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7-20 06:51: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42 bytes)
香港現在的地名、路名很多依然帶有鮮明的殖民地色彩,例如維多利亞灣、告士打道、司徒拔道、堅尼地道、莊士敦道等,應該將其改為中國化的地名或路名。譬如上海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殖民者留下的地名被改為衡山路、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康平路、延安東路……讓改路名成為逐步“去殖民化”的一個顯著開端。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香港回歸20年,“一國兩製”應有更高層次的體現。不僅要為中國完整統一總結經驗,也要為世界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榜樣。其中,“去殖民化”很重要。之所以要說“去殖民化”,因為它的反麵就是殖民化。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西方國家在建立殖民地、管理殖民地方麵有很多習慣做法。這些做法的目的是從日常生活的眾多細節上灌輸殖民者需要的價值觀,如同宗教,通過經典、圖形、文字、禮儀、習俗、服裝等多方麵強製或半強製的措施,使得殖民者需要觀念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每個人的每一個末梢。其中,語言文字是最主要的內容之一。罌國自然不必說了。米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後,在很短的幾年時間裏將菲律賓原先使用的西班牙語徹底改為英語。日本在它擴張侵略期間,每占領一地,也必然迅速推行日語教育、日語教學。當今非洲各國分別使用英語、法語等為官方語言,無一不是當年殖民者製造和遺留的產物。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國旗能否在民眾心裏豎起來,這是一場文化戰爭

語言文字隻是殖民化的方式之一,其他還有很多,目的無非是讓殖民地民眾放棄或貶低自己的文化,接受殖民者的文化,或者將殖民者的文化理所當然地視為高貴,從而培養殖民地民眾的順從、皈依。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時間較長,英國殖民者對香港居民的文化洗腦和滲透相當全麵。在香港回歸祖國20年之際,“去殖民化”的曆程也隻是剛剛開始。之所以要“去殖民化”,目的就是要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改變依然把殖民者奉為尊奉對象的離心現象。當然,香港“去殖民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我認為,可以從“路名、地名”等具有公眾意義、日常意義的事物著手。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這種還沒過足被殖民癮的人,應該成為過街老鼠

香港現在的地名、路名很多依然帶有鮮明的殖民地色彩,例如維多利亞灣、告士打道、司徒拔道、軒尼詩道、堅尼地道、莊士敦道等等,我認為,應該將其改為中國化的地名或路名。這方麵的工作其實有先例可循。上海曾經也是殖民化較重的城市,在過去的地名、路命中,同樣存在大量殖民化的稱呼,例如貝當路、霞飛路、聖母院路、麥尼尼路、愛多亞路等等。新中國成立後,這些殖民者留下的地名被改為衡山路、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康平路、延安東路。我認為,這樣的改名是成功的,也是必須的。所以,香港很多殖民地留下的地名、路名應盡快改變,從而成為逐步“去殖民化”的一個顯著開端。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香港去殖民化,可從改掉“洋路名”開始

我就看著——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