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華人應“效忠祖國,熱愛祖籍國” (中新網)

來源: ncaa 2017-05-26 22:20: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77 bytes)

中新網9月15日電 新西蘭《中文先驅報》日前刊發署名文章說,一部展示國家成就的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因在演員名單中有7名加入外國國籍的華人,從而引發了“國籍”與“愛國”爭論的軒然大波。在這場爭論中,人們往往混淆了“祖國”與“祖籍國”、“效忠”與“熱愛”的概念,把這兩者對立起來。其實,“效忠祖國”是公民的責任,加入外籍的華人,他在入籍宣誓時,都宣誓要“效忠”這個國家,就應該信守誓言,但絕不排斥熱愛祖籍國,這二者並不矛盾。因此,各明星加入外國國籍,並不能認定他不愛國。

文章摘錄如下:

明星加入外國國籍,已成為一種時尚。中國政府在“國籍”問題上,采取當事人自願原則,“法無禁止即可為”。中國《國籍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現役軍人,不得退出中國國籍。”除此之外,個人可以有選擇國籍的自由。因此,明星加入外國國籍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一旦加入外國國籍,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這時,個人的身份就發生了轉換:從“中國國民”轉換成“某國公民”;中國從是他的“祖國”轉換成“祖籍國”。

“祖國”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自己的國家,也就是說,“祖國”絕對不是像很多人想當然的是“祖宗的國家”,“祖國”的“祖”並沒有祖先、祖宗之意,“祖國”與“祖籍國”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在中國領導人的正式講話中,是嚴格區分這兩個不同概念的:在說到華僑華人要熱愛祖國的時候,都加上“祖籍國”;在政府文件中,華僑是用“回國”,外籍華人是用“來華”,概念十分清晰。在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原中國花劍選手欒菊傑加入加拿大國籍,並代表加拿大參賽,她在賽場打出一麵旗幟,上麵繡了三個大字“祖國好”。欒菊傑有深深的“祖國情結”,但是,她混淆了“祖國”與“祖籍國”的二個不同概念。如果欒菊傑換一種表達,寫上“我愛你──中國”就沒有問題。“效忠祖國”是公民的責任,加入外籍的華人,他在入籍宣誓時,都宣誓要“效忠”這個國家,就應該信守誓言,但絕不排斥熱愛祖籍國,這二者並不矛盾。因此,各明星加入外國國籍,並不能認定他不愛國。

當今,為什麽身在國內的各明星紛紛加入外國國籍呢?經濟學認為,人都是理性的,在決定進行某一行為尤其重大行為時,必定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隻有當收益大於成本,才會付諸行動。人們在考慮加入外國國籍時,也會進行“收獲”與“付出”的核算。隻有“收獲”大於“付出”時,才會作出決定。加入外國國籍的“收獲”是:個人發展與權益獲得更多的保障,出國更方便,不用簽證,更多的投資權益等;但是,也應所付出,“自動喪失”國籍後,首先要注銷國內的戶籍、居民身份證,失去國內的政治權益,沒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按中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未取得居留證的外國人和來中國留學的外國人,未經中國政府主管機關允許,不得在中國就業”。

在中國公民加入外國國籍的管理上,存在許多缺失,中國政府並不完全掌握個人是否加入某國國籍。從法理上講,“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但中國護照並沒有“自動失效”,戶籍與身份證也沒有實時注銷,法律要求履行的程序沒有執行,這是一種違法行為,但個人一般不會自覺去執行。監管存在缺失,就造成了“隱性雙重國籍”,兩邊好處都享受。中國勞務市場不對外開放,在《建國大業》影片中,匯集了七個外籍華人演員,這些外籍華人演員等於在中國就業,是否獲得政府主管機關允許。如果沒有獲得政府主管機關允許,就是違法行為;如果獲得“允許”,那麽,主管機關是否顧慮到由此所造成後果呢?

眾多明星加入外國國籍後又在中國發展,由於監管不力,使他們獲得“雙重國籍”的利益,這是眾多明星加入外國國籍的主要原因。要製止這一趨勢進一步蔓延,唯有嚴管國籍、戶籍,讓加入外國國籍的人在獲得某些權益同時,也要為此付出代價。(陳鍾)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所有跟帖: 

外籍華人的祖國既是所在國,也是中國!雙重國籍國家多了去了。隻是中國人紅眼病多些人為政策分離造成而已。 -him65- 給 him6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7/2017 postreply 03:45: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