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後沙月光:中國與非洲合作為何如此遭人恨?(二)

來源: 揚眉出劍 2017-03-20 11:15: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4139 bytes)

非洲一直被人援助,這對非洲來說不是好事,但目前找不到其它辦法來解決非洲窮困問題。

 

外部力量都是以援助方式敲開非洲之門,那些嘲笑中國援助是敗家子的人應當聽一聽漢斯.摩根索(美國政治學,國際法家,外交關係大濕)關於援助的概念:

 

“無論何種援助形式,都是援助國推行外交政策,謀求國家利益的工具,人道主義援助亦不例外。”

 

肯尼斯.沃爾茲(美國國際關係理論家)說得更幹脆:

 

“對外援助是大國謀求建立霸權的工具。”

雖然我不完全認同他們的觀點,但之所以用美國學者的理論,因為很多人更願意接受西方觀念。

 

那麽總不能再盲目攻擊中國對外援助了吧?除非你被公知帶溝裏了,人家是有金票拿的。

 

援助不易

以前英法兩個宗主國基本包攬了對非洲的援助,別人想擠進來很不易,它們也不想讓別人參於。

 

美國跟非洲的接觸發生在18世紀初,奴隸貿易為美國累積了大量的資本,二戰後,美國在非洲的政治,軍事主要對手是蘇聯,而經濟援助的對手是英法等歐洲宗主國。

美國的目的是通過援助手段來獲得資源,同時減少本國資源消耗。

 

雖然美國高喊幫助非洲口號,但英國這個老江湖一眼就看出它是要來搶地盤,爭商業利益的。英法聯手,死死限製美國對非洲的援助。

 

五六十年代,美國對非援助要遠遠低於英國和法國,很顯然,大國們紛紛在非洲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卻不允許別人做好事。

 

美國心裏很委屈,學雷鋒怎麽就這麽難呢?一定要找機會援助非洲,這麽一個大國,直到1958年政府才有了“非洲司”,由副國務卿領導,推行援助政策。

 

這時美國對非援助額不到9000萬美元,然而到1963年年度就達到4億美元以上,結果又遇上另一個強敵-蘇聯,美國援助額又降了下來,1973年退到2.5億美元。

 

從公知角度看,這些國家都是SB,搶著扔錢。

 

70年代,美國改用白手套來搞援助,不再通過官方機構來發放貸款,而是利用IMF和世界銀行。這樣,蘇聯就沒話說了。

 

蘇聯解體後,美國把援助又降了下來,想以最小的本錢贏得最大利益,把以前虧的連本帶利撈回來。

沒想到另一個大國登場了,就是中國。中國利用六十七年代打下的基礎和互信,迅速開展了自己的援助計劃。

 

中國的援助方式順序是:

 

1,無償援助

2,無息貸款

3,優惠貸款

4,合資合作

 

這是給非洲量身打造的,1,2,沒有人不喜歡,但錢很少,就是個甜頭。拉住後,立即上課,講道理,擺事實。

 

這一套下來,從1995年開始,津巴布韋的穆加貝第一個接受了中國的優惠貸款,然後形成骨牌效應,到1998年,24個非洲國家跟中國簽了優惠貸款合同。

1999年,跟讚比亞一起合作合資開發謙比西銅礦。中國是一個缺銅國家,太需要這個合同了。如果單靠全球各地買的話,代價很大,援助則是雙贏。

 

同時還幫蘇丹開采石油(優惠貸款),蘇丹是在中國幫助下成了一個石油輸出國,不但我們多了一個石油來源,而且蘇丹很多油田區域,中國占著40%的股份。

 

這樣,克林頓在總統任期最後一年急了,重新提高對非援助額,同時挑撥離間,提醒非洲國家,不要跟壞人玩哦!不要拿壞人援助,我幫大家搞民主轉型。

 

非洲國家也不傻:別整這些沒有用的,美國你先把我們債務減一些吧。

 

1999年9月,美國宣布完全免去27個非洲國家債務。

 

這是要跟中國在非洲開撕了,看誰狠?再按公知說法,美國才是純SB。但隻要是美國幹的事,他們會本能的美化為施惠於人,體現普世價值。

 

中國倒沒啥影響,我們是發展中國家,跟不上。沒想到歐洲急了,英法德可都是發達國家,美國這也太狠了,說不免吧,對不起那座民主牌坊,免了吧,太心疼,於是保持沉默。

 

中國是在2000年開始免除一些非洲債務。

 

911之後,小布什調整了對非洲戰略,進一步提高援助額度,石油,成了美國眼中最重點。謝夫隆德士古石油公司,2003年一次性投資(援助)37億美元在喀麥隆和乍得之間鋪設輸油管道。另外,白宮再掏100億美元援助非洲。

奧巴馬則是援助和貿易並行,再大力傾銷免煮柿油的私貨,通過控製政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中國在2006年,宣布從建國以來累計援助非洲金額為56億美元。美國直接跳起來了,天哪!還有這種人,你單單基建就投了200億美元以上了好嗎?

