭語寫成,稱蓋誠澈本人對相關指責無法理解,非常驚訝。

範德密許還稱,蓋誠澈和張超群有一些摩擦。蓋誠澈認為,張超群對一些采訪任務不積極,而且“缺乏新聞從業背景,導致溝通失誤和和麻煩”。他還懷疑張超群受到中國安全機構的影響。另外,即將退休的蓋誠澈曾在八月份告訴張超群,接替他的駐華記者可能會雇傭新的助手。

他還對記者助理“損害資深記者和報紙名譽”的做法表示遺憾。

但張超群並未沉默,他繼續通過電子郵件向蓋誠澈過去的采訪對象求證,並在9月8日再度發文,展示更多證據。

資料圖:蓋誠澈(YouTube截圖)

在9月4日的文章中,張超群稱已經辭職,“對采訪對象的愧疚幾乎要把我壓垮了”。

他列舉的8個事例部分內容如下:

·2015年底,蓋誠澈想寫有關中國老人自殺現象的報道,張超群找到兩篇老人因病離家出走而自殺的報道:一篇關於福建惠安的王炳章老人,一篇關於江蘇揚州的夏居茂老人。

蓋誠澈在隨後的報道裏未提及中國媒體的名稱,這樣整個報道就顯得是他采訪所得。他把兩則報道內容拚接成一個故事:在福建漳浦去世的王炳章老人,被發現死在夏居茂老人去世的長江流域;而夏居茂老人臨走前留下的字條,被寫成是王炳章老人寫的。

2016年6月,外媒持續炒作“南海仲裁案”,蓋誠澈前往海南瓊海潭門鎮,希望采訪海上民兵連副連長王書茂。但對方直接拒絕了采訪。

然而,在隨後發表的報道裏,蓋誠澈描述,自己等了三天,最終在海南省宣傳部門的安排下,成功“采訪”到王連長。

·2017年1月,國家部委聯合公布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結果。蓋誠澈為此前往上海的佘山高爾夫球俱樂部試圖采訪,但因他不是會員,被保安拒絕入內。但蓋誠澈在隨後發表的報道裏寫道,自己采訪到一位名叫Wang Yu的球童,球童聽說,在2007年,某人曾在這裏打過高爾夫球,而此人高爾夫球打得不錯在中國是個公開的秘密。

·2017年7月,蓋誠澈在一則關於家暴案的報道中甚至杜撰了法官的判決,他寫道,“在接受我們采訪幾天之後,受害者告訴我們,她與男方完成了調解,她和家人將支付9000歐元給對她實施家暴的男方的一家”。但事實卻是,該案當時還未開庭。(點擊閱讀全文)

張超群稱已經把這些情況和證據上報了(報紙)總部,總部表示正在調查。

《新鹿特丹商業報》總編回應:助理“損害資深記者和報紙名譽”

《新鹿特丹商業報》總編輯彼得·範德密許(Peter Vandermeersch)9月5日在報紙網站上作出長篇回應稱,對助理“損害資深記者和報紙名譽”的做法表示遺憾。

《新鹿特丹商業報》主編回應

範德密許在回應中提到了蓋誠澈的解釋,比如針對捏造采訪內容的指責,蓋誠澈稱,他是在張超群不在場的情況下,獨自外出采訪,因此張並不知情。

又如,上文中提到的抄襲兩位自殺老人的報道,並將其混編為一個故事的指責,蓋誠澈解釋稱,這是因為已聯係上了其中一名老人的家屬,並確認真有其事,就沒必要引述中國媒體。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遊潤恬對此評論稱,蓋誠澈回應了抄襲的指責,卻避開了把不同老人的情節拚湊成同一人的指責,有避重就輕之嫌,這不僅是對已故老人和家屬的不敬,也是對讀者的誤導。

對於“捏造”上述家暴案的判決結果,蓋誠澈解釋道,“因為我太忙,而沒有更正報道的數碼版,隨後這個版本也刊登在了報紙上。”

範德密許說,張超群缺乏新聞行業從業背景,這導致“溝通失誤和麻煩”。他還引用四段蓋誠澈的話,暗示助理張超群與蓋誠澈有矛盾,而且可能受到中國安全機構的影響。

《新鹿特丹商業報》網站截圖

張超群繼續展示造假證據

9月8日,張超群繼續在微信公眾號發文,展示更多蓋誠澈編造新聞的證據。

他寫道,“這兩天,我與一些在Garschagen先生報道中聲稱采訪過的人士取得了聯係,與他們核實采訪內容,以及是否接受過采訪。我感謝各位對我提供的幫助。我也已經將上述證據發送到NRC,希望能很快得到他們真誠的回應。我也會繼續聯係相關的采訪對象求證。”

比如,蓋誠澈在上述關於高爾夫球場整頓的報道中聲稱采訪了北京林業大學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韓烈保教授。但韓教授的在郵件中如此回應:

