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湊湊熱鬧: 青年失業率高 住房負擔沉重 丁克家庭漸成澳洲主流

來源: wlhelhe 2017-05-21 22:10:0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362 bytes)

青年失業率高 住房負擔沉重 丁克家庭漸成澳洲主流

2017-05-22來源:澳華財經在線閱讀數12789分享到微信:

核心提示:這樣的現實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澳洲年輕人貪圖享樂,不願承擔責任。人們通常會在收入和居所穩定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生育孩子,但找不到全職工作、房價高不可攀登的狀況,使年輕人離安居樂業的夢想越來越遠,不生育或者推遲生育孩子自然成了他們的理性選擇。

澳洲國家統計局和社會學家發現,在未來十多年內,丁克夫婦/情侶的數量將超過有孩子的夫婦/情侶,成為澳洲社會的“新常態”。 

一位社會學家稱,這一趨勢已經在發生,未來的政府政策將決定傳統家庭模式還能否繼續存在下去。對許多千禧一代而言,巨變的社會和經濟現實迫使他們不得不慎重考慮是否要生孩子。 

根據澳統計局2015年發布的報告,全澳共有670萬個家庭,其中至少有一個0-17歲孩子的家庭有280萬個,而完全沒有子女的夫婦/情侶有270萬對。沒有孩子的夫婦/情侶中,女方年齡在25-34歲之間的比例從2007年的16%增長到2013年的20%。 

在1961年,澳洲生育率為3.5,但之後一路下滑,目前全澳平均生育率為1.84,低於專家預計的2.0人口更替水平。統計局估計,到2023-2029年,將有更多人選擇不要孩子,沒有孩子的夫婦/情侶的數量將超過有孩子的家庭。 

西澳伊迪斯科文大學的學者Bronwyn Harman博士專門研究無子家庭的社會影響,她稱,公眾已越來越接受非傳統家庭。“過去,我們的傳統家庭模式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媽媽在家照顧家庭,爸爸養家糊口。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一切都變了。”她說。 

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還有一部分尚未公布。Harman博士估計這部分即將於下月公布的數據會顯示澳洲無子家庭比以前有所上升。 

這樣的現實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澳洲年輕人貪圖享樂,不願承擔責任。人們通常會在收入和居所穩定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生育孩子,但找不到全職工作、房價高不可攀登的狀況,使年輕人離安居樂業的夢想越來越遠,不生育或者推遲生育孩子自然成了他們的理性選擇。 

青年失業率達40年來最高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至今,澳洲年輕人的“就業難”問題愈發突出。 

聖勞倫斯兄弟會(Brotherhood of St Laurence),一個致力於消除貧困的社區組織發現,如今全澳有29萬年輕人完全沒有工作,這一數字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增加了50%。如果算上就業不足(工作時長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時長)的年輕人(18%),全澳有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處於無業或就業不足狀態,為40年來的最高點。 

聖勞倫斯兄弟會主席Tony Nicholson說,穩定的工作是年輕人為將來建立好生活的通行證,但現在的年輕人踏進社會所麵臨的就業問題比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要困難得多。 

聖勞倫斯兄弟會的報告對澳統計局的家庭、收入和勞動力數據做了分析,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為許多發達國家的年輕人的前途“投下了一道長達10年的陰影”,澳大利亞也沒能幸免。 

今年2月,全澳有65萬15-24歲的年輕人在尋找工作或者就業不足,擺在他們麵前的,更多的是不穩定的兼職工作。 

一些人認為這反映了年輕人想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趨勢變化,但報告否定了這一解釋:“雖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但這不是就業不足率上升的原因,因為從事臨時或兼職工作的年輕人的比例在擴大,這些年輕人並沒有在學習。” 

