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國內和海外的所謂左派勢力,據俺的觀察,大多傾向於把奧巴馬看作為對中共或中國有些敵意的美國總統,原因是多樣複雜的,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麵是中共傳統派的吹鼓手群體這些年來挑起的一浪有一浪的反美浪潮。
博文作者白鏡天長期居住美國也是文學城挺毛鐵杆派,不過他對中美交往有五十多年長期獨立的觀察,不大會受國內《環球時報》的不良影響,所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於許多相對年青的左派或盲目的民族主義分子。
俺還記得習總在中南海瀛台與奧巴馬親切夜遊長談之後又開始夜宵,暢談中共的治國理念。習總這樣做的前提是,他認為奧巴馬是美國曆史上一位少有的左派總統,不抓緊灌輸一點社會主義思想更待何時。換了川普,與他談社會主義那就是雞同鴨講。
明天,奧巴馬作為一位聯任兩屆的左派總統就將退出白宮。俺用一位中國海外左派的博文以此紀念奧巴馬作為總統的為人和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也許會有一種特殊的含義。
下麵附有白先生在去年九月初在文學城發表的博文。
壯誌未酬心已冷,改變美國空悲切
白鏡天
奧巴馬是一位聰明能幹朝氣蓬勃年輕有為的總統。其竟選口號是“CHANGE”。他為他的“CHANGE”努力奮鬥了很多年,然而成效遠不如意。在國會吵不完的架已經讓他心灰意冷,“美國憲法”是套在他頭頂的“金箍咒”,想改變美國難於上青天。熱衷美國時政的網友也許已經注意到,步入2016年的奧巴馬總統已經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剛入白宮時的銳氣已經全然不在。
奧巴馬總統是一位好心人。他想讓美國公民不再有醫療保險的困惑;他想減少美國的犯罪率,減少美國的囚犯;他想提高底層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然而,他很難做到。八年白宮生活讓他最有感觸的莫過於“作然後知困難”。
我很欣賞奧巴馬總統的對外政策不以意識形態為限,而注重國家利益。在我看來這樣的國家最高統帥才是聰明的(意識形態是會變的。不能永遠靜止地孤立在那些名詞概念上)。象羅斯福總統,尼克鬆總統,都因為“不以意識形態為限”而為美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奧巴馬總統實現了美國和古巴的國家關係正常化,自然是他的卓越貢獻之一。也因為“不以意識形態為限”,奧巴馬總統的八年是對華友好的八年(已經做的夠好了。因為受國會的牽製,華人不能期望太高)。當然,這也是中國領導層實施了正確的對美關係。
讓時間來證明,“中美攜手領導世界”這句話的正確。
白鏡天,二零一六年,九月,於北美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