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鬆民: |“梅長蘇”紅透中國,卻要赴美深造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7-02-22 14:30: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389 bytes)

 春晚之後,胡歌向媒體透露,接下來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他將暫停接戲,出國留學。報道稱,胡歌計劃下月先去美國讀英文,然後入美國紐約大學學習。

  胡歌這兩年正在爆紅,他願意急流勇退再去“充電”,輿論一片讚揚之聲。願意學習當然是好事,不過何必去美國?

  雖說學無止境,但畢竟你在中國已經功成名就,你取得成就,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美國老師所能夠給予的水平。如果去美國講學、合作拍片都是可以的,但去留學,卻未免過於委屈自己,也委屈了中國影視文化界——中國的大明星,也還沒有達到美國大學生的水平,不是嗎?我們幾曾見過好萊塢的大明星到中國留學?

  以“梅長蘇”的影響力,胡歌赴美留學,對一般粉絲、學生的心理暗示也不可小覷:“梅長蘇”紅透了半邊天,尚且需要去美國留學,可見美國是何等光明神聖之所在。

  功成名就後到美國留學,似乎是中國影視文化界的一種風氣。比如央視“一姐”董卿,也是在人氣最旺之時,到美國留學。筆者當時很訝異她為什麽不是到美國授課?最低限度也應該是訪問學者吧?美國的當紅主持人會到中國的某一所大學當普通學生嗎?

  董卿留學歸來,除了天增歲月人增壽之外,主持風格與水平,似乎並無明顯提高,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還有鳳凰衛視的“戰地玫瑰”呂丘露薇,2003年伊拉克戰爭初期,她冒著美軍轟炸重返巴格達,讓多少人心潮澎拜?可是後來放著好好的戰地記者不做,又去哈佛留學了,結果回來之後,就開始在微博和節目中大擺公知腔,反而失去了觀眾的尊敬。

  明星赴美留學,和組織部曾規定領導幹部非經哈佛培訓不能提拔、北京大學規定如果不是洋博士就不能做教授一樣,本質上是喪失了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其邏輯前提是默認自己的所屬的文化共同體是一種低級的文化,而西方/美國是一種高級的文化。

  其實,這也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第五代”導演興起以後,在影視文化界,乃至整個中國知識界被默認的“範式”,即“中國”和“西方”不僅僅是有區別,而是有不同的等級:中國VS西方=傳統VS現代=愚昧VS文明=落後VS先進=醜陋VS美好……

  在這樣一個“範式”的統攝下,一個演員,哪怕在中國大紅大紫,但如果沒有在美國受過某種加持,就無論如何都覺得不夠味,圈子裏也會覺得你缺點什麽。這種心態,就好比科舉時代,一個官員如果不是進士出身,則無論當到多大的官,總覺得有無法彌補的缺憾。

  在這種“範式”的影響下,尤以八十年代為甚,功成名就的男女明星飛蛾撲火一樣撲向美國,在中國放著好好的明星不當、好好的電影不拍,卻非要到美國去端盤子。陳衝、龔雪、張瑜……一個又一個。有的從此石沉大海,有的若幹年後黯然回歸,卻已人老珠黃,江湖也不是從前的那個江湖了。

  “小花”還沒有充分開放就凋謝了。這些驚鴻一瞥的女明星,不能像她們的前輩那樣,留下更多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這對她們自己,對喜愛她們的觀眾,對中國的電影事業,其實都是一個莫大的損失。

  藝術創作最主要的是要解決立場與情感的問題。中國明星去美國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可能使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這是赴美明星無一不變得暗淡無光的根本原因。

  “梅長蘇”又何必要重蹈覆轍呢?

  當然,明星應該不斷的進行學習,但他們主要應該到中國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學習。

  不了解中國的現實生活,對中國的普通百姓沒有感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真正反映時代精神的藝術形象,創作出具有恒久藝術生命力的作品,就隻能拍出各種“小時代”和“金瓶梅”。

  比如胡歌主演的《偽裝者》,在我看來就是“小時代”和“金瓶梅”混合物——主創人員看來真的是偽裝者——他們偽裝是在表現中國的抗日故事,但這個故事和抗日無關,和中國也無關,隻和他們自己的戀物癖有關,和他們對豪門貴族癡男怨女的無聊想象有關。

  真的,“梅長蘇”或其他明星,想學習的話何必一定去美國?吃透中國,確立中國立場、中國情感,才能創作出真正扣人心弦的不朽作品。

  還是毛主席說的透徹:“為什麽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下麵是我為《偽裝者》寫的短評——

  郭鬆民 | 《偽裝者》:誰在講述民國故事?

