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性的國際觀察

主題:爭議性的國際觀察

特朗普上台之後,就一直飽受爭議;並不僅僅是由於特朗普所采取的【措施】

然而回想2016年5月菲律賓的總統杜特爾特上台後,他誇張的“言論”,也曾經是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甚至有媒體把杜特爾特與當時競選的特朗普相提並論,稱之為【菲律賓版的特朗普】

然而,當特朗普當選到上台後,國際輿論似乎是慢慢的“忘記了”杜特爾特的——言行舉止,反而【焦點】在特朗普的言行,措施,甚至於特朗普本身的“歧視”

我其實心裏感慨的——感覺上人民或者知識分子對某種形式的【國際輿論】,都是“即興言論表演”,隨意起哄,或者跟屁蟲,湊熱鬧等等等

我在【輿論的時間差】中猜想著——人真的由於關注特朗普或者,杜特爾特的“不按常理言論屬性”,才【針對】他們的相關措辭,或者措施,采取了合乎邏輯與理性的評論嗎?

也就是在反問——我們還記得上次對杜特爾特批評時所說的一切的【瘋癲粗狂的言論】嗎哈哈哈

我們隻是根據【媒體轉載】的對特朗普或者杜特爾特的誇張言論色彩,而【毫不研究的】去“一同與媒體框架”批評來批評去,頂多——加了自己的【語言色彩】,臉皮色彩及思維彩色的方式

在我們這個時代,即使您沒有準確的“知識”,隻要您有一點的【不成體係的】記憶也能夠——對著您完全陌生,或不完全認識的人事物,都采取自認為“理性,理智”,有道理的【評論形態】

現在的【知識】,與【準確】完全沒有關係,隻與自己的【語言臨時拚湊】,心態的喜怒哀樂,甚至樂觀或者悲觀相互勾結的

亦即,知識不再是知識的定義,也不是價值觀的形式

知識,隻是一種【個人情緒的消費主義】,中國人所謂的——有錢就是大爺

如果古人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真理,那——國際輿論如何的【不學無術】,底下的網民的【語言起哄】也是不學無術的

更何況,現在的都市社會壓力那樣大,身為【一般的我們】怎麽可能“有時間”去研究在我們【頭腦之上】的政治與經濟,外交,甚至於戰略博弈或【國際社會】這樣的“高度抽象混亂”的——來龍去脈的呢

看來,網絡上的批評者都是把自己當做了【情報官員】一樣掌握著——機密情報的“真相”而采取了批評,與行動,意圖地扭轉國際輿論朝著【我們迷戀的方向】演化著哈哈

我們沒有研究精神,不學無術,卻要喜歡批評精神——我們【真夠民主精神】的了(^0^)哈哈

我相信,現在的【民主】不是教育之後,有頭腦的民主

我相信,現在的“民主”隻不過是【對某人消費】的——批評宴會

現在的民主,就是【炮轟與其調侃的】,不在乎對錯的民主

現在的民主言論就是——情緒暴躁之後,人民“腦力急轉彎”,尋找“最夠力的”語言想象以及“即興排列組合”,來強化網絡霸淩之中,【最富有激情與色彩】的——羞辱,排斥,與攻擊性,冷嘲熱諷等等

特朗普的言論,如果說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難民歧視

那麽,【網絡上的】我們或者批評者,其實對特朗普“攻擊”時,所采取的【低能低級言論標簽】,就是與特朗普的各種形式的“歧視類型”相對應的——【語言歧視】

這是比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或難民歧視等等【更加無形的】具有殺傷力的——歧視

但是,我們並不在乎【刺耳的殺人聲音】——媒體都不在乎了,連國家法律也不是所有人的“語言歧視”都采取法律行動的。。。。那麽我們又何必去管理自己的【瘋癲低能的言論標簽】的呢??

