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度總結:互聯網給傳統行業帶來了什麽?

來源: flyer 2016-12-27 17:43: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085 bytes)
回望過去一年,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連接著我們的日常,在“共享經濟”、“互聯網+”這些年度熱詞背後,我們通過與生活在其中的個體對話,帶您回顧這一年來,傳統行業在與互聯網連接過程中的喜樂哀愁。
互聯網,傳統行業
12月27日消息,回望過去一年,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連接著我們的日常,在“共享經濟”、“互聯網+”這些年度熱詞背後,我們通過與生活在其中的個體對話,帶您回顧這一年來,傳統行業在與互聯網連接過程中的喜樂哀愁。

 一個70後的非典型創業

1979年出生的張員算得上是“北漂”勵誌典型。2003年,他從湖北一個小鄉鎮來到北京,與友人合夥開起美發店,時逢“非典”肆虐,新店門可羅雀最終倒閉。他熬過人生低潮,最終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逸絲風尚”。13年後,如今“逸絲風尚”在北京已經擁有了36家門店,張員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八百萬的“北漂”中,像張員這樣改變自己命運的並不多。隨著“互聯網+”風潮湧起,的確有不少的年輕人都走上了創業這條路,但真正修成正果的乏善可陳。特別是進入2016年,越來越多的人直觀的感受到,“生意越來越難做”。

創業者和投資人將這番感受稱之為“資本寒冬”,連“風投女王”徐新都坦言,做投資21年以來,今年上半年是第一次感受到這個冬天很寒冷。互聯網所具備的“顛覆一切”的力量第一次受到了質疑。

但恰恰是在這個時機,張員開始與本地生活平台合作,把線下門店搬到了網上,接受消費者的挑選。

美業與互聯網的接觸其實是非常早的,打開應用搜索,能搜到的美甲、美發、美容多達數千款,但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已經停止了更新,有的甚至已經打不開。前兩年瘋狂的美業O2O大戰中,互聯網創業者們以極低的價格殺入這個行業,以巨額的補貼為抓手希望燒出一個未來,眾多線下美發店也加入這場搏殺。“九塊九”、“十九塊九”做一次“洗剪吹”,低廉的價格令線下門店每逢周末即爆滿,但繁榮背後並沒有帶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團購以低價的方式殺入整個行業,直接帶來美發行業價值的降低,這一點是我所不認可的。發型師是手藝人,他們要練就自己的手藝是需要時間成本和財力成本的。一個好的設計師,從培訓學校學成後並不代表他技術非常好,他還需要至少四到五年的現場實操去打磨自己的技藝,”張員還透露一個行業公開的秘密,因為工作時間長,吃飯時間不固定,80%到90%的發型師都有胃病,“他們犧牲了健康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團購網站憑什麽一殺進來就要求我們把價格做到十幾塊錢?發型師所付出的巨大艱辛這些都沒有人看到。”

O2O掀起血拚大戰的時候,張員旗下的幾家門店也上線做起了團購,但效果非常差,“手藝人不認同這種低價的方式,線上引來的客人也是抱著占便宜的心理來,雙方都沒有從心理上認同團購這種形式。”

互聯網給張員的印象很快發生了轉變。

消費升級的浪潮來臨,張員發現,顧客們在挑選美發服務的時候不再單純以價格為衡量標準,“從原來單純追求低價到看重服務品質,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轉變。”

本地生活服務平台也在發生改變,2015年10月8日美團點評合並,O2O領域格局初定,燒錢補貼大戰告一段落。O2O的服務本質開始受到關注,單純拚低價、“一次性消費”過後撒落的“一地雞毛”並不能帶來這個行業的有序發展,發展品質,注重打造頭部商戶成為競爭下半場的焦點。

