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田 :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牛肉為何遇冷?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9-06 07:41: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06 bytes)
 中美剛簽訂進口美國牛肉條約時,媒體曾一片歡呼,更有人不切實際的想象:盛傳每斤10元的美國牛肉會把每斤30多元的內產牛魔王給打下去。不曾想剛到岸的美國牛肉卻是每斤200-300多元,頓把中國消費者給澆個透心涼。這坑爹的價格究竟怎麽回事呢?美國市場便宜的牛肉價格為何出口到中國就變得那麽貴呢?是進口商太黑心了嗎?其實這還真冤枉他們了。

    事實的真相是:美國的普通牛肉並不比國產牛肉便宜,每斤也是30-40元,與國產牛肉價格差不多。美國每斤10元的牛肉有,但真不多,應該是屬於最低端的,質量最不靠譜那種,當然不可能讓它出口。美國是一個分層的社會,其農產品也是分層的,既有最便宜的牛肉,也有很貴的牛肉,消費者各取所需。隻不過,美國的牛肉產業許多規則跟國際格格不入,比如允許使用瘦肉精,允許添加生長素,還可以使用抗生素等等。

    美國的這一做法產生了不少衝突,比如美國曾經跟標準嚴格的歐盟戰鬥了很多年,因為歐盟養牛不允許添加使用生長素與抗生素。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牛肉的出口量並不怎麽樣,隻排在第四。因為它不上不下,高端的牛肉有澳大利亞、新西蘭,低端的印度這幾年出口迅猛,表現強勁,已占據世界第一了,隻不過它是出口水牛肉。牛在印度教裏是聖物,是不準宰殺的。

    看官看一看我國的進口標準就知道了,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關於進口美國牛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允許進口的美國牛肉指30月齡以下的剔骨和帶骨牛肉,包括心、腎、肝、瓣胃、牛筋,不包括扁桃體、回腸末端、碎肉及機械分離肉。在中國口岸入境時,不得檢出中國法律法規禁止的非天然產生的獸藥、促生長劑、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包括萊克多巴胺(瘦肉精),低於或等於本底水平的內源性激素不在禁止之列。輸華牛肉的牛須有完善的記錄,可以保證追溯到牛隻的出生農場。這樣的規定,美國市場的普通牛肉根本滿足不了這些標準,那些便宜的牛肉標準低下,可追溯性差,難以達到出口標準要求。而達到標準的可能不到10%,價格當然高大上了。

    所以國內的肉牛生產者還是有市場的,情況並不是那麽悲觀。雖然近幾年我國陸續放開了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牛肉進口,但國產牛肉產業並不是沒有希望。當然要上規模,要加強產業精的整合來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從牧草和飼料種植再到肉牛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整合,降低生產成本,與進口牛肉抗衡。我國的牛肉消費量增長迅速,2012至2016年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增長33%,我國是全球牛肉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國家,2016年牛肉消費量達800萬噸,市場規模達3600億元。我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牛肉進口國,去年牛肉進口量達到82.5萬噸,金額約26億美元。隨著西式的生活方式傳播,國內牛肉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