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大時代!美失其鹿,天下共逐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7-27 08:52: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555 bytes)
導讀:基辛格能為美國做的,估計也就是這些了。其他的,還是聽天由命吧。最新的消息是:“美國準備升級在北極圈範圍內的薩德係統部署工作,這對俄羅斯而言幾乎就是卡脖子的打擊。” ——“聯俄抗中”從來就不是美國的目標,“扶弱擊強”才是。

    最近關於美國頻繁接觸俄羅斯的事件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很多人都在擔心美國的戰略家是否會真的成功促使美俄聯手。但實際上,在今日平說看來,這種擔憂純粹就是多餘的。既然我們要談戰略研究,就必須要具備戰略常識。世界上任何兩個或多個不同國家之間要達成聯盟,都必然遵守“聯盟守恒定律”。

    即聯盟者一方和另外一方,在聯盟後實力應該基本平衡,該聯盟才可能達成或長期存在。這種聯盟達成關係,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因此,要促成聯盟關係,真正的戰略家都是順勢而為,而非逆勢而動。逆勢而動的,早就不可能在戰略外交這個圈子混下去了。

    今天的美國不是台麵上那些小醜和笑話人物創造的,美國在過去一段時間裏的強大是美國老一輩資產階級反革命家們戰天鬥地幹出來的、謀略出來的。而隨著他們的老去,美國最近的幾代接班人都一茬不如一茬,大有青黃不接之勢。隨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小布什同誌的戰略失誤,美國是越發難以維係世界全球化的大任了。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迄今為止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軍事還在其次,全球話語權和政治影響力首屈一指。並且美國的老一輩資產階級反革命家還有許多存活於世。甚至,還依然活躍在全球政治舞台的中心,比如基辛格。當然如果不是今年早些時候布熱津斯基已經去世了的話,可能活躍者名單裏還要加上他。

    這兩人此前分別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戰略家,但實際上在今日平說看來這有點言過其實。基辛格的確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但也談不上最偉大),至於布熱津斯基嘛,基本他希望美國做到的事,美國都沒做到。2007年的時候中國翻譯出版了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當時我就買來讀了。不過我並沒有因此變為美分,反而是覺得有些招我們可以學會了,將來用在美國人身上。

    一轉眼10年過去了,布熱津斯基已離開人世,在此之前他眼睜睜地一直在目睹美國策略的失靈,想必心情是十分複雜的,所以相比起基辛格來說,他在政治舞台上活躍得更少一些。但是基辛格則不同,基辛格真正具備一個大戰略家的實力。他一個人和中國的毛主席周恩來時代、鄧小平時代、江主席時代、胡主席時代、乃至習大時代都有過接觸,真可謂是“超長待機”。他的著作《大外交》等,比起布熱津斯基來說,更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少了一些美國常犯的極右主義毛病,多了一些實用主義者的老練。

    基辛格能夠超長待機,並且在這一生中能夠頻繁和中國各任領導人都深入打交道,顯然是有很深功底的。去年他來中國時已經90多歲了,走的時候他無不傷感地說:“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來中國了。”聞言,在場的人都有些眼眶濕潤,這大約就是英雄惜英雄吧。畢竟高處不勝寒,知音寥寥。

    那麽中國在建國後經曆過幾次大的戰略方向調整,每一次調整又都是在大的社會背景轉型驅動之下。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這種調整往往是艱難、緩慢、但又極其不可逆轉的。有些時候,這種轉型甚至大到中國人民自己都適應不過來。中國的對內外政策,都有過數次比較大的變化。那麽基辛格是憑借什麽,和如此長期處於劇變當中的中國政府打交道,並打好交道的呢?當然憑借的就是“審時度勢”。

    審時度勢有多重要?古諸葛亮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不審勢即寬嚴皆誤。” 新中國毛主席也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些經典名句,說的就是勢。基辛格對勢的把握遠超一般人,這才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他能夠以90歲高齡繼續活躍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核心資本。

