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呆了一個月。身份證丟了。有護照和綠卡。
(1)TG的政策在各地,同一城市不同的區,不同的派出所轄區,執行起來都不同。有的地方,住賓館,中國護照可以;有的地方,不可以,但賓館的人帶我去派出所,確認身份,有的賓館,幹脆不接受中國護照,外國的可以。杭州蕭山開元大酒店,護照一點問題沒有,杭州市不行,要去派出所。蘇州不行, 安徽馬鞍山不行, 北京上海可以。
(2) 去中行想換美金為人民幣,沒有身份證不行。害得我身上就剩幾百人民幣。幸好微信裏有2000元。
(3)買手機卡,必須要身份證,還要拍照。同一大公司的卡,比如中移動,各省自治,出了省,就麻煩多多,卡裏錢乎乎沒了。打電話辦理手機業務,非要撥打辦卡地,有的業務要區櫃台,憑身份證。我靠,手機有app,也設置了密碼,app裏包括這些業務功能就不行?
(3) 微信支付用著用著,本來沒問題,突然提示,不能支付,超過限額,需要認證身份(登記銀行卡,可是美國的chase sapphire visa) 它又不認。具體限額多少,每天最多發紅包幾次,支付幾次,它從不說。一切都是不可預知。一次吃完飯,手裏又沒現金,微信支付時,說超過限額了!多尷尬!給我急的。臨回美國時才知道輸入身份證號碼也能認證身份,我靠,係統可沒有這麽提示的。你媽的,我要是盜用別人身份證號豈不也可以。
(4)圖便宜,快到旅遊景點時,攜程上買門票,沒想到,確認號都發到手機了,售票處的機器也能查到確認號,但必須等兩個小時才能出票!可是購買時,微信根本不告訴這個!什麽逼玩意。
(5)攜程去年還接受visa,今年突然不接受。害慘我了。我手裏又沒有現金,美金又換不成人民幣。我隻好用美國的網站定賓館。
(6)幾乎所有的手機app都要跟手機號捆綁。銀行也是。一切操作都要手機驗證碼,沒有用email的習慣!左驗證,又驗證,關鍵事先不知道需要什麽驗證信息。因為這個,我的建行賬號我上不去了,因為登記的是去回國臨時手機號,我的身份證沒了,去櫃台辦理換手機號,辦不了。再比如,滴滴打車,第一次下載第一次用,他媽的事先不驗證,等臨時要打車時,才要驗證,而且需要什麽幾個好友驗證。我隻好放棄。
(7)我的美國銀行debit卡4位ATM密碼,到中國建行ATM取款,不認,因為需要六位密碼。但我記得去年有的省4為可以,有的必須6位,可以在4位前或者後加兩個00或99。今年全麵不認。
(8)支付寶本身在注冊賬號時接受我的visa卡,但實際向商家支付時,還要我輸入信用卡號,輸入後確不被接受。真搞不懂,難道支付時不用我注冊登記的已被接受的信用卡?
(9)蘇州,虹橋高鐵站(幾乎所有的高鐵站售票處),都悶熱難受,象悶罐子。候車廳,有的可以,有的不行。高鐵,有的涼風習習,有的悶熱,沒有一致的標準。估計司機根據自己喜好,瞎調。
(10) 高鐵很快很方便。這一點值得點讚。(11)異地辦理臨時身份證,到處碰壁,一個字,回到戶籍所在地,或者出示當地居住工作證明。找了一個在公安局的同學,帶我去辦理,就可以了,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