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個害怕孤獨的民族(黑白先生)
很多人問我,什麽是中國元素?我覺得中國元素就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和觀念。總結起來就是孔孟儒家文化為中心,以集體為觀念和睦相處的群居生活。“群居”可以說是所有中國元素的基點。在中國人的詞語裏,主流文化、主流社會、主流意識、萬眾一心、眾誌成城、 齊心協力、患難與共、一呼百應、團結一致等等都是最常用的褒義詞,而鶴立雞群、標新立異、自以為是、孤芳自賞、孤掌難鳴都成為貶義的常用語。
所以群居傳統的國人最喜歡熱鬧,每逢節日喜歡弄出很大的響聲、如鞭炮、敲鑼打鼓。尤其是鞭炮,劈裏啪啦的沒有任何節奏美感可言,可是國人就是喜歡,圖的是心理上的滿足。還有,比如大街商場、博物館、報告廳,隻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幾乎都成了菜市場。所以,公交車上、地鐵裏,在國外人們可以安安靜靜地看書。在我們這兒卻成了熙熙攘攘之地,而且此間不泛起高腔罵仗、打電話之精彩“表演”。杜威說:“如果一個民族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缺乏講理的習慣,那麽,一切行為及權威隻能靠大聲來保證,而且需要大聲才會有效果。”
這其中暴露出的隻能是品質的惡劣,精神的空虛、物欲的膨脹和智慧的缺失。群居傳統的國人,太習慣於別人告訴他,什麽是好,什麽是壞。而不習慣於自己,通過個人的感受和體驗,去評判事物的好壞。隻習慣於人雲亦雲,在思想和精神上缺乏獨立自主的品格。中國人太喜歡從眾,害怕孤獨,絕對不要也很難接受與眾不同。獨來獨往的人甚至變成了“異類”!
我覺得越是孤獨的人,越是不好管理。皇帝們(領導或者什麽的)討厭死這樣的人了。因為當一個人對外界無欲無求的境地時,就隻是求諸於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本身已經強大到外界無法幹涉的地步了。想想看,那是何種境界?誰會痛苦?當然是企圖要控製他的人感到失落和被忽略。
所以,曆代皇帝們喜歡用儒家思想把國人打造成群居的樣子。儒家強調尊卑之間的不同義務(而非權利)。樸素的利他主義,被皇帝們巧妙地置換為了一種“犧牲精神”,要求國人隻講奉獻,不求回報,而皇帝們卻巧妙地逃避了義務,隻享受權利。由此,越往上(職位)越高,好處越大。於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2500多年來,一直是國人勵誌的座右銘。
但如今,這個長久以來以群居為楷模的民族,在全球化、社會高速發展引起的劇烈變革下,人人自危又人人自滿,階層之間高呼和諧卻無所交流,每個人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每個人又都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煎熬和孤獨。很多人以至於六神無主。於是找跪拜“對象”精神依托,成了他們一生所求。
叔本華說,人,要麽庸俗,要麽孤獨。害怕孤獨,害怕一個人麵對自己,所以每天流連於聲色場所,淹沒在人群中。叔本華說,原因在於他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但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隨之而來的還有人們相互哄騙和猜疑。精神沒有追求、內心不夠強大,朋友再多終究還是越來越空虛和寂寞,直至幻滅。
從中西方文化對比看,中國是農耕+河流文化。河流有跡可循,人們常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順其自然,但是恐懼不確定性,因循守舊,《易經》占卜未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另外農耕文化喜歡葉落歸根。中國人缺乏開拓精神,害怕適應新的環境,農耕文化是封閉的,強調大一統。文化裏注定國人永遠是內耗的。
西方是遊牧+海洋文化。我覺得海洋文化比農耕文化更強。海洋文化包容性強,是開放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海洋無跡可尋,人們常逆勢而為、激浪勇進 、逆行而上,喜好冒險,打破禁忌,《聖經》是從偷吃蘋果開始的。
有兩個電影最有中西文化的代表性,那就是中國的《老炮兒》和美國的《荒野獵人》,《老炮兒》講的是江湖道義,是大家長權威製。《荒野獵人》講的是荒原精神。兩部佳片分別闡釋了中國傳統獨有的抱團取暖的江湖文化,以及美國人的冒險、開拓、獨立自由的荒原精神。中國人喜歡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人才活得有價值。美國人則強調獨立人格,喜歡一個人麵對整個世界。
儒家文化中的集體使得人們有無比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家長權威製下,大家都覺得作為一個個體的“我”是不重要的,“集體和家族”才是重要,於是為了“集體和家族”自己就湊合著將就著過吧。於是每個人都沒有過好,雖然很有安全感,但過的窩窩囊囊,沒有活出自己,沒有得到自己精神上真正想要的東西。
為什麽西方一直強調自由、強調獨立人格?所謂獨立人格就是不受外力的無理約束,不做傀儡,一切動作、思想、信仰,都由自己做主。皇帝們最恐懼這個了,於是,三畏、四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來了,三綱五常來了,存天理滅人欲來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都來了... 這也是喜歡群居的人自甘下賤應得的命運。
黑白先生公眾號:heibaixiansheng333 歡迎轉發分享朋友圈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