 

但中國就是從來不公布援助細節及金額。所以官方在網上也一直沒細說援助這種事,默默在非洲耕耘。

 

為什麽不公布?一般分析觀點為:

 

1,國家跟人一樣是要臉麵的,中國必須顧及那些受援國家的感受。

 

2,中美算法不一樣,比如像投資,合資,援助要不要分開?

 

3,給他多了,給他少了,非洲國家會有想法。

 

西方就天天叨叨中國不透明,還有個不透明的,我們都知道:軍費。

幹嘛要透明給你美國看?說出來還怕嚇到你。低調,低調。

 

歐盟則同時要麵對中美兩個對手,有競爭,有合作。但歐盟天生有弱點,它是個國家聯盟合作模式,不團結。

 

像歐共體時期,法國想把說法語的非洲國家攬進自己圈子,形成一個排斥第三方的貿易區,德國就拍桌子不幹了。

 

中國2000年成立了”中非合作論壇“,平等待人,互利互惠,每次峰會都黑壓壓的來一幫非洲元首們。

歐洲也搞了個歐非峰會,針鋒相對,他們提出”平衡合作“觀點,挑火。因為中非合作論壇結構確實是不平衡的,就是中國在管理。

 

玩了一會,歐洲又鬧開了,2003年第二屆在裏斯本峰會開不成,原因就是津巴布韋穆加貝。西方對他的輿論引導是從高級知識份子,開明領導人變成了不學無術的獨裁者。

 

請不請他參會?歐洲開撕,英國要請,聖母們不肯。 結果會也不用開了,一直拖到2007年。歐盟這德性早晚還得分家。

 

基本上,中國,美國,歐盟在非洲還是三分天下格局,現在日本,俄羅斯也打算擠進援助這一塊。印度就是YY一下,沒有實際動作。

 

中美對弈

如果將非洲看作一個棋盤,那麽雙方都在不斷的落子布局,歐盟則是一種平衡力量。

非洲棋局,要想看得清楚點,得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個部份來說,要文鬥,不要武鬥。

 

先看東非:

 

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在這區域密布,東非十國:索馬裏,盧旺達,埃塞爾比亞,厄立特裏亞,吉布提,肯尼亞,烏幹達,布隆迪,塞舌爾,坦桑尼亞。

 

東非是農業社會,采礦業仍是原始模樣,中美兩國在這裏互不相讓。

 

中國據點是在坦桑尼亞,眾所周知的坦讚鐵路就是七十年代中國最大的援非項目,至今,這條鐵路仍是東南非洲的大動脈,聯合國也是高度讚賞,稱之為”自由之路“

 

我們的良好形像和社會基礎就是通過實實在在的幫助,得到了非洲人民的認可。

 

目前中國是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對坦國進行援助,主要是醫療和教育。

 

1999年美國免除坦國債務後,援助飛增,現在已接近一年8億美元。但美國將政治捆綁的霸王條款,使援助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埃塞爾比亞是美國在東非援助重中之重,每年達到十億美元以上,偷偷摸摸搞了個無人機軍事基礎,埃國國內變成多黨亂像,親美派力量強大。

 

非盟總部就在埃國首都,而非盟會議中心,就是由中國援建,耗資2億美元,合作項目有公路,醫院,農技,供水(專業打井)等。回報是黃金,銅,鐵,鉭等礦產。

 

索馬裏,盧旺達等戰亂不止,民主政府,自由自在,中美兩國一般都是以發紅包為主,但中國在索馬裏以商業模式介入較深,連總統府也是中國蓋的。

 

烏幹達比較親美,中國以實物援助為主,比如農具,應急燈等,還有醫療隊。

 

中國在肯尼亞屬挖牆角行為,幹的不錯,但地方上阻力也大,主要是輿論煽動對中國人的仇恨。

 

中國在東非跟美國不能比的是軍事,美國在吉布提有軍事基地扼守紅海。

 

西非:岡比亞,尼日利亞,多哥,加納,塞內加爾,馬裏,幾內亞,科特迪瓦等。

 

這裏礦藏豐富,但這裏“台灣問題”比較嚴重,有一些兩頭吃的表臉貨。美國在這裏有三個據點:尼日利亞,加納,利比裏亞,有的甚至照搬美國體製。

 

中國援助額上在西非遠遠比不上美國,據點在幾內亞,然後爭取加納,與尼日利亞很糾結,對最窮的毛裏坦尼亞關愛有加。

 

美國雖然在產油國中優勢大,但經常強行控製他國政府,比如利比裏亞大選結果美國不滿意,就推翻民選總統,重新來選,關係時好時壞。中國並非沒有機會滲入。

 

南部非洲:安哥拉,讚比亞,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南非,納米比亞等。

 

這裏是中國非洲政策的重中之重,安哥拉的石油,讚比亞的銅,莫桑比克的木材,津巴布韋的鉑,美國指責這些國家將幾代人的資源都抵押給了中國。

 