更何況,還沒有一個國家的【語言法律】是對所有人都采取——公平的對付

當一個人【言語攻擊】該國家的任何一個“官員”,甚至國家領導人時,會被警察抓,或者被國家的【官僚體係】按步驟與其“消耗時間”所圍攻,對付

然而,平常在生活中,一般人對別人的:冷嘲熱諷,帖標簽或者張冠李戴,油嘴滑舌,並嬉皮笑臉的話,我們就隻能夠讓自己的情緒,或心態【決定下一步行動】——或報警,或與他人爭吵,或甚至於“攻擊報複”等等

但是,當,從國內媒體到國際輿論都是在【聲討】某某人或某某政策,或者某某事時,那我們在“網絡評論”中的【囂張瘋癲言論】,幾乎就是像極了——水壩決提的【洪水滔天泛濫】。。。。我們如果不想卷進“語言迷宮”(霓虹)之中就隻能夠。。。。不要上網

如此一來,如果連【網絡言語行為】都是“不公平的”,都是隻能——按照場合說話,以及評論的話——那我可斷言現在的人的眼中,並沒有民主,隻剩下。。。。為了反對而反對

(二)

隻不過,當我們把杜特爾特和特朗普【類比】時,也是羞辱杜特爾特,也是羞辱特朗普的哈哈。因為從他們被攻擊批評的【規模】與其模式來看兩者之間的【差別待遇】就能看出媒體之間的——本質內幕

杜特爾特上台之時,反對他的隻是國內主流媒體,國際主流媒體——但是特朗普的反對者卻是【跨越了】美國國界,到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等。那裏比得上杜特爾特上台時的【反對聲音】隻有國內的“親美鷹派”勢力

當特朗普【調侃】德國的難民政策是一場危機時,國際輿論以及美國外交部都“跳出來”說美國不適合【幹預】其他國家的“內政”——然而,當英國法國或者德國,許多“示威人士”都走上街頭【反對】特朗普及其他的【移民政策】時,“這些國家”都不覺得自己也是【和特朗普一樣】都是在【幹預著】——美國內政的了哈哈哈

PS:真是怪異丫大人(法人)的世界。難道,美國言論如果【伸觸到】國外任何一種的“政策”,就被【定義】幹預國家內政,
那麽為什麽海外的眾多國家【一路來】都指責著美國在幹預本國內政,政治與外交時,【我們卻失憶】認為我們並不是——也在“幹預”美國內政的呢?哈哈哈

PS第二:看來,語言在本質上就是【大人們的政治遊戲】而不是什麽邏輯,本質,定義或結構等等的【語言結構】

另外,當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台“頭一個月”就對美國開刀的【言論】——國際媒體以及國際輿論都隻是“表現出”震驚或者擔憂,至多反對——但是幾乎沒有國際輿論【批評】了杜特爾特也是在【幹預】美國內政以及外交等等等哈哈

而且特朗普【當選】的一個月後,就被奧巴馬與情報局聯手對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進行了製裁——杜特爾特卻是沒有被“美國”製裁,隻【傳言】有國內勢力“買凶殺人”

如果特朗普也代表著民粹主義或者,貿易保護主義的【符號象征】的話,那麽我們再來與歐洲各國的——民粹主義勢力的抬頭來【對比】的話,就能發現到。。。。。

特朗普代表的【民粹主義】其反對聲浪是【遍及】從美國到歐洲的

但是,想到2016年6月份的【英國脫歐】,金融市場的震蕩——僅僅一天之內而已罷了,而特朗普【入主白宮】的當天,歐洲的“右翼勢力”卻是同時【聯合呼籲】歐洲各國能大力支持——脫離歐盟

另一方麵,英國脫歐所代表著或者象征的——反全球化趨勢而言,英鎊暴跌,股市也暴跌的。。。。然而特朗普上台後,美元【更加強勢】,而且美股也是“大漲一段時間”

真是奇怪,這樣【強烈的市場效應震蕩】對比,為什麽歐美媒體並沒有“關注”,或者說【總結】呢?——反而僅僅是【特別的,強烈的】焦點在,特朗普政府的言行與措施將要給美國帶來了【不確定性】,甚至分裂呢

一切都是【不公平】,到處都充滿【不公平】——看來市場的反應,與其媒體的反應之間早已經【斷裂了】

就正如,我們也忘記自己上次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起哄蔑視評論一樣——我們對自己與其自己的“評論”也【不公平的】

這就能證明(推理出),看來一切的【不公平】都來自我們對自己“大喊大叫”,蒙混過關的【健忘】

對不公平容易健忘,對健忘都能夠【不公平】——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說話囂張(不經過大腦與知識)——絕對真理,絕對定義

