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請大家注意以下四個要點:
1、國內黃金行業使用的計量標準不是1千克等於10兩,而是1千克等於32兩,每兩折合國際製單位為31.25克;一盎司=28.35克,一噸約合35273盎司;
2、截至2007年中國黃金儲備為黃金600噸。
3、1949年台灣人口為600餘萬人,至1952年全島人口為800餘萬人。
4、1949年中國大陸地區人口為5億4千萬。
蔣逃台到底帶走了多少物質!
我引用網上資料的“以下資料來源《中國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後編(1919-1949)第五章國家壟斷資本 第五節官僚資本的崩潰:
自1947年2月,國民政府實行緊急措施方案後,即出現資金逃流海外現象。隨著軍事上的慘敗,逃資更加劇。據1949年3月25日聯合社報道,國民政府的金銀外匯儲備2.75億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過1/3,約0.73億美元的儲備已運台灣,餘均存國外。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兩次下令用輪船從上海運走國庫黃金 2775358兩、銀元1520萬枚、美元1537萬元、珠寶以及大量外匯,總價值約5億美元。”
當然還有“在上海解放前的幾個月裏,蔣介石動用軍艦將大批機器設備、布匹等物質向台灣轉移,僅從上海一地就裝走了1500多船。蔣介石還逼迫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孫越崎將一些重要的工廠拆遷運台,將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所藏曆代古玩字畫精品,包括銅器、瓷器、玉器、字畫等1424箱,圖片畫冊1334箱,曆史檔案204箱,合計文物23萬多件全部搶運到台灣。”
另據最近一些資料表明,蔣逃台後繼續鼓吹“繼承中山先生衣缽”等等,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共產黨的妖魔化宣傳,使很多海外華人對共產黨缺乏了解,大量捐款獻金給蔣和台灣當局,這一筆資金在當時當時已經累計達10億美元,還有國民黨官員包括蔣、宋等人在大陸搜刮的財產據說也有數十億美元,這些構成了當時台灣的經濟底子,為了闡述我的觀點,我取這些財產的價值為10億美元。現在看一下大陸有多少黃金呢?據《我國黃金市場改革的基本曆程》等文史資料記載當時“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黃金儲備隻有6000多兩,折合0.1875餘噸,這是大陸的經濟底子。
說到這裏還要引申一個資料,這個資料網絡上廣為流傳。即“武力”寫的論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貨幣統一》,他說以廣東省為例,1950年一年共收兌黃金745.5萬兩。如果按照1千克等於32兩計算我們得出將近233噸黃金的重量,對比我國2007年600噸的黃金儲備來講,1950年一個省就有233噸的儲量這個數字太過驚人,所以這個數據是錯誤的。
現在我們在看蔣帶走的黃金2775358兩,也有人說這不多,蔣某人帶走的是黃金,不是還有金礦麽。那我們看看建國15年來的黃金產量:
中國曆年黃金產量(單位:千克):
年份 年產量 增減(%) 累計產量
1949 4,073 - 4,073
1950 6,508 59.78 10,581
1951 6,821 4.81 17,402
1952 6,452 -5.41 23,854
1953 5,440 -15.69 29,294
1954 4,812 -11.54 34,106
1955 4,721 -1.89 38,827
1956 5,511 16.73 44,338
1957 5,541 0.54 49,879
1958 6,885 24.26 56,764
1959 6,590 -4.28 63,354
1960 6,498 -1.40 69,852
1961 3,653 -43.78 73,505
1962 3,653 0.00 77,158
1963 5,024 37.53 82,182
1964 5,868 16.80 88,050
到這裏既1964年,中國大陸才生產黃金88050千克合2817600兩,剛剛超過運到台灣的黃金數量。換句話說就是台灣拿走了中國大陸15年開采的黃金總量。這還是我國基本安定的15年,開發技術和能力較之以前大為提高,才能得到這個產量。由此可以看出蔣帶走的黃金2775358兩,是何等驚人的數字。所以說“國民黨運走的黃金不算什麽”的人,是極為不負責任的人。另外我們在對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貨幣統一》一文提到的745.5萬兩黃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它不確切了,那到底是多少?會不會是74.55萬年或者7.455萬年呢?我們看一下廣東省統計局給的資料“1949年全省農業總產值僅15.72億元,工業總產值僅7.58億元。”這是按照現行的標準計算得到的數據,這個數據表明廣東省1950年根本不可能有黃金74.55萬兩或者7.455萬兩。那麽7455兩或者745.5兩呢?前一個數據是我國半年的黃金生產總量,根據當時我國民眾的習慣家中保留金銀來看這個數據算是比較貼切。這裏745.5萬兩黃金可能是作者筆誤,但更大的可能還是有人故意篡改。
根據國際貨幣金本位製度,貨幣的發行要有一定的準備金,而我國五十年代貨幣幣值不穩定,這對我國的經濟影響極大,究其根本就是黃金儲備量少。而新中國人民政府成立後為了減輕百姓的損失,回收了已經成為廢紙的國民黨政府貨幣,這極大的加重了政府的經濟負擔,但體現了一個大國政府的負責。而與之相對的是蔣介石作廢金元卷、法幣等貨幣。在這裏我想對那些對此說三道四的人說一句“閉嘴”。
接下來要說的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
我們看一下《中國統計年鑒》給出的曆年外匯儲備表
年份 外匯儲備(億美元) 年份 外匯儲備(億美元)
1950 1.570 1969 4.830
1951 0.450 1970 0.880
1952 1.080 1971 0.370
1953 0.900 1972 2.360
1954 0.880 1973 -0.81
1955 1.800 1974 0.000
1956 1.170 1975 1.830
1957 1.230 1976 5.810
1958 0.700 1977 9.520
1959 1.050
1960 0.460
1961 0.890
1962 0.810
1963 1.190
1964 1.660
1965 1.050
1966 2.110
1968 2.460
到了1977年也就是建國28年以後,我國才有將近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1949新中國建國的時候,麵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破爛不堪的中國,輕重工業有如白紙一張。這時中國對內要搞發展,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可是沒有錢。對外貿易,當時中國是農業大國,出口主要是靠農產品和少量的礦產資源,就這還要受到美國的封鎖。現在的人已經很難想象當時的困境。即沒錢買原料生產,又沒有可以大量出口創匯的物品。所以新中國政府不得不尋求蘇聯的幫助,有了蘇聯的援助和中國百姓辛勤勞動,我國才一點點的又煥發了生機。
對比我國2007年600噸的黃金儲備來講,1950年一個省就有233噸的儲量這個數字太過驚人,所以這個數據是錯誤的。!!!!!
所有跟帖:
• 有意思,有點當眾打臉:) -土棉農- ♂ (0 bytes) () 01/30/2017 postreply 02:33:37
• 你還想叫醒裝睡的人? -遍野無塵- ♀ (0 bytes) () 01/30/2017 postreply 08:23:53
• 你列舉的這些數字沒有多大意義。中共掌權後強製使用人民幣,強製百姓把金條銀元兌換成紙幣,收回了多少金銀,都 -asiancarp- ♂ (208 bytes) () 01/30/2017 postreply 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