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靠演技,武校戒網癮:中國武術的被KO之路

2017-05-05 林深 Catherine 土逗公社

 

“中國武術是否能贏得現代格鬥”隻能作為一個曆史論題,更值得關注的,是現實中的武術世界——它不似傳統武術那樣精妙絕倫,卻絕對比武俠童話更加光怪陸離。

作者 | 林深  Catherine

美編 | 黃山

中國格鬥教練徐曉冬和太極拳師雷雷在成都進行了一場比試,不到20秒,雷雷被擊倒在地。這場決鬥"秒殺"的視頻在當晚播放破百萬次,網友們熱議: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不行了嗎?

 

百年武術現代化,讓地道中國傳統武術早就偃旗息鼓。如今觀眾對武術的想象,大多來自於文化創作者構建的童話式武俠世界。那麽屏幕之外、實際當中的武林世界到底經曆了什麽,如今又變成了什麽樣?

 

中國傳統武術:不能打,不成武

視頻發布之後,各家媒體、自媒體以及官方機構的介入已經在澄清一個事實——中國的武術,和西方式的格鬥,根本不是一個路子,用技擊水平來衡量二者優劣,根本是行不通的。從根源上來講,中國的武術現代搏擊之間的確存在巨大的差異。

 

中國武術產生與發展的土壤主要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私鬥。不論是考究的劍法、槍法、拳法、功法,還是奇門兵器、暗器和藥法,主要為了滿足自衛防身、械鬥仇殺、看家護宅、暗殺偷資、行俠走鏢等種種私鬥需求而發明。

 

械鬥的風氣,和中國特殊的宗法製度和封閉式的農耕文明有關——不同的宗族、村落之間為了爭搶地盤、水等自然資源,常常發生矛盾,並發展為暴力爭奪,一個宗族的威望,也往往要看它武力水平的高低。[i]也就是說,中國的武術真正的作用,就是用來“打架”的。

 

手甩出的一瞬間,可掏對手之眼。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並且,中國武術往往以給對手造成實際傷害,甚至生命傷害為強。土逗從一位習練螳螂拳多年的老武者處了解到,螳螂拳以勾掌勝拳,是因為掌長於拳,手甩出的一瞬間,可掏對手之眼;而螳螂拳中的夾腿式,除了是以膝抗踢,同時也是為了護襠——眼、襠等部位,均為人的致命弱點,通常為各家武術的“必爭之地”。

 

中國的武術在過去,往往是不留情麵“生死以搏”,能給對方致命一擊,就是勝利。因此,不論是從社會根源、實際意義還是武打形式上來說,中國傳統武術,必須能打。

 

那麽問題來了:理應很能打的中國武術,為何沒有讓太極拳師雷雷擊敗格鬥教練徐曉冬?

 

別人的舞台,不會有自己的精彩

著名武術理論學者程大力曾經提到,“在別人布景的舞台上,不可能演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戲劇。” 即使人們仍以“能打”定勝負,但被忽略的是,現在的“能打”和過去已經不同。

 

傳統武術“不擇手段”和“生死搏擊”,現代競技搏擊的勝負卻基於一套可測量、且保證雙方安全的標準,得分高者勝。運動員的訓練方式和動作要領,就限製在一套可測又安全的規則之內。如此,職業化的拳擊選手會在設定的框架內苦練那些可助其得分的招數,同時避免犯規招數。在這個意義上,“凶狠”的傳統武術根本沒有資格進入現代格鬥競技場。

 

而當今中國武術的技擊能力,早在中國百年全球化和現代化中節節敗退。

 

民國時期,中國麵臨外敵,習練武術被視為強健國人精神與體魄的手段,在民國政府推動下,國內,尤其是北方地區大建武館。並從五四時期起,國術開始了去宗教化的科學化的進程。

 

1949後,民族矛盾解除,內戰結束,由民國政府提倡興建的國術館係統也退出了大陸地區的曆史舞台。

 

建國後,大陸地區的武術開始作為民族形式體育運動得到國內政府的提倡。以天津為例,許多國企棉紡廠都成立了武術隊,鐵路局工會、建築工會的武術隊、大刀隊享有盛名,參加鍛煉的工人日益增多。

 

1952年9月,舉行了天津市民族傳統體育表演比賽大會,有工廠、機關、學校及武術社團40多個單位、700多名運動員進行了100多個項目的表演和比賽,其中徒手和器械的擂台賽比較突出。

 

——《天津地方誌》

 

最早把武術改造為競技運動的嚐試,見於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照搬體操。中國武術本有傳統套路,但它從未脫離技擊而存在。套路競賽使套路與技擊完全脫離,漸漸地,習練套路者已不知套路中攻防動作的真實含義,套路也變形,與本意脫節。套路競賽被傳統武術界批為“花架子”。

 

80年代,為了讓武術改革不再“花架子”,官方推出散手運動。然而,這卻再度給中國武術以重重一擊——對散手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花架子還能見到傳統武術的影子,但是散手已經徹底變味:

 

“步法是拳擊的;它的腿法純粹是泰拳的;它的拳法也純粹是拳擊的,因為除了勾、擺、直之外,剩下的拳法按使用頻率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它的摔法哪家的都不是”

 

——程大力 《中國武術——曆史與文化》

 

在大多數傳統武師看來,散手不過是一種新武術,和中國傳統武術早已南轅北轍。

 

而在民間,太極拳等武術普及化為全民健身運動。80年代,僅天津市區,公園、廣場等處的太極拳、太極劍等武術輔導站就有近200個。

 

20年前, 傳統武術界大師趙道新就說道,“中國拳術的名稱未改,承載她的土地未動,傳襲她的人種未變”,但“以全球格鬥界的戰略眼光看”,它“早已背離了自我,麵目全非”,也“已喪失了技擊的競爭能力。”

 

趙道新。圖片來源:意拳國際

 

雷雷與徐曉東之戰還在延續——不少武界人士意欲為太極乃至中國武術捍衛名聲,再度挑戰。但屬於傳統武術的傳統時代已逝,在現代化、標準化搭台,專業運動員稱王的擂台上,已在數次改革中磨去了銳氣的中國武術,勝算能有幾何?

 

熒幕之上,武俠還是武術?

49年國民黨南撤,大量武師南移,到達香港,中國武術開始進一步融入世界。

 

1949年,因為那時的拳師大多跟軍隊有關,不同拳係可能因為不同背景,有些南下到了香港或者去往海外……香港就變成了傳武學的薪火之地,於是出現一條街上都是武館的景象,很多武術的薪火都在那時慢慢燃起。後來詠春拳、南拳等傳出國外,也是李小龍依靠香港為跳板而慢慢走出去的。

 

——新京報 《編劇徐浩峰、鄒靜之解讀電影"一代宗師"背後曆史》

 

改革開放以後,港台文化反哺大陸,內地觀眾忽然發現,原來武術不僅是公園裏晨練的形式之一,進入了熒幕,武術還能讓人飛天遁地、發家致富。

 

1982年,李連傑主演的武俠片《少林寺》上映,

 

在兩三毛錢一張電影票的年代,《少林寺》的票房是1.4億!不過,對於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每個人而言,《少林寺》的意義在於:它在影像生活單調的上世紀80 年代初,以其精彩的真人打鬥、相對含蓄的感情鋪陳、武術冠軍們超水平的表演才能,為所有少年和成人編織出了一部銀幕“武術神話”。

 

——南都娛樂周刊 《1982:各地少年投奔“少林寺”》

 

電影《少林寺》截圖

 

李連傑,一個什刹海體校的青年武術冠軍,月工資不過幾十元,因為一部電影紅遍全國,另外收獲三百萬元支票一張,這樣的神話怎能不讓青少年觀眾熱血沸騰?1983年引進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更是火上澆油,使這股學武熱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今天,我們仍能在熒幕上看到當時少林拜師熱留下的遺產——王寶強。

 

與影像共同作用的還有武俠小說。金古溫梁筆下的大俠,上可左右國運,下可鏟奸除惡,這對80年代以後實際上喪失了政治參與能力,逐漸卷入冷酷的資本邏輯的青年一代,有多麽大的吸引力——誰不想拋頭顱,灑熱血,行俠仗義,但求知己!那就學武吧,暗器、點穴、內功、XX真經,一個童話世界徐徐展開了畫卷。

 

原生態的中國傳統武術,變得既不像曾經人民喜聞樂見的有組織傳統體育項目,也不像更遠的過去作為提振民族精神及實戰需要而盛行的結社項目,而是由現實走入曆史,由曆史退入傳說。

 

進入新世紀,武俠電影沒落,隻看滿屏威亞調來調去,目不忍視。

 

如今,武俠小說又回光返照,新武俠轟動一時。《今古奇談武俠版》最高月銷量72 萬冊,鳳歌小椴等作家春風得意,北大出身的寫手步非煙放出狂言:“要寫新時代的武俠文學,要突破自身,我們要革金庸的命。”

 

隻可惜言猶在耳,新武俠終究曇花一現,在網絡文學的大潮衝刷下,很快也銷聲匿跡了。

 

中國武術神話的最新動向是發掘曆史上民國國術精神。起點中文網大神級寫手夢入神機的《龍蛇演義》極力鼓吹國術之威,連台灣讀者也追連載追的不亦樂乎,近來還要拍成電視劇,號稱“彌補熒屏國術劇市場空缺,開創都市武俠世界之先河,弘揚國術精神,不在亦古亦幻。”

 

上為PPT平台上網友對《龍蛇演義》的評論截圖。

 

徐浩峰的硬派武俠電影作品更是試圖還原曆史上的國術。電影《師父》描畫了民國時期武門的師徒製,裏麵沒有誇張的騰空飛行,而是實打實的過招,的確有一些傳統武術的影子。

 

然而,也正如電影當中描述的那樣,各家武門在西方入侵者造成的戰亂中落魄不堪,生死未卜,這部電影也終究隻能是傳統武術的一曲挽歌——它重新塑造觀眾對武俠的認知,卻難以將傳統武術的鼎盛時代帶回。

 

圖片來源:鳳凰娛樂

 

熒幕之外,夢碎武校

根據徐曉冬最新的微博,徐曉冬將接受部分武林人士的宣戰,某些第三方金主還將給出120萬獎金。

 

 

即使徐曉冬同意以無限製規則與武林人士較量,但這早就不是武林人士的捍名之戰那麽簡單——其中摻雜了更多的利益。

 

李連傑是太極拳愛好者……他還和馬雲一起創辦了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推廣太極拳……5月1日李連傑表態,支持太極再戰徐曉冬。

 

——每日經濟新聞 《太極大師20秒被KO!傳統武術是廢柴?有人靠它年薪百萬》

 

當今,屏幕之外的武林世界既不按照傳統武林那樣運行,也不似文藝作品中武俠世界那樣充滿童話的色彩,而是在產業化的浪潮中,被資本盈利的邏輯裹挾。

 

據新京報,少林、武當、青城、峨眉、崆峒五大中國傳統武術門派各自念起了生意經,他們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於開設武校、影視文化傳播企業等,其中,少林寺的商業活動範圍在六大門派中最為廣泛。”

 

目前,國內有很多武傳統武術學校,它們多以營利為目的。百度一下,這些文武學校的廣告在百度競價排名上一爭高下:

 

 

其中許多武校,價格不菲。一家叫“少林寺武術學校”的武校,“是嵩山少林寺院內負責對外教學、表演,訪問和繼承弘揚少林禪武文化,培育少林後繼人才的大型文武中心。”該校的課程中,包括學時1個月、學費2000元的短期班,以及學期一年,費用為36800元的國際班,費用都不低。

 

該校宣稱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有保障,主要包括私人安全助理、影視演員、武術指導、對外演出、從事武術教學等。校友中不乏有人獲得年薪達到100萬港幣的安全助理工作。除此之外,武術學校打著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戒除網癮、充實假期甚至“抗霾健體”的旗號對外招生,吸引了一批願掏腰包的家長。

 

 

然而,許多武校卻並不能像承諾的那樣保證學生就業:

 

“畢業就等於失業”成為武校的現狀。學校當初招生時承諾的“保就業”大多落空或是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基本與武術無關。原合肥神行太保文武學校招生辦的老師說:“在校期間學生半天學習武術,半天學習計算機、電子等課程,畢業後勉強可以安排到美菱公司從事計算機維護等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就直接去當兵了。”

 

……走向社會的武校畢業生主要從事保安、巡防和武校教練等工作……

 

登封武校每年畢業人數約在2000到3000之間,2010年也有數百人進入各類高校,主要是走單考單招和特長生路線,以體育係居多,但這畢竟是少數。

 

——教育中國《生源不足學生出路不佳致武術學校遇辦學瓶頸》

 

更不堪的是,許多武術學校成了為外出務工者子女的 “托管所”。據中國網,“河南理工大學體育係王永勝老師調查發現,武校學生有90%來自農村,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一些家長平時對孩子的管教均以打罵為主,家長把武術學校當成‘托兒所’,一般隻要求學校能夠看住孩子就行。’

 

 

另一份名為《甘肅省武術學校生源結構研究》的研究也同樣表明,大多數武校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考不上正規高中,為了繼續讀書,尋個出路而進入武術學校,而所有學生的家庭主要以農民、工人和商販為主,家長在孩子上學期間並沒有充裕的時間來教育和管理孩子。

 

這才是當今武術界的現實。

 

在市場化浪潮中,有資本的人利用武術來實現資本的再生產。另一邊,武校卻成為窮人家孩子的無奈之下選擇的出路,淪為替底層家長們承擔城鄉分裂後果的一個載體。

 

此時再論傳統武術傳承,隻能是荒謬。

 

“中國武術是否能贏得現代格鬥”隻能作為一個曆史論題,去看當今武術是如何在中國的市場化與城鄉變革中被利用,它是如何拉扯那些被剝奪者的命運的,或許才是我們探視如今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的正確入口。

 

[i] 觀點來自程大力1995年的研究《中國武術——曆史與文化》。程大力,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其在武術史、武術文化領域的研究在體育理論界特別是武術理論界有廣泛的影響。其曾師承著名曆史學家徐中舒先生以及著名體育史學家周西寬先生,長期習武,為峨嵋派僧門著名武術家彭元植、侯仲約先生入室弟子。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