然而我們卻僅僅相信相對真理或者多元化真理

其實,既沒有絕對,也是沒有相對,更加沒有多元化,隻剩下——不公平,不確定性,與無法理解性

這就是國際,這就是市場,但說到底,就是我們自身的【潛意識】在網絡上,評論上的“自我投射”——證據;心理學上所謂的【移情作用】

(三)

從剛才的分析,評論中,您們能發現到一個【隱秘問題】的嗎?那就是,似乎我們也已經在【無意識的】混淆了: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反全球化趨勢,這三者間的本質差異。

的確,如果您能夠像我一樣的對國際輿論,或者任何形式的“市場不對稱性”中,有這樣的【隱秘差異挖掘】,把各種看不見的“不公平的矛盾”(而不是【客觀的矛盾】),那麽也許您們就能明白【國際媒體的意圖】,很可能就是讓我們把——民粹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還有反全球化趨勢三者之間的【本質差異】混淆成為“一鍋粥的”

民粹主義,基本上,就是【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幹預甚至介入——本國的政治,與經濟,還有外交,政策等等

然而貿易保護主義,僅僅考慮到【本國經濟優先】或者至少其“經濟上的國家利益”,采取的【保護政策】

如果考慮自己國家的經濟利益就叫貿易保護主義,那麽的話——任何的國家,其采取的經濟政策,政治利益,甚至於匯率措施或者匯率調整,都是能【被定義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了哈哈

至於所謂【反全球化趨勢】,那隻不過是一種模糊的“綜合性論述”——講述的隻是一種【綜合性的反對勢力】,與是否“構成一種”勢力或者進一步的“格局演化”,是沒有任何【學術意義】,或者邏輯基礎的

因這樣的【敘事類型】,僅僅是“統計學意義上”的,不能夠【被量化的】——而且這樣的【綜合性論述】,是為概括而不是“來自於”論證,定義的【市場需要】

然而,就在【國際各方勢力的媒體力量】,在——混合交錯使用——以上三者定義的情況下,卻僅僅為了【敘事】某種不利於“全球化”及其市場發展的【方便意義】而已

也就是說,國際輿論的【基本基調】是——不允許反全球化的力量及其過程——從而才有意識的【勾銷】民粹主義與其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區別”

這就正如,當全球都在宣揚著反恐合作的時候,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破壞國家整體和諧的破壞分子,這三者也就同時在這樣的【輿論下】,變成了——同一性的【精神標簽】
我們就拿: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來評論而觀察好了。這次的【反對聲音】幾乎是歐美的勢力範圍

這讓我想起了【歐洲難民危機時期】。那時候國際輿論也是“似乎”關心歐洲的難民問題

然而,如果深入比較特朗普的難民政策,以及其歐洲當時的難民政策,我們就能夠看到【輿論的不公平】性

第一,當時歐洲對“難民潮”是分裂成【兩派的】,反對派與聲援派的

第二,當時的反對聲浪,僅僅局限在【歐洲本土範圍】之內的,並沒有擴及到歐洲“之外”

第三,當時的“歐洲難民危機”並沒有引起市場波動以及匯率風險的

然而,我們現在【再對比】著特朗普的難民政策

第一,幾乎是【反對聲一片】
第二,幾乎是,也擴及到美國境內【以外的】,英國法國或德國,這些國家都是反對,或甚至於【統一示威的】
第三,特朗普的難民政策似乎也開始【投射到】股市,匯市的了

真是諷刺,真是悖論,也真是不公平的——歐洲當時麵對著【敘利亞難民】時,也是對當時的“難民”與恐怖分子聯係起來,而加以反對

可是,如今特朗普【反】諸如穆斯林,墨西哥移民,敘利亞難民時——隻有特朗普,是被稱為【歧視】這樣“政治標簽”

那麽,為什麽當時歐洲的難民問題的【反對勢力】,幾乎是沒有人,沒有知識分子,甚至沒有【任何國際媒體】都批評這些“歐洲反難民勢力”就是對敘利亞難民的【歧視】的呢?

難道僅僅是由於【敘利亞難民可能引來IS恐怖分子】這樣的意識形態,所以我們或者媒體才會在評論之中抱持著【憐憫良心】的心態?

可是當我們【麵對】特朗普的難民政策時,【就因為】我們厭惡,甚至“藐視”特朗普的【粗魯言論】,所以我們就忘記了——美國的難民就不是一種【美國難民危機】的嗎?