2015年年末,張員將“逸絲風尚”旗下所有團購類項目全部關停。重新在百度糯米上線,一張單子一張單子重新做起,盡管未占據先發優勢,但張員對結果還是挺滿意的,“上線大半年了,效果非常好。”目前來自百度糯米的顧客占所有客戶比例為10%,今年是上線第一年,張員覺得這個比例在未來應該會不斷擴大。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應該是幫助行業獲得良性發展的,作為手藝人我們是需要互聯網的,客戶也需要更多的手藝人供他了解和參考,像百度本地直通車等線上導流帶來客戶,但線下服務是重點,”張員的思考是,“互聯網隻是一個工具,線下的服務才是核心。”

除了北京的36家門店之外,逸絲風尚在貴州、鄭州的分店也將開張營業,張員說,這些分店一開張就會在百度糯米、口碑和點評上線,“互聯網是大趨勢,誰擁抱得越早受益就越多。”

 60後創業老將的心聲

如果說張員對互聯網的心態經曆了謹慎到開放的變化,那60後的創業老將傅振和對互聯網的態度是絕對的保守。

和慶齋的總店位於北京的北六環,從TechWeb所在的中關村去總店所在的沙陽路東貫市,開車需要1個小時,地鐵加上公交則需要近2個小時。去見傅振和的路上,眼見周圍人煙越來越稀少,我心裏犯起了嘀咕,“店開在這麽偏僻的地方生意會好嗎?”

真的不要低估了吃貨的決心,臨近中午時分,開車來吃羊蠍子的真不在少數。“酒香不怕巷子深,好東西是不怕藏的。”傅振和說,“明年就是和慶齋成立10年了,這麽長的時間裏,我們有好大一批老客戶,這一批人不管我們走到哪裏,他們就會跟到哪裏。”

也許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底氣,傅振和談及時下互聯網對“食”這一行業的改變時,他的批評比讚賞多。

“你看電視上曝光的那些問題外賣,那哪裏是人吃的,互聯網+食品行業是讓你拿這些東西來糊弄人的嗎?”從2007年成立和慶齋到如今,傅振和從來不提倡顧客叫外賣,除了自己所做的羊蠍子以外賣形式賣出難度較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打一個電話叫來外賣,那並不是生活本來的方式,“外賣的東西好吃嗎?可能談不上好吃吧,你們圖的就是一個快捷和方便。這些快節奏的生活讓你們年輕人失去了對美食的熱愛。”

從去年9月份開始,和慶齋開始與百度糯米合作,將線下門店搬上網絡,客人可以在線預約、訂座。試水之後效果不錯,後來又在美團大眾點評上線了。

盡管有了“觸網”的體驗算得上不錯,但傅振和認為自己這是被動做出的改變,“客人一來就問,百度糯米上能搜到你們家嗎?你們可以用微信轉賬嗎?我做出的這些改變都是因為客戶需求產生的,我們被迫加入了這場互聯網+的浪潮。”

過去的一年,無論對於線上企業還是線下門店都是十分艱難的一年,隨著流量和人口紅利的消失,線上的企業說沒有流量往線下去找,線下的企業說沒有人要到線上去撈,大家都成長乏力。

以傅振和為代表的的一批創業者,他們看到了互聯網在流量和人口紅利消失後的“無力”一麵。隨著互聯網下一幕的開啟,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將不斷加速。無論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擁抱,沒有人能阻擋這股浪潮,很快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線上的企業離不開線下的服務,而線下的門店離不開線上的導流和賦能,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加速事件將會不斷發生。

80後連續創業者的跨界體驗

1982年出生的左誌浩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有著十年快消品從業經驗的他,在2016年進入服裝定製行業成為依服寶CEO。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跨界算是跨得蠻厲害的。”

服裝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對於絕大多數女性而言,最開始網購的物件就是衣服。但從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脫離不開的“衣”、“食”、“住”、“行”來看,“衣”這個部分與互聯網的結合還能做出新花樣。

2014年5月和8月,央視《新聞聯播》兩次報道了紅領集團。盡管紅領集團的名字遠沒有美特斯邦威有名,但它的淨利潤率卻比頂峰時期的美邦還高。秘訣在哪