    因此,基辛格不可能愚蠢到推出“聯俄抗中”這種必然失敗的策略。畢竟連最基本的戰略聯盟守恒定律都不遵守的策略,豈能成功?關於這一點,並不深奧,政治學不用本科畢業,大一學生都能搞清楚。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美國是世界單極,美國是世界中心。其他國家都是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治下生存。美元是一級貨幣,世界貿易主導權、結算權都在美國。世界文化話語權,對錯審判權,輿論思想甚至文化和意識形態控製權,大多在美國。然而隨著小布什的戰略誤判,美國深陷泥潭,加上奧巴馬時期的美國金融崩潰和經濟危機爆發,美國已經大勢已去。雖然美國依然很強大,但是就好像過了12點的太陽。未來,隻能是往下走的。這是大趨勢,這個大趨勢符合萬事萬物的生長和死亡規律。基辛格阻止不了,特朗普也拯救不了,希拉裏更扭轉不成。

    古人雲:“秦失其鹿,群雄並逐。” 隨著美國的衰落,世界必然是走向去中心化時代。這種去中心化“美失其鹿”,同樣會導致群雄並起。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多元化時代”。——千百年來,在人類政治舞台上,變幻的隻是不同的種族、人物名字和表麵工具,不變的是政治運行的內在本質規律。

    基辛格顯然已經判斷到了這種勢,也預見了未來的必然趨勢。所以,作為一個美國人,一個美國的愛國者,一個美國的出色戰略家,他總要做點什麽。正因為如此,他才不可能做出會讓美國死得很快的“聯俄抗中”策略。他所能做的,必然是“扶弱擊強”,“滲中腐俄”。

    何為“扶弱擊強”呢?所謂“扶弱擊強”就是既然美國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麽容易控製全球各國了,世界已經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那麽作為舊秩序的中心,美國唯一的牌就是“餘威尚在”。因此,美國最好的辦法就是,支持那些弱小的“群雄”,去牽製強大的“群雄”。這樣做,才符合博弈守恒定律。因為弱小的群雄不敢和強大的群雄爭奪空間,但又不甘心坐失良機。而這些弱小的“群雄”隻有擁有了餘威尚在的美國撐腰,才會具備和強大的“群雄”分庭抗禮的資格。而對美國而言,當各路“群雄”互相製約的時候,就是美國可以繼續“穩坐江山”的時候。

    從現實層麵看,美國其實一直是在持續這個策略的。縱觀現在的世界局勢,基本都是一些美國的小跟班在和中國叫板,且各自占據一頭,擺出群狼圍虎的態勢。東部有韓國薩德、島鏈上有日本和新加坡還有印尼、西麵有印度、北方有蒙古、南下有澳大利亞、歐亞大陸橋上還有以色列和ISIS…… 這些國家或勢力每一個單獨拎出來都不夠看。但是,他們合起來卻可以形成一股牽製中國的力量。而美國,則可以站在這群國家或勢力背後,坐收漁利,大玩平衡手和屠龍術。

    美國可以做的就是這些,小國家可以背靠美國尋求政治冒險,但是唯獨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不行。美國+俄羅斯,或美國+中國這兩種組合,都絕對不可能形成。因為美國+俄羅斯也好,美國+中國也好,都太強大了,地球上不可能出現與之平衡的另外一股勢力。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世界傾向不平衡的單極。而不平衡的單級出現後,由於缺少外部力量製衡,所以組成單極的兩個國家中,相對弱一點的一方就會被另外一方吃掉。

    這個道理,基辛格懂,中國懂,俄羅斯也懂。所以美國聯合不了俄羅斯,更聯合不了中國。美國曾經對中國伸出"中美G2"的“橄欖枝”,中國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所以如今美國轉身去和俄羅斯談交易,談敘利亞停火,想要通過這些來組成“美俄G2”的可能性是沒有的。美國和俄羅斯談敘利亞停火,再正常不過。因為美國真的沒錢了,支撐不了這麽久的戰爭。