如果我們說,美國比較多元化的國家——那我們是不是也在同時【認同】當時的歐洲對於難民政策的【兩極化】態度就證明了,歐洲其實不是奉行著“多元化”的國家,甚至市場體製的呢?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無論我們如何“自圓其說”(詭辯),那以上各種——人從來沒有反思過的【深刻】的明顯,但又是充滿盲點,又詭異的“隱秘”的可見例子,就完全暴露出人性深處“最黑暗,與無恥”的本質就是——

國家塑造意識形態,媒體製造意識形態的【麵子】(輿論的配套),後社會再把麵子問題多加一些的【機械操作】諸如教育與人心,與社會語言,向民眾,也向“民主”從上到下的——包裹著,後包裝著,最後“永久包庇”(機密)

就拿以上的【難民觀察】例子而言,我們隻看到——特朗普的難民政策是“難民歧視”,卻看不到【歐洲難民危機】源自對恐怖主義威脅的“恐懼”,而反射出來的【意識形態歧視的差別】——這本身的,後現代主義所說的,【不在場】敘事手法,就是意識形態性質的

國家的危機,

到媒體輿論的【配對操作】

然後人性中的“民族情緒”及其恐懼心理上的【胡思亂想】

以上所有的【化學元素】就在各種{恐懼,厭煩,茫然,與反抗,自我保護,民族尊嚴或難民壓力}等等的壓力下,就變成了——如同化學反應般的,與其國家危機“攪混一起的”【思維機械操作】

於是,按著媒體形式的【霸權文化】——歐洲的難民危機能使國際社會“擔憂著”導致歐洲分裂,使歐洲人為了難民問題或者其壓力,而分裂成兩極化的【敵對勢力】

然而,【美國的難民危機】就不是“難民危機”,乃是:多元融合的【政治訴求】,或政治精神???美國難民危機,就不能【構成了】美國的分裂或兩極化的“敵對勢力”???

這是什麽道理??這明顯就是來自國家與媒體【共謀建構著的】意識形態操作——把關於所謂【管理難民人道主義】的知識體係,變成了。。。具有國家間的差別“處方”的【知識意識形態】,是一種“異化的”——知識官僚的體現與象征符號

又或者我們要詭辯說——美國的難民問題與其特朗普的難民政策,是兩種不同意義與功能的【政治話語權】??但是在歐洲隻有【歐洲難民危機】才構成了與“歐洲難民政策”等值相關的——政治話語??

於是,無論我們如何為難民說了什麽話,或反對或讚成,或評論任何一種的“難民政策”都免不了【陷入了】國家與媒體共謀建構的——意識形態構建與其人性無恥的【戰略排擠】的相關效應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有一篇文章是論述,甚至論證【德國難民政策】的“國家意誌”,如果是考慮到——美國與德國之間的曆史關係,與其戰略關係,那我們大概能夠從中【揣摩】到也許,難民問題不是什麽人道主義的“精神援助”,任何一種難民問題都折射了【難民政治的】具有人口學意義的【政治分配】。

——————————————
隱秘而齷齪的德國難民產業鏈 (ZT)
來源: jinhui20 於 2015-09-10 21:12:30

如果把時光倒回到2000年,FIuichtlinge移民問題尚屬政客在圓桌上插科打諢和平息真正尖銳議題的“潤滑劑”,就如同同性戀和氣候變曖問題一樣,那個年代FIuchtlinge和 Asylanten移民和難民尚未有明確政治意味的分野,現在則不同了 。默克爾2009年的斷定“多元文化在德國已死”,目前蜂擁而至德國的來自全世界的難民則進一步裝點了這個論斷。難民問題上的關鍵先生是誰呢?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就是“利”。

讓我們從萊比錫說起。10月28日的下午5 點,Johannisgasse大街26號,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讓這裏公寓的13名住戶震動,開門後,房屋公司給了他們一個單子,兩個月之內必須搬走,這裏的房子已經被移民局征用了,將有200名難民安置在這裏,車庫也將被改造成臨時住房。租戶們猶如晴天霹靂,他們還在盤算著在這裏過聖誕節,但是麵臨著繼續找房源的境地。房屋公司還說了, 一個月內車庫必須先騰空,否則就算裏麵還停著車,也將會上鎖,到時候弄不好的話,大家麵子就不好看了。租戶們無非就是待宰羔羊隻能乖乖聽命,這種冷冰冰的背後卻 是熱騰騰的利益。