  長假當中,看了幾集電視劇《偽裝者》,感覺這簡直就是一部國民黨軍統的英雄史詩,你已經完全不能把軍統和《紅岩》中的渣滓洞、白公館這些殺人魔窟聯係起來。在劇中,軍統特務們精忠報國、出生入死,專業、老練而又富有獻身精神。尤其是主人公明台的老師王天鳳,更是一位外表嚴厲冷峻,內心卻充滿慈愛的父親的形象,堪比紅色經典《英雄兒女》中的政委王文清,老實說,改開後的影視作品中,沒有一個共產黨人被這樣表現過。

  雖然電視劇的後半部分表現了軍統發國難財以及明台投奔共產黨,但軍統的形象已經不可動搖了,而且這種處理給觀眾的感覺更像是一種“妥協”——為了遷就今天的執政黨的一種妥協,所以也就不再會認真對待這種情節了。

  任何影視作品,都有一個“誰在講故事”的問題。但“講故事的人”除了在那些使用倒敘手法的作品中外,一般不直接出現,但“他”的感情、立場,卻直接決定著整部作品的感情、立場。

  看《偽裝者》以及近年播出、上映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電影《太平輪》等,你會感到“講故事的人”是一位國民黨的老幹部,他在回憶早年的崢嶸歲月,講到過五關斬六將就眉飛色舞,講到國民黨的失敗,就痛心疾首,充滿了無限的同情與惋惜。

  影視劇的視角、情感、立場逐漸國民黨化、民國化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我想,個中原因,除了新右派/自由派發起的大規模改寫曆史的運動影響外,還應該和中國當下的社會結構、社會心理已經民國化了有關,文藝作品,無非也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射。

  《偽裝者》這類作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徹頭徹尾的精英史觀。主人公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畢業於國內外名校,他們出入客廳、酒吧、舞廳、俱樂部,代步則是各種豪車,他們衣著考究、身手不凡、談吐風雅、外形俊朗、風度翩翩、劍膽琴心……,他們喝著紅酒、調著情、訴說著家族恩怨,在上海灘風光旖旎著,一不留神還把國給救了,由於他們肯屈尊救國,國家真應該對他們感激涕零。在他們急公好義、慷慨救國的過程中,“組織”通常是一個壓迫性、幹擾性的存在,人民呢?則連影子也看不見。

  抗日戰爭的曆史、人民戰爭的曆史,就這樣悄悄地被改寫成了精英救國的曆史,它使已經非常自卑的底層在心理上更加自卑,其傳遞的暗示是,今天我們也應該對精英頂禮膜拜。

  誰說文藝作品的功能隻是娛樂?

所有跟帖: 

你知道胡歌自己想要什麽?不知道的話就少說。最討厭這種自以為是的人了。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5:16:33

一個最大程度尊重個人選擇的社會才是一個自信的且有吸引力的社會。說不定胡歌就是嫌大陸你這種人太多!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5:20:35

影視演員的美國深造不知道有什麽好處? 也許在以後的 影視片裏說兩句英語? -老骨董- 給 老骨董 發送悄悄話 老骨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5:39:15

+1: 讚同: 應該是去米國授課而不是學習進修, 告訴米國影視從業人員什麽是可以感動中國觀眾的影視作品. -saisai2008- 給 saisai2008 發送悄悄話 (529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7:03:11

這種現象是先富改開的必然結果。先富的改開使我們民族失去了立足之地。 -衛青霍去病- 給 衛青霍去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7:18:25

+1: 國內輿論偏頗,導致國人妄自菲薄, 盲目哈外. -saisai2008- 給 saisai2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7:57:36

看來胡歌不財迷,不功利,是個求上進的好孩子。 -清漪園- 給 清漪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18:25:19

希望胡歌別學那些裝B的人,好好在中國演戲。到美國來,學不到什麽東西的。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相對強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2/2017 postreply 20:04:50

他可能隻是想實現早年的一點心願而已 -注冊很麻煩- 給 注冊很麻煩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17 postreply 15:46: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