    這裏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一方麵是美債危機即將到期,另外一方麵是美國剪羊毛失敗,前段時間有做空中國的空頭損失超過8成。美國沒有這麽多錢來應付多線戰爭。一方麵要卡住馬六甲咽喉,一方麵要阻斷俄羅斯西進, 一方麵要在中東和中亞給一帶一路設置障礙,一方麵還要在朝蘚半島和第二島鏈維持海洋霸權,內憂外患下,美國已經無力支撐這到處都搖搖欲墜的全球管理體係。因此,它必須要“抓大放小”。

    從目前的局勢來分析,美國顯然已經要準備放棄敘利亞的ISIS組織了。對美國而言,敘利亞停火雖然有利於俄羅斯,但是中國和俄羅斯比起來,綜合實力中國要強一些,所以既然要抓大放小,那當然是先放鬆一點俄羅斯比較劃算。這樣一方麵美國可以抽出精力在中東地區和中國展開較量,另外一方麵還能夠讓美國把不多的精力和錢集中起來,使得美國的中東戰略推進更有力度。

    因此,基辛格不可能主導美俄聯盟,誰也不行。什麽猶太人、共濟會、特朗普啥的,都不行。美國此次就算和俄羅斯達成敘利亞停火協議,也隻不過是因為實在是頂不住了而已。在中俄的圍剿下,美國多線作戰疲於奔命,敘利亞守不住是遲早的事。所以與其慢慢被中俄圍剿,不如選擇現在就放棄ISIS,再假裝轟炸它幾下,以洗清美國和ISIS的關係,避免遭遇道德滑鐵盧打擊,對美國而言是最劃算的行動。

    基辛格能為美國做的,估計也就是這些了。其他的,還是聽天由命吧。最新的消息是,美國準備升級在北極圈範圍內的薩德係統部署工作,而這對俄羅斯而言幾乎就是卡脖子的打擊。俄羅斯對此反對的激烈程度,和中國反對薩德入韓是一樣的。如果說美國要聯合俄羅斯,還會在俄羅斯最在意的肱股之地幹出這樣紮心的事嗎?所以,美國沒有意願聯合俄羅斯,俄羅斯也不可能聯合美國。

    正是由於這種大勢所趨,所以中俄的友好夥伴不結盟關係必然會長遠的,且這種關係的可靠程度,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也隻能在這種形式下,世界多極化才會有可能長期存在並互相製衡,且不會導致大規模的失控或對抗事件發生。

    目前,俄羅斯的動作是十分頻繁的,一方麵出擊日本海,一方麵中俄海軍聯合軍演震懾美澳軍演,一方麵敘利亞戰場俄羅斯一直頂在前麵,同時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一直是中國的重要能源保障線,同時俄羅斯還邀請中國進入西伯利亞從事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開發。 俄羅斯做出這樣的選擇,當然也不僅僅是俄羅斯純粹地願意幫助中國,而是可以和中國從這種合作關係中互相獲利。

    一方麵俄羅斯這樣做可以通過能源貿易從中國賺到很多錢,經濟單一的俄羅斯急需這些錢來維持政府運轉。另外一方麵在打破美國金融和貿易霸權這件事上,中國一直頂在前麵,俄羅斯在這方麵支持中國,也可以從中獲得好處。同時最重要的是,中俄加起來實力約等於美國,這樣就會導致中俄不得不緊密團結,而不可能互相內訌,因為來自美國的外部壓力足夠大,足以形成雙邊動態平衡。

    在世界加速去中心化的今天,世界進入異常精彩紛呈的群雄逐鹿時代。美國在扶弱擊強,甚至在通過學術、金融以及意識形態滲透中國。而中國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推進人民幣結算和全球貿易一帶一路倡議。競爭異常激烈,精彩紛呈。那麽,到底誰會脫穎而出?誰又會失敗並消失在曆史長河?唯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