2014年,不是學生的年輕人中,有39.3%從事的是臨時工作,35.8%從事的是兼職工作,這兩個數字都是2001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從事服務業的年輕人比例也明顯上升。1986年,服務業中15-19歲的年輕人占比為30%,20-24歲的年輕人占比為10%;到2016年,這兩個比例分別達到70%和40%。去年11月,澳大利亞年輕人基金會(Foundation for Young Australians)的報告現實,從事兼職工作的年輕人的比例超過了從事全職工作的年輕人比例。 

盡管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府和民間發起了不少培訓和幫助年輕人就業的項目,但收效甚微。LISA DENNY 和BRENDAN CHURCHILL在一份題為“澳大利亞年輕人就業”的報告中指出,疲軟的經濟和大量的技術移民,將想要初入勞動力市場的澳洲年輕人攔在了門外。 

“在澳洲目前的經濟和人口條件下,幫助學生從學校過渡到工作的培訓項目是失敗的,公司和雇主門不願意雇傭年輕人,在他們身上投資。”報告中說,“澳洲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取決於很多因素:經濟增長能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勞動力老齡化、教育培訓政策的轉變、知識的代際傳遞等等。” 

報告中著重強調了移民政策對澳洲本土年輕人就業的影響。盡管有研究表明,始於2008年的移民項目存在著嚴重的勞動力市場錯配問題,但政府仍在引入越來越多的移民,導致年輕人培訓項目更加低效,澳洲本土的勞動力人口增長越來越慢。經濟本身表現不佳是造成年輕人就業率低的一個原因,但移民政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不可逾越”的“住房夢”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住房是澳洲年輕人麵臨的另一個棘手問題。在悉尼,房價已達到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2.2倍,悉尼郊區一幢普通的獨立房售價高達150萬澳元。 

投資顧問Stockspot對1000名父母做了一項調查,詢問他們對於子女未來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看法。74%的父母回答,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將無法搬出去獨立居住,要長期與自己同住。 

房產大數據公司CoreLogic在一份2017年住房可負擔性展望報告中說,“擁有自己住房的澳洲夢”已成為一個“不可逾越的挑戰”,“盡管越來越高比例的年輕一代還懷有這樣的夢想,但他們不得不與父母同住,甚至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存夠首付,直到30多歲還和父母住在一起。”  

圖表來源:The Australian

 據《澳大利亞人》從澳統計局整理的數據趨勢,從2010年以來,澳洲首次置業的貸款額幾乎沒有變化。自2009年以來,墨爾本和悉尼的房價幾乎上漲 了一倍,而首次置業貸款額不變,也就是說,首次置業的人數變少了。全澳有440萬年齡在23-40歲人口正在推遲或取消購房計劃。 

澳洲的父母也越來越像中國父母:資助成年的孩子買房,或者幫他們一起存錢付購房首付。但即使購房後,按揭貸款對於較低收入且有小孩的家庭也越來越沉重。有評論人士揶揄道:“你必須住慣你從小住的臥室,因為在你人生的40年裏你都要住在那兒。你進入大學起就背上了學費貸款,畢業後需要還清學費貸款,然後開始攢錢買房。就業艱難,工資增長停滯,年輕一代已經住不起他們從小長大的社區了。” 

《澳大利亞人》報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2%的受訪者認為在過去一年裏住房可負擔性問題在惡化,58%的受訪者認為明年這一問題還會變的更糟。在不擁有自己住房的人群中,87%稱擔心未來買不起房子,89%稱擁有住房是很重要的事。有意思的是,在擁有住房的人群中,76%稱擔心無力負擔他們的下一套房子。 

社會學家們所關心的是,就業和住房的雙重壓力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催生了澳洲越來越多的“少子化”家庭和“無子化”家庭,這將對未來澳洲的社會形態產生重要影響。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引入移民在短期內當然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澳洲的人口結構將被迫發生轉變,這有悖於“澳洲人優先”的社會發展前提。另外,退休、健康保險等福利製度可能會麵臨缺口,這對提高生產率和技術進步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責任編輯:Judy

*文章內容轉載自澳華財經在線,不代表億憶網觀點,億憶網或做細微修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