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經得起大浪淘沙的衝擊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6-02 06:44: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53 bytes)
微博時代呼風喚雨的大v們,在微信公眾號時代,反倒銷聲匿跡了,為什麽會這樣?當年意氣風發指點江山,連國家政策都能夠插嘴幾句的大V們,在這個更為廣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裏,應該大有作為才是。畢竟他們的粉絲,動不動都是千萬以上級別的,哪怕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轉化過來,起碼也都是數十萬之眾。
要仔細分析起來,這又是一篇關於互聯網江湖的長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湖水深,套路也多,待龍哥一一為你扒皮。
都說人艱不拆,但是有時候得這麽想,人“奸”就得拆,免得禍害人間。
 
【微博是熱點發酵平台】
微博是仿照美國推特模式而產生的一個互聯網平台。在早年的手機短消息時代,由於編碼長度的的限製,一條短消息英語字符最多140個,對應的漢字是70個字,微博的最早內容長度不超過140字,就是這麽來的。
140個字,能說明什麽呢?能說清楚一個基本的觀點,已是不易。所以我們看到的微博,一般隻有觀點結論,但是一般都不會有論證過程,更不可能旁征博引。——碎片化時代產生的碎片化模式。
前麵說了,大V明星粉絲很多,但是這些人,在微信公眾號平台,影響力卻不大(包括很多知名作家)。那隻能說明一個事實,絕大多數微博上的粉絲,都是僵屍粉,花錢買來。特別是明星,都要花很大的錢去買粉。我粗粗算了一下,排名微博前20位的博主,粉絲總數加起來超過10幾個億。現在微博月活躍用戶也不夠三億,也就是說每一個微博的有效用戶,平均都要關注幾個明星。—— 大家沒事幹,天天光看明星們吃啥喝啥說啥,到底這個世界傻,還是有人在裝傻?
我不玩微博,但是微博往往隔一陣子就有熱點出現,然後通過各種通道,最後侵到我眼球。作為一個時刻關注互聯網的作者,我幾乎不可能避開它的影響。作為熱點事件的發酵平台,微博有著強大的優勢。首先,微博發布信息很快,而且圖文並茂。微博的轉發功能,屬於病毒式傳播,非常迅捷。如果有水軍 + 平台企業配合的話,可以瞬間大麵積推廣,短時間製造出轟炸式的熱點。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的熱點事件,特別是明星出軌、各種社會負麵新聞、各種謠言,還有突發性的各類事件,尤其是和政府、警察這些有關部門的衝突,除非能夠馬上刪帖處理,否則,一個熱點話題在微博上一旦形成發酵,傳播的範圍會非常廣,甚至有關部門幹預都會顯得太遲。
微博的頂級熱點傳播事件,應該是去年的王寶寶勇戴原諒色帽子事件,炒作時間之長,轉發量之大,相關評論之多,個人認為已經登峰造極。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帶著把微博的股價,拉了一個新高。——後來微博有一陣冷清,陸續曝光了一些別的明星出軌事件,比如成才的扮演者、還有羽毛球王子,再也掀不起那麽大的波浪。
褲襠裏的炒作,可一可二不可三,吃瓜群眾的興奮點,自然會轉移。明星那檔子事,看多了,也就是那回事而已。誰不是天天吃飯,成年人誰不會OOXX?至於吵架出軌離婚,周圍這樣的事多的是。互聯網上的男男女女,難不成比現實中的人,多長了幾根diao毛?
我認為,微博雖然在微信衝擊下,略受挫折。仍不失為一個互聯網不可替代的大型傳播平台,尤其是八卦類的內容,最適合在這一類的平台上快速傳播。這也是為什麽微博的股價依然堅挺,並且還創造了一個很高的新高,而各路明星,不管混得咋樣,都必須在微博上保持很高的曝光率。
微博似乎也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互聯網熱點的發酵平台。這個定位,應該說是非常準確的,不僅適合他的碎片化特征,更適合懶得動腦,就想圍觀看熱鬧的廣大吃瓜群眾——大家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理。
關於微博給名人挖的坑,其實前麵我已經寫過。我入網這二十來年,所耳聞目睹的互聯網“影響力”名人,善終者甚少,身敗名裂者倒是眾多。名氣的誘惑太大,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跳進去,名利場之下,有幾個人又能hold住呢?
我去年專門有一篇,講互聯網名人的大坑。大家有興趣看看看就好,篇幅所限,這裏就不再贅述。
 
