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在網上看見有人說中國倒欠美國巨額債務,半信半疑,沒太在意。突然又見類似的帖子,順便瀏覽,覺得此文有點淩亂,讀起來頗費勁。索性梳理、刪減、補充內容如下:
“中國持有1萬1千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2到3千億美元的美國企業債,1千億美元左右的直接和間接投資(投資移民不計),中國(包括政府、基金、企業、個人)對美國的總金融資產約1萬5千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的金融資產有飛機和設備租賃約700億美元;股票約3300億美元;直接投資約15000億美元;創投及流入熱錢約3500億美元。共計22500億美元。
中國和美國間的金額資產值抵消平衡後,美國對中國有7500億美元的金融淨資產,中國對美國淨負債7500億美元(約5萬億人民幣)。這一數值隻會多,不會少;隻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因為這一數值沒有計入因移民而產生的資產所有國轉移。
美國最大一筆外匯儲備,就是移民或即將移民美國的中國的富翁、官員;富二代、官二代;富三代、官三代。”文中有些專業術語搞不懂,亦不知推算截止日期和數據來源是否準確,隻能將信將疑。
飛機和設備融資性租賃是怎麽回事呢?原來中國航空公司引進的飛機70%到90%屬於融資性租憑,其中美國金融租賃公司占有90%以上的份額,即1600多架飛機有近千架是租用美國通用、AIG等飛機租賃公司的飛機,再加上租賃輪船、海上平台等大型成套工業設備,美國租賃公司在中國的總資產合計約有700億美元。
結果是中國航空公司給美國打工,真正獲利的是美國老板。更邪門的是中國有錢買美國債券,卻沒錢買飛機;中國購買1萬5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企業債,息率不到2.5%,而租賃飛機的息費率(息率+機身保險費率) 高達8%,按照息率差計算,中國花1萬多億買債券對比美國無本租賃,明顯虧大了。這麽念生意經的人如果不呆不傻,那就是慷國家人民財富之慨,幾條蛀蟲搞權力尋租,中飽私囊。
由此引申進出口貿易,“以中國通過AIG公司引進一架空客A330飛機為例,設定這架歐洲製造的A330價格2億美元,艙門和飛機翼梁固定接頭等件是西飛、哈飛出口,貨值200萬美元。那麽在中美兩國的國際收支表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1、美國的貿易赤字增加2億美元(因為這架飛機是賣給美國AIG公司的,最終購買合同和付款給空客的都是美國AIG公司,計入歐洲對美國出口)。
中國的貿易順差增加200萬美元(向空客出口艙門和飛機翼梁固定接頭等件)。2、中國少了支付飛機貨款,外匯儲備增加2億美元。此2億美元買了美國國債,美國欠中國的債務增加了2億美元。
在中國航空公司機隊擴張和擴張形式改變之前,飛機金融租憑規模越來越大。中國引進的飛機越多,美國的貿易赤字和國債越多,這種扭曲中美國際收支表象的狀況就不會扭轉。”
實際上,美國的貿易赤字是表象,掩蓋著空手道套現和掠奪別國資源的真相。中國看似外匯增長,卻在遊戲中縮水,逐漸變成一堆廢紙。股市既是虛擬經濟的賭博場,又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中國股市不規範導致的混亂早已臭名昭著,並且成為吞噬眾多股民財富的黑洞。國內莊家暗中操盤,大發橫財;國際投機資本更是趁火打劫,滿載而歸。
香港聯交所的公開資料顯示,美國資本家持有中國各種壟斷性行業的大量股票,無論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還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無論是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還是中煤、中鋁、神華等資源性產業,中國大型國營龍頭企業的十大股東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國的企業和美國公司基金。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國銀行打個噴嚏,中國建行就要感冒,美國銀行缺錢的消息一傳出來,中國建行H股股價立馬暴跌,六個交易日跌幅20%,連鎖反應殃及H股A股的銀行板塊,恒生國企指數和上證指數均大幅下跌。
原因是美國銀行乃中國建行第二大股東,最多時擁有建行19%的股份,美國人把建行當成搖錢樹,隨時搖一下,落下的錢能砸死人。也可以說中國企業是美國大老板的小金庫,中國金融業是美國大亨的提款機,想怎麽拿就怎麽拿,想怎麽花就怎麽花,沒有一丁點懸念。
美資購買中國企業股票,中國賣股票收美元買美國國債和企業債券,然後,美國逼迫中國人民幣升值,讓中國外匯儲備悄悄蒸發,等於無條件為美國減負,等於美國人空手套白狼。尤其是次貸危機發生後,在美國國會大多數議員要求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情況下,中國官員竟然高調呼喊“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口號,外匯管理局趕緊拿幾千億美元購買“兩房”垃圾債券,讓其苟延殘喘,最終還是破產了。中國巨額投資血本無歸。
有網民算了一筆賬,5000億美元的兩房債券,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約合35000多億人民幣,3萬多億人民幣是個什麽概念呢?