蓋誠澈報道原文:“高爾夫運動本身並沒有錯,而是它所連帶的一些副效應,比如腐敗、環境汙染和非法販賣土地等,這些都嚴重造成了社會的緊張局勢。”林業大學的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Han Lie這樣表示。

Han Lie否認了中國政府要禁止高爾夫球運動。“不,高爾夫運動肯定會在中國前程似錦,中國的PGA巡回賽還將繼續。”他這樣認為。

Han Lie提到,在中國中產階級中這項運動越來越受到歡迎,加入高爾夫俱樂部的會費也趨向平民化,裏約奧運會上中國女子高爾夫球手馮珊珊成功摘得銅牌。雖然在國內,馮珊珊所從事的運動一直被中國政府所詬病,但是她和她的隊友們依舊可以憑借政府撥款來進行訓練。畢竟在國際賽事上摘得獎牌的含金量更高。不過,對於那些不受媒體關注的頂級高爾夫球運動員來說,這個現象是否會維持下去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張超群解釋稱,因其工作失誤,提供給蓋誠澈的韓教授名字錯拚為Han lie。)

另兩位曾在蓋誠澈的報道中被“采訪”和引述觀點的教授同樣在電子郵件中否認曾接受過他的采訪,或指出其斷章取義。

蓋誠澈報道原文:他的一位北京同事孟天廣是一名政治學家,同時也是清華大學的大數據專家,他對這個項目的可行性卻持著懷疑的態度。“到2020年之前,所有的技術和官僚主義問題是否能解決目前還很不能肯定。”

孟正在幫助政府改善經濟領域的不可靠信息流。他認為到2020年之前這個工作將不可能完成,因為不同政府的電腦係統不一致。

不過對他來說,在未來的幾年裏“老大哥”和“大數據”的相互依存關係將會越來越緊密,而且這也不是一大難事了。孟笑著說道:“當毛澤東問他的第一任老丈人該如何進行革命時,他得到的回答是:‘隻管先開始,問題出現了再解決。’這也同樣如此。”

(張超群稱,當時曾向清華大學政治學係辦公室申請采訪孟教授,對方拒絕了采訪。)

同一則報道中,蓋誠澈還提到采訪了中國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學周濤教授。

周濤教授確認自己接受過蓋誠澈的英文采訪,但指出,出現在報道中的采訪內容多為其編造:

蓋誠澈報道原文:“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獲取大量互聯網用戶的信息並加以分析。”周濤這樣說道。他是中國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學的一名教授,該大學是亞洲最重要的技術大學之一。他對四川省18000名學生進行了試驗,構成中國一個新的電子數據網絡。

他和他的團隊共同搜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包括電子化後學生出入大學校園、圖書館、互聯網俱樂部,甚至衛生間和公寓的各種信息。

同時,學生們的互聯網使用習慣也被密切地檢測著。如果有學生很少去圖書館,經常很晚回到學校並且常常待在成都的網吧裏,那麽這些學生很有可能有一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發現其中有三十名學生十分孤獨,不過他們立即受到了導師的幫助。”周這樣說道。

一項麵對廣東省147所大學的200萬學生的類似實驗也即將展開。他們同樣也會被秘密地監測。“這是為了防止數據受到汙染。”

他對這一舉措將侵犯隱私權的說法反駁道:“我們已經習慣了受到政府的控製,並且生活正常的人也不必擔心會被檢查出什麽問題。在中文裏,我們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詞來翻譯‘隱私’這個詞。”

”該項目實施的目的是為了掃清社會中的不誠信,及時發現問題人群並幫助他們走向正道,周這樣表示道。另外,他還補充說:“這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機會,能夠讓他們清晰地分辨出供應商的誠信與否以及餐館的清潔程度。”

西方媒體壟斷中國話語權的時代已經過去?

《聯合早報》記者遊潤恬對此事評論稱,這起雇主和員工的糾紛折射出一個有趣的新現象。西方媒體過去因為有語言和平台的優勢,獨攬向本國讀者介紹和刻畫中國的話語權。一些外媒視監督中國為己任,但外媒對中國的報道又該由誰來監督?

如今機器翻譯軟件能夠讓大家讀懂包括荷蘭語在內的外語報道,諸如“搶占外媒高地”等社交媒體渠道提供發聲的渠道,以致隻有兩年新聞工作經驗的中方新聞助理,可以維護自己的話語權,與有40年工作經驗的老記者和荷蘭報紙對質。張超群昨晚發表聲明稱,報紙發表的聲明完全隻有蓋誠澈的一麵之詞,他希望報紙能交由第三方展開獨立、公正的調查。

蓋誠澈2016年6月前往海南潭門鎮期間,與當地人合影(《新鹿特丹商業報》當時報道配圖

所有跟帖: 

西方記者關於中國的負麵新聞有幾篇是真的?! -winneriam- 給 winneria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8/2017 postreply 20:30:35

這點上我完全讚同川總說的,都是Fake News,洗腦用的。 -研究研究- 給 研究研究 發送悄悄話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17 postreply 06:40: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