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白求恩"夫婦抗戰期間在中國的8年歲月(上)

"第二位白求恩"夫婦抗戰期間在中國的8年歲月(上)


     這是一個行將自然湮沒的真實故事。作為故事兩位主人公生前的好友,或許還是唯一知道他們事跡的中國人,我有責任將之告訴我的同胞們。此文的寫作得到他們三個子女的書麵授權及全力支持,特此致謝。本文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批評。

1970年代任多倫多醫院外科主任的蓋爾大夫:

                                            

   蓋爾大夫 (Dr. Godfrey L Gale)是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多倫多醫院(The Toronto Hospital)外科主任。這所醫院位於風景秀麗的Humber River河畔,曾是加拿大全國最大的結核病防治院,隨著結核病在上世紀50-70年代在全國範圍被控製到基本消滅,醫院也逐漸縮小,最後在1980年代關閉,原址現在改做各種慢性病療養院。1977年蓋爾大夫退休時,《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記者Bob Pennington采訪了他。直到那時大家才知道這位加拿大防治結核病的領軍人物和他的太太貝蒂(Betty)竟然於抗日戰爭期間一直留在淪陷區為中國普通老百姓治療服務,直至被日本憲兵隊逮捕,全家關進集中營四年之久,幾遭死難。日本投降後才重獲自由。難怪《多倫多星報》1977年3月19日的專題報道中把他稱作"第二位白求恩":


   蓋爾大夫1913年出生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一個英國傳教士家庭。他的父母是英國長老會派遣去非洲傳教的。蓋爾幼年時父親不幸病故,母親帶他回到英國。他在伯明翰大學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又在曼徹斯特大學完成了外科專業培訓。1937年初蓋爾大夫受英國長老會派遣到中國濟南市齊魯大學醫學院工作。齊魯大學醫學院即現在的山東大學醫學院前身,1911年由英國、美國、加拿大基督教會共同創建。是當時中國最負盛名的四所醫科大學(齊魯、華西、湘雅、協和)中創立最早的一所。蓋爾醫生到達濟南工作不久,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全麵抗戰開始。1937年9月國民政府將齊魯大學醫學院大部分職工、設備和全體學生緊急西遷到成都與華西、金陵等醫學院校合並。濟南校址僅留少部分職工繼續醫療業務。
     以下(包括中、下集)的多張黑白照片是蓋爾大夫在1930年代拍攝的。由於年代久遠,且由小照片由我放大,質量欠佳。請大家諒解。

蓋爾大夫在齊魯大學醫學院工作期間:


貝蒂在齊魯大學醫學院工作期間:


齊魯大學醫學院校園:


齊魯大學醫學院圖書館:


齊魯大學醫學院門口:


齊魯大學醫學院門診部:


齊魯大學醫學院護士宿舍:


齊魯大學醫學院教學樓:


(待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