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軍大業談起
這些天看到大家刷《建軍大業》的朋友圈,就順便說幾句。
南昌起義基本上是國民革命黨分裂的產物——這個事件是蔣介石在上海進行清黨,領導國民黨內受到右派勢力支持的軍事集團,對占據國民黨主要力量的黨務政務係統支持汪精衛的力量的公開挑戰。
而在接下來的寧漢內鬥過程中,國民黨左派力量不足,汪精衛不得不尋求妥協,決定和左派中的堅定分子共產黨和平切割;而共產黨決定走蔣介石的路線,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從而開始武裝鬥爭——這個事件基本上決定了中國後來幾十年的國家走向。
當時國民黨左派勢力在黨內還是蠻強的,在國民黨中央全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的總人數中,左派占了三分之二。
上圖裏可以看到,中間站立的第三位,就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的毛澤東。
年輕的毛澤東,因為作為陳獨秀的助手在國民黨一大中初露鋒芒,得到孫中山的賞識,被孫中山欽定為候補委員。之後毛澤東被派到國民黨上海黨部,作為胡漢民的秘書,在汪精衛的領導下,負責上海國民黨黨組織的建設工作。
此後雖然被派係排擠,但是這段工作經曆,也讓汪精衛非常賞識毛澤東的工作才幹,推薦他擔任了國民黨的代理宣傳部長。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國民黨的宣傳工作終於走出廣東,到了其他十三個省份。而毛澤東主持的國民黨中央機關報《政治周報》則成了黨員組織的思想指導。
江浙財團上線了
談起蔣介石和江浙財團的合作,就先要了解上海的開埠。
上海是因為鴉片戰爭之後的《南京條約》而變成通商口岸,因此來自上海的首批移民其實是長期旅居廣州的潮汕人——因為廣州口岸而形成的服務外國貨船而形成的船舶服務業。當時清政府也任命潮汕籍官員為鬆江知府,以便於管理。
但是後來太平軍攻克寧波,導致了寧波工商業資本,大規模逃到上海,而這些資本就成為後來的江浙財團的核心組成。在寧波人和潮汕人的控製權和話語權爭鬥中,最終占有地利人和的寧波人占了上風,而潮汕人的最後一搏,以小刀會的武裝暴動作為結語。而先靠買辦資本起家,最後和列強資本競爭,江浙財團成為了當時中國反帝國主義的主要領導力量。
上海開埠之後的第三個主要族群,就是因為在甲午戰爭之後簽訂的《馬關條約》,允許外國商貿資本之外的產業資本進來,結果就是大量日本紡紗企業在閘北開廠,吸納了大量蘇北的農民,尤其是因為漕運沒落之後的船民,變成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批產業工人。
那麽當寧波人為主的江浙地方的資本,開始從買辦變成和外資競爭的對手的時候,發生了歐洲人內訌的第一次大戰,於是歐洲列強的資本因為內亂而喪失了海外殖民地的市場。在美洲,美國本地資本乘機崛起,並通過門羅主義,搶占南美洲市場;在遠東日本資本也乘機擴張;在上海,也正好是中資企業搶占國內市場的時機。等到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資本企望靠列強的強權迫使中國軟弱無力的政府,交回失去的市場,這就讓不甘被宰割的上海總商會,成為愛國反帝運動的領導中心。民族資本家們的主張,當然是希望強大統一的中國政府,一方麵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一方麵爭取國際平等地位。但是也希望國內政治的特權,能夠讓國家成為自己發展的主要支柱。
江浙財團在領導反帝運動中,需要找到未來有實力統一中國的政治軍事集團的合作。而出生於浙江的蔣介石自然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對象。而這時候,國民黨中央黨務係統,被左派人士控製,上海黨部的很多工作,是踐行了孫中山的發動農工政策所主導。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在上海工人中的組織活動,也給江浙財團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因為工人群體中原先的漕運成分,裏麵的洪門三合會青紅幫也迅速立足,成為類似於工會的工人組織。這個頗類似於當年美國黑手黨在工會裏麵的影響。原本協調勞資關係和利益分配的青紅幫,也受到了國民黨工人組織的威脅。
青紅幫的工人地盤受到了威脅,江浙資本驚懼工人組織政黨化而成為強勢主體,國民黨內部的左右派互搏,就導致了蔣介石的軍事勢力,加上青紅幫的黑幫組織勢力,加上江浙集團的財力的三方結合。這樣,蔣介石就開啟了名義上是針對共產黨,實質上是在國民黨組織中清除國民黨左派力量的清黨運動。結果就是國民黨軍隊和黑幫,搗毀各地國民黨的黨部、工會、農會和學生婦女群眾組織,從而摧毀了國民黨的基礎組織架構。
與江浙財團合流到大陸國民黨政權覆滅
在清政府打垮準格爾之後,在治疆的思路上發生錯誤,禁止江浙資本進南疆,導致了南疆經濟被外人控製,最後出現阿古柏的入侵,還得靠胡雪岩的資本來協助左宗棠平疆。那麽蔣介石和江浙資本合謀之後,他需要的戰爭經費就從這裏出了。當然有時候勒得太狠,不願出太多的話,那麽青紅幫出場了,你家大小姐和二少爺,今天在百老匯被人綁了,出不出?嗬嗬。
當然作為回報,江浙財團需要國民黨全會修改孫中山過於左傾的黨章,而黨內代表他們利益的,就是蔣介石成功倒插門進的宋家的大公子宋子文。蔣宋聯姻,雖然仍然改變不了蔣和孫中山的遺孀和路線正統代表宋慶齡的關係,但是至少掛上了血緣,可以依賴於宋子文,以及孔祥熙的財力。
蔣介石獲得江浙財團的支持,就開始在上海清黨,直接對國民黨左派動手,在青紅幫的協助下,把周恩來的工人隊伍打垮了。當然汪精衛的回應,就是發告全黨同誌書,開除蔣介石的黨籍;而蔣介石就發布告黃埔同學書,號召軍隊將士起來造反。
所以說,江浙財團也蔣介石的清黨脫不了幹係。後來當共產黨軍隊進駐上海的時候,分崩離析的江浙財團,就做鳥雀散了。其中有部分如榮家和王家,變成了新政權的合作者,來補中國資本主義發現的課。另外部分遠走香港,成為了香港的財富階層。
國民黨兩派分裂,不光是內部權鬥,也不光是粵派和浙派的爭鬥,還有國家未來路線的爭執。孫中山在軍閥陳炯明背叛之後,深知必須將國民黨政治宣傳的軟實力,落實為軍事的硬實力,但是因為他過早去世,選定的黨務接班人汪精衛壓不住黃埔軍係的蔣介石,導致了國民黨從黨指揮槍的政黨,淪為槍指揮黨的軍閥,這個已經預示了國民黨最終覆滅的命運。
當時的情況就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在宣傳和組織能力、建設基層黨組織方麵,都比較有長處,但是在軍隊方麵,尤其是高級軍事將領這裏非常欠缺。作為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不光是帶出了自己的黃埔子弟係,而且還和其他係的人軍閥,尤其是桂係的李宗仁非常要好。那麽當他進軍上海,獲得了江浙財團的支持,從而拿到了槍杆子、錢袋子這兩項,雖然在筆杆子這裏還是個渣,但是他已經覺得,是時候和汪精衛叫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