我們要提及一個人,Michael Klemmer,盤踞在此處的超級大富翁,行蹤詭秘,而且是某高爾夫倶樂部的最大合夥人之一,坊間送他綽號Asy-Baron,“難民公爵”。 他的父親就是社會民主黨的老黨員了,和瑞典政治家前聯合國秘書長達哈默司克德過從甚密,據說第一捅金就是二戰後的難民營安置,拿到了來自聯合國的難民遣散費分配權。 1989年柏林牆倒塌之後,父子二人的房地產生意再次爆棚,承建了整個科特布斯和Rostock羅斯托克70%房屋的翻新和新建。子承父業,2014年僅僅萊比錫他就拿到了490萬歐元的難民房屋安置預算,每年獲得57萬的租金 (30%聯邦政府,70%聯合國撥款),這57萬是拿到手 的,至於這490萬怎麽用,他自有辦法,在完成難民定額 的倩況下,一批雜貨小超市出現,老板也多為難民出身,這些租金要四倍價錢於難民營的地皮費,至於經營利潤也要抽12%。當然“日爾曼土著”也有不願搬走的釕子戶,比如一個叫Burkhard Jung的小夥,說合約還有6月個,房屋公司無權趕他走。對Michael Klemmer來說,這都是小事,隨即給這個青年寄去了“車庫曖氣毀壞未能及時報修”,“草坪未按時修剪”,“房間裏養了倉鼠”,三罪並罰的賬單,不走?能找理由再給你寄三個。“他們往往都不會選擇打官司,律師費貴啊。”物業公司的職員Winfried Lehmann 笑嗬嗬的對記者說

阿赫邁德.薩義德.薩基.阿普社拉赫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9月中旬拿到了德國的居留許可,激動的心情在三天後變得有些狐疑。他的郵箱裏多了各種通訊公司、醫院、和警局的通知和各種廣告。他不清楚在他拿到綠卡的那一刻,他所有的信息其實都不在僅僅屬於他。房屋裝修公司 European Home Care和警局,稅務局的合作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不過他們比受到處罰的德雷斯登S&L und ITB公司要搞的圓滑隱秘,S&L und ITB已經被査出和敘利亞難民的蛇頭有牽連,低價購得難民的身份訊息,高價出賣,買家自然是琳琅滿目的電話公司、網絡公司、私立醫院、甚至是地下的販毒黑幫。2013年靠著2000多名難民的各種資料就純獲利65萬歐元。

和一些隱藏起來的陣營不同,在難民問題上衝鋒陷陣上躥下跳的不用說是紅十字會和各種慈善團體等“佯裝小清新”們。Red Cross und Caritas,簡單的邏輯是,難民越多,他們能拿到的預算資金才能越多,比如紅十字會和 一些私立醫院開展免費給難民注射疫苗的服務,這種醫療成本平攤到每個難民的頭上是每年4670歐元。由於難民極大的流動性和不確定性,沒有人真正去調査到底多少難民接受了這頂服務,而這筆錢到底在紅十字會怎麽做賬,其實也不難,戶頭放到醫院頭上,“洗白”是很正常 的,而處於政治需要,沒有那個政客願意觸碰紅十字會和 慈善團體這些高唱人權、關愛、種族平等、醫護無國界……這些髙大上的東西。

此外,難民激活了龐大的律師行業,按照聯合國協議,每個難民都擁有請律師的權利,但是九死一生來到歐洲的屌絲們已經被蛇頭搜刮的一文不剩,隻能靠移民法院指定律師行,律師行也給剛入會的新手練習的機會,官司輸贏的錢反正都是聯邦政府出大頭,不單單是難民,和所有NGO和慈善團體都有掛靠。於是出現了這樣喜劇的一 幕,被各個集團收買的移民局官員在2013年敘利亞毒氣醜聞發生後的碰頭會上,北烕州和黑森州的難民營的總負責人為了爭奪更多的難民名額當場打了起來。

這些賺的盆滿缽滿的既得利益者背後可曾想過德國的未來,可曾為焦慮迷茫的德國土著有過半分憐憫?金錢麵前,良知無非廉價,綠黨黨魁Winfried Kretschmann在鏡頭麵前麵對難民問題的媒體責難的時候,大言不慚的說Das Boot ist nie voll (船永遠裝不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