3萬億元相當於中國人一年半的工資,相當於中國近2年的住房投資,相當於中國4年多的醫療費用,相當於中國4年多的教育支出,相當於一千多艘航母造價,相當於中國每個家庭借給美國人8千多元人民幣,再加上中國每個家庭借給美國財政部的14000多元,相當於中國每個家庭借給了美國22000多元,這還不包括中國購買的其它股票和債券。
中國的投資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反正被老虎吃掉的是民脂民膏,自己還能撿幾根骨頭,何樂而不為呢!在那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中,美國人的生活毫無影響,仍然享受物美價廉,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多虧了中國某些人的“無私奉獻”。加微信kano131479,看內幕!中國老百姓的處境恰恰相反,物價上漲,兜裏的血汗錢貶值,讀不起買不起病不起了。
2011年6月28日,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發布數據,截至2010年底,美國累計出現24700萬億美元的對外金融淨負債。據彭博財經報造,美國巨額的對外直接投資產生大量利潤,為了避開美國稅,標準普爾500企業沒有匯回美國母公司利潤高達2萬多億美元,僅美國企業為避稅而滯留海外的利潤就足以抵消美國全部對外金融淨負債。
在世界經濟低迷萎縮和市場疲軟的情況下,美國成為全球資金追捧的避難所。美國就趁機挖陷阱,並且暗中巧設連環套,誘惑別國往裏鑽朝下跳。此外,美國企業、基金和個人投資者擁有中國A股股票價值1000多億美元,擁有中國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價值約2000億美元,擁有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合計3300億美元。美國對外投資的目的是利用別國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礦產資源製造自己的品牌商品,減少國內生產成本,獲得優質服務。
與此同時,美國保護了本國的環境和資源完好無損,卻把環境汙染和掏空資源的惡果留給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中國是最大的世界加工廠,幾十年遭受的環境與資源損失無法彌補。
再看美國對華直接投資表現,2011年以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每年在中國市場實現淨利潤30億美元以上。按兩樂平均18倍市盈率計算,僅兩樂在中國的資產價值就超過540億美元。
在中國最賺錢的美國企業可能是銷售飄柔、海飛絲等洗發水品牌,舒膚佳、護舒等衛生巾係列,幫寶適等嬰兒尿布,吉列、百靈等剃須理發品,玉蘭油等護膚品,以及佳潔士牙膏,碧浪汰漬洗衣粉、金霸王電池等五花八門消費品的全球最大日用品公司——寶潔公司。
在美國每個商場的各個角落都有“中國代工”商品,而在中國大街小巷都有美國店鋪名稱,每個商場都有琳琅滿目的美國牌商品。
“用中國的資源、在中國製造、賣給中國人,賺走最大頭的品牌及營銷價值。美國標準普爾500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每年就用這樣方式從中國賺取超過8百億美元,按其14倍的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國的資產價值約11000億美元,加上其它中小企業在中國投資,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的資產價值,高達15000億美元。”
中國互聯網是依賴美國創投基金熱錢發展起來的產業,已經形成規模型的產業群。僅美國國際數據集團一家就投資騰訊、百度、攜程、搜房、當當、同程、威客、如家、漢庭、土豆網等200多家企業。活躍在中國的美國創投基金約有200億至300億美元的規模,這些風險投資在條件和時機成熟時,拋售所持股份即可獲利幾十倍,接盤的大多是美國各類基金。
“以2倍原始價值計,美國創投基金持有中國新型產業企業股份資產價值不低於500億美元。在中國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不到2萬億是曆史上進出口順差、投資、勞務、僑匯、黃金生產等結餘,1萬多億是國際熱錢。這些熱錢有的搗騰地產、期貨,甚至參與高利貸、農產品炒作;更多地就是兌換人民幣,賣給中國央行,讓中國增加外匯儲備,買美國國債。‘熱錢’則穩賺人民幣與美元的息差與匯差。
中國央行直到最近才承認外匯儲備中有熱錢存在。這個地球上熱錢誰最多?美國!由於美元在國際儲備和國際結算中的地位和需要,美國大開印鈔機,大量的美元注入美國的金融係統,進入流向全球。
不管膚色如何,國際金融大鱷、小鱷們多是美國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流竄的熱錢多半來自美國。由於香港和台灣炒家的存在,流入中國的熱錢則僅有三分之一來自美國,資產價值約3000億美元。”
綜合計算,美國對中國的資產總值約225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對外金融資產總值203153億美元這一官方數據的11%,與中國在美國外的全球經濟規模的份額相當。
“中美之間的金額資產值互為抵消平衡後,中國對美國淨負債7500億美元,約合5萬億人民幣。這一數值沒有計入因移民而產生的資產所有國轉移,例如,中國某一福布斯版富豪,在中國擁有資產50億,他和家人事實上已移民美國,他的個人或家庭在中國的企業財產,按國際會計準則,本應計入美國對中國的資產、中國對美國的負債,此處因技術上難以識別而沒有計及。”
如果不是危言聳聽,如果這種折算成立,那麽問題就出來了,中國到底是外匯儲備大國還是二國?老百姓辛苦了三十多年,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外匯哪去了?怎麽會倒欠美國5萬億債呢?難道改來改去就是把國民變成負債人麽?難道特色輝煌就是這個結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