在銅礦方麵,我們是以最低的價位訂了合同,等銅價猛漲時,還不調整,讚比亞也有些不開森,美國就在那時挑拔鬧事,製造騷亂。

 

2006年胡主席去讚比亞為‘銅礦特區”剪彩時,慶祝地區就是因為某些人在策劃騷亂,從安全考慮,不得不取消原計劃,儀式改在首都進行。

 

中國在南部非洲有相當優勢,與美國爭奪的主要是南非,美國側重安全軍事領域,中國側重經濟貿易,南非是金磚五國之一。

 

中非:喀麥隆,赤幾,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剛果(布)中非共和國,加蓬等。

 

這裏同樣礦產豐富,中國,美國基本平手,中國與這裏的國家關係分好,中,劣三種。好的是剛果(布),赤幾,中的喀麥隆, 劣的是乍得,中非。

 

資源最豐富的剛果布跟中國很不錯,美國隻抓剛果(金)。

 

剛果金跟中國其實沒多少問題,2008年還有個90億美元的大項目(以開采權交換),問題是它欠美國110億美元,美國擔心在中非被邊緣化,一直用這個卡它,想免債,它就得遠離中國力量。

 

目標還是走鋼絲階段,中美都在爭取剛果(金)。

 

北非:埃及,蘇丹,突尼斯,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

 

這裏主要是地緣政治上的較量,戰略重要性要大於其它幾個地區,它是亞非歐三洲之間的中轉站,西北部扼守地中海和大西洋通道,東北部扼守地中海和紅海通道。

 

這裏宗教以伊斯蘭教為主,中國向來與北非關係良好,在蘇丹深耕多年。

 

中美之間在北非幾乎撕破臉,因為它太重要。隻要不聽美國話的,全部政權被顛覆掉,阿拉伯之春這場顏色革命就是從突尼斯開始。

 

然後是埃及穆巴拉克垮台,穆斯林極端勢力被美國扶上台,又下台,又變成軍人上台,總之,符合美國利益的全是民主勝利。

 

利比亞更慘,現在還動蕩不安,難民不斷,卡紮菲墳頭草有三尺長了。

 

蘇丹打成兩個國家,一邊基督教,一邊伊斯蘭,中國在這裏除了有安全戰略需要,還有能源需求。

 

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中國以基建,貿易合作為主,阿爾及利亞中西段高速合同,造價63億美元,是該國世紀工程,被中鐵公司建集團和中信聯手拿下。

 

中國是摩洛哥第一大貿易夥伴。

 

埃及從納賽爾被暗殺後,成了美國準盟友,自六十年代到2008奧巴馬上台,北非六國拿了美國援助400億美元,其中埃及獨占300億左右。

 

這個力度,中國沒法比的,中國把重點把在蘇丹。美國眼紅得不行,因為蘇丹的油田很多是中國股份。

 

2008年,中國人都記得,西方國家就是拿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來大作文章,揚言抵製北京奧運會。但他們從來不說,是誰在蘇丹製造了宗教式戰爭?

 

蘇丹政府的確向中國買了無數軍火,但這是合法政府與中國的軍火交易,難道美國不賣軍火?誰家賣軍火就要為買家戰亂負責?

 

說到底這是中美在非洲棋局上的一個爭奪高峰點,另外,中國還有很多冷招。

 

美國一直是尼日利亞援助國,但2006年正當西方石油公司跟尼日利亞就油田股份價格爭論不休的時候。中海油突然買下了阿卡魯油田45%股份。

 

另外中國還跟尼日利亞簽下100億美元合同:修一條鐵路,建一建煉油廠,發射一顆通訊衛星。

 

美國受得了嗎?你一年拿我28億美元,你跟我來這套?

 

 

2006年5月,恐怖組織及時出手,“尼日爾三角洲解放運動”引爆了一顆針對中方投資者的汽車炸彈。

 

第二年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下台(無法修憲連選,美國不同意),新政府在美國撐腰下,不履行與中國合同。

 

然後“三角洲解放運動”這個恐怖組織居然管起經濟來,發言就像有人代筆一樣:“中國人從尼日利亞賺取了數十億美元,我們警告中國及它的石油公司遠離這裏,在油田發現的中國公民將置於我們槍口之下。”

 

限於篇幅,中國人在非洲之路的種種艱難和犧牲,就不寫了。可以看出,我們麵臨的是什麽樣的對手?恐怖份子就像某國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

 

表麵上它們大講民主,自由,人權,一旦爭不過你,什麽手段都敢用上,輿論上他們大炒中國在非洲負麵新聞,甚至中國國內收買噴子。

 

大罵中國援助非洲是傻冒行為的公知,你們能不能睜眼看一看世界,看一看你們的良心是否還在?

 

中國在非洲有成功,有失敗,有很多曲折和困難,還是那句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們是真正去幫助非洲脫貧,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

 

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