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峰: 崇洋媚外從娃娃做起,來自頂層設計的意識形態深改

 近日央視新出一款公益廣告,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孩哭鬧不止,爸爸抱了,奶奶哄,然後是、姑姑、伯伯、姨姨、舅舅、叔叔、嬸嬸、姐姐等等傳來了一大圈,誰也哄不住,越哭越厲害,此時一個外國人相貌,滿臉胡子的男子接過孩子,娃娃立刻破涕為笑。恕筆者愚笨,看不明白廣告的奧秘,為什麽一個滿臉胡子的洋人就能讓一個嬰兒感到如此開心?

經提醒,筆者注意到原來廣告的文字提示那個外國人肚子裏跳著嬰兒媽媽那顆心髒。問題出來了,一個外國人怎麽就移植了一顆中國心?中國的器官很富裕,外國人蜂擁到中國移植器官?若非如此,為什麽一定要把中國心放到外國人肚子裏的廣告才有創意?即便這是真實故事,也隻是個案,就因為他是外國人就更加高貴,就該在央視這個世界最大的傳媒平台廣而告之?

央視公益廣告似乎很喜歡這一口,去年一大家子給新出生的孩子取名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起了不少名字,似乎都不合適,最後老爺子一言九鼎,就叫楊洋,這個“洋”是哪個洋,編演心理最清楚。

前幾年一個叫“Family”的公益廣告,似乎要宣揚家庭遮風避雨的重要性,創意不錯。但不明白為什麽非得用一個英文單詞來詮釋中華民族重視家庭親情的文化。首先你的受眾是中國老百姓,百姓中有多大比例認得“Family”這個英文單詞?其次,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重視家庭的文明之一,有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可使用的素材浩若星辰,而英語文化圈的家庭觀念淡薄得多,用英文詞匯解釋中國家庭概念,除了不倫不類,折射的是編導崇洋的心態。

目前正在熱播的還有“西洋名畫禁煙”公益廣告,鴉片、煙草這些洋人傳過來毒害中國人的毒品,難道還需要靠洋人來幫助中國人禁煙、禁毒嗎?

自從習近平主政以來,可以看到央視的明顯變化。近期在央視國際播出的《對話》,《開講了》,一改過去采訪港台明星,影視名人,轉而把鏡頭對準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比如兩彈一星的功勳,殲20、核潛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領軍人物等等。

央視《開講了》 “中國核潛艇之父” 的主講,才第一次讓國人近距離了解到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發展的艱難困苦。中國核潛艇的研製,最開始寄希望於從蘇聯獲得幫助。1959年10月1日,赫魯曉夫訪華,中國國家政府向他提出對中國核潛艇研製提供技術支持。赫魯曉夫傲慢地回應:核潛艇技術複雜,花錢又非常多,你們中國搞不出來,隻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毛澤東強烈的民族獨立意識,絕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聯合艦隊受製於人。

毛主席聽後憤怒地站了起來,揮動著他寬大的手掌,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為此,我們中國人走上了獨立自主研製核潛艇的道路。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學習外國但不迷信外國,獨立自主精神的寫照。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黃旭華那一代人,在國家經濟、科技實力十分薄弱的年代,沒日沒夜,不計報酬、拚命地為國家最後防線,戰略威懾能力建設奮鬥,特別是為了保守國家最高機密,為國家忍辱負重,為民族不惜背負不孝子孫的罵名,30年沒有回家探望老母親,父親去世也沒有回去奔喪,他們那一代人的奉獻精神和愛國熱忱令筆者不禁潸然淚下。

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曾經是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把我們這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積貧積弱,落後挨打的國家,在強敵環伺和封鎖下,全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一心,勒緊褲帶初步建成完整的工業體係、國民經濟體係、教育科研體係和包括戰略威懾能力的國防體係的呢?

是充滿自信、意誌和智慧毛澤東思想的精神財富,是中國計劃經濟、公有製和政府高效配置資源的能力,是錢學森這樣的戰略科學家的愛國,無私奉獻,高屋建瓴理論指導,和充滿遠見,分步走的務實發展計劃,是由無數黃旭華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把國家民族的事業當作個人最高使命的民族英雄,是王進喜那樣“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代又一代產業工人為了國家、為了理想的奉獻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和意誌,中國以最佳的投入產出比,以最高的效率實現兩彈一星國防現代化的跨越,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躍升,過去20年,中國產業升級技術井噴式進步,取得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包括短期內神話般建成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網,自主研發空間站、北鬥導航、和探月工程,研發出代表最高科技水平,連續五年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世界一流的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技術,在計算機芯片、互聯網科技、通訊設備及芯片技術水平方麵與西方的差距在快速縮小,突破西方壟斷,開發出TDS、TD-LTE通訊係統及標準,量子通信技術,中國建成世界最多的超級工程,造船、深潛技術、程控機床、無人機、智能手機、機器人等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以及全麵突破技術瓶頸,自主研發的以殲20、運20、東風21、東風26、東風41、微波反導、反衛星武器、空警2000、空警500、戰略核潛艇、055大型導彈驅逐艦、99式主戰坦克、察打一體化的無人機係列等為代表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武器裝備,已經把人民解放軍的綜合實力提升到僅次於美國的世界領先水平。