【博客又當如何?】
博客實際上出現的比微博還早。以前有個清華大學畢業生方xd,創辦了一個互聯網實驗室,因為他自己是一個寫博客的好手,算是中國最早的博客玩家,後來還打算用博客創業,結果一敗塗地。
看得穿江湖,寫得了文字,並不代表你有混江湖的能力。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比如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博客的字數不受限製。因此適合寫一些比較有思想深度的東西,還可以做小說的連載,比如慕容雪村,當年也在博客上寫。另外一個著名寫手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寫於天涯,後來遷移到博客上。在財經和經濟領域,也出了很多博客名家,無論是搜狐博客還是新浪博客,都有不少有思想內涵的內容。我以前也經常閱讀,有不少博主非常有幹貨。
但是博客仍然是“平台集中”的模式,需要互聯網平台給推廣,所以不可避免的還是“名利場”色彩。你想看到什麽樣的內容,其實是被互聯網平台企業推送的。
無論是搜狐還是新浪博客。首頁都會掛著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名家呢,水平怎麽樣不好說。應該說高水平的也有,濫竽充數的作品也不少,神神叨叨販賣私貨的更多,如果不加判斷,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坑裏。特別是股評類的博客,坑人也不算少了。
Sohu和sina都是門戶網站,想要推哪位名家的博客,實際上就看門戶網站的需要。畢竟,一個博客網站的首頁,不可能容納得下太多的文章和作者。
從這些年的博客的內容來看,博客比微博要有深度,博主都有不少幹貨,很多博主還是業內知名人士。不過,正是因為其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呢,博客領域也是一個被重點滲透的領域,裏邊夾雜著非常多的私貨。
另外,通過把文字編排成圖片,很多博客內容,也轉換成了微博的圖片傳播。打通了微博和博客之間界限,形成了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相互促進的效果。在微博領域,其他家包括qq微博,都先後主動退出,因此博客-微博一體化,並且都玩得比較好的,僅有新浪一家。人們在談及微博和博客的時候,如果不加說明,一般都會理解為新浪的博客和微博。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業成功。
現在我們來看看博客的兩個榜單。這個兩個名單的排行榜,分別對應搜狐博客和新浪博客。他們的排行榜不一樣的,幾乎沒有重疊,說明兩個平台企業推的這些名人博客,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家可以特別留意一下那個sohu博客第一名,叫做心路獨舞的。說是美國的某個教授,他的博客內容比較多,中美比較的內容也很多,不過以我的眼光來看,裏麵的私貨是比較多的。

 
【微信公眾號,內容為王的時代】
微信公眾號很有意思,選擇權完全交給了讀者。推廣的手段,交給運營者。
微信要做的事情太大也太多,想要做一個包羅萬象的平台,於是自己盡量做生態鏈,讓合作夥伴、運營者去發揮。微信公眾號,在騰訊官方沒有推廣平台。所以,以往的推廣方式,特別是通過平台來推廣,已經不再適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微信公眾號平台,想要長期生存下去,必須以內容取勝。買僵屍粉,當然不是不可以,花錢把點擊率搞上去,也有人在做。
但是,微信的讚賞功能,完全是讀者自願提供的。中國的讀者,早已習慣免費閱讀,免費看各種視頻。能夠讓讀者看完文章以後,願意支付真金白銀的文章,必須有足夠的幹貨。
可以這麽說,微信公眾號,想要生存下去,必須完全要靠內容取勝。
於是,那些話都說不齊的明星,那些夾帶私貨水平參差不齊的各類博主,那些通過金錢收買強行推廣的手段,在微信公眾號時代,竟然漸漸成了過去時。
每個時代到來,都會淘汰掉眾多的投機分子,會擠掉很多的泡沫。微信有9億多月活躍用戶,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更是占據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竟然難得地顯示出了“相對公正”的一麵。那些沒有任何勢力支持的有才華作者,很多也紛紛脫穎而出。
你要問當年那些大V都哪裏去了?並不是他們不想運作公眾號,我所知道的很多博主,都有對應的公眾號,還經常在自己的博客上打廣告。但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些人才不配位,文字功底,思想幹貨,都經不起大浪淘沙的衝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漸漸落伍,這就毫不奇怪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