其中外太空反導,就是在萬裏高空,子彈打子彈的超高精度,這需要怎樣的科技水平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然而,曾幾何時,錢學森及老一輩科學家的戰略思維、愛國主義、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不計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不提了,王進喜、焦裕祿這些為了國家、人民利益吃苦耐勞的拚命精神無人問津了,雷鋒叔叔不學了。

取而代之的是舶來所謂“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似乎隻有洋人的精神才是最高“精神”?這種精神“改革”意味著什麽?

《對話》,《開講啦》采訪或主講的國家戰略產業的領軍人物,共同特點就是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榮譽感,及奉獻精神,這種肩負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任何“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永遠難以企及的精神情懷。

如果錢學森活到今天,看到國家在號召什麽“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 ,又如何感想呢?今天的中國難道不需要愛國精神、不需要奉獻精神、不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不需要雷鋒精神、不需要大慶精神,中國隻需要為資本服務唯利是圖的老板精神、和打工仔精神嗎?

每期相關《開講啦》、《對話》都是一次精神洗禮。希望那些鼓吹新自由主義的精英們好好看看這些節目。

這種精神層麵的意識形態“深化改革”配合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政府去功能化的“四化”改革,是“全麵西化” 頂層設計深化改革觸及靈魂的最高境界。這種頂層西化路線的巨大輿論影響力才是全社會崇洋媚外之風盛行的根源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的理論自信、製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然而,習近平打左燈,改革卻在向右轉,世界銀行為中國量身打造的《2030年的中國》改革頂層設計正在主導中國改革進程是最大不自信的表現。

由於不自信,看不見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認為過去30年,“中國走的是一條弊端叢生、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並且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中國模式;

由於不自信,因而需要洋人、洋理論來指導中國改革,一切以洋人的所謂經典理論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比如中國的成功受益於社會主義公有製基礎、產業政策和政府高效配置資源的能力,但是有悖於新自由主義教條,所以就“不可持續”,必須鏟除這些製度性障礙。所以要回過頭來采用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的頂層設計,深化改革,徹底鏟除社會主義基本要素,即所謂“製度性”障礙。

由於不自信,有視無睹上述30年來中國戰略產業取得的巨大的進步,隻看見中國偌多國企卻連“圓珠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典型的鼠目寸,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這種對改革缺乏民族自信,戰略思維,判斷事物既違背商業常識,又不具備基本的科技水平,缺乏起碼邏輯思維、科學訓練的洋八股文人領導改革,是顛覆性錯誤。

中國高鐵、航空、航天、國防產業動輒數萬、幾十萬人參與、涉及龐大的產業鏈,技術難度堪比上天攬月、精度毫厘不差,哪一項不比1500萬美元市場規模圓珠筆的筆芯材料難度、市場價值高千萬倍。“圓珠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如果中國什麽都生產,還要國際貿易幹什麽?盡管中國號稱世界工廠,但如果真的把世界上一切產品都生產了,還給不給別人留口飯吃?

蘇聯,一個曾經是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科學技術水平傲視群雄,但是,當這個民族失去自信的時候,崇洋媚外,迷信西方的改革頂層設計,結果轉眼就飛灰湮滅,土崩瓦解了。蘇東30個後社會主義國家,迷信西方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政府去功能化的“休克療法”改革,“徹底鏟除製度性障礙”,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6年彈指一揮間,蘇東30個後社會主義國家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改革紅利,沒有“國退民進”,民主憲政的俄國也沒有被西方接納為民主大家庭的一員。所得到的卻是經濟、技術、科研教育、社會文化水平、人均壽命全麵倒退,產業殖民地化的巨大災難。還有,得到的是始作俑者美國的蔑視。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離別總統寶座前不忘譏諷俄國:“他們(俄羅斯)是一個較小的國家、較弱的國家。除了石油、天然氣和武器,他們的經濟產不出其他任何別人願意購買的東西。他們沒有創新。”

如果一個民族失去自信,改革不僅沒有“紅利”,而且得到意想不到、天塌地陷般的滅頂之災。不僅亡黨,而且亡國。

十九大即將召開,正是當下中國缺乏四個自信的所謂深化改革頂層設計最應該檢討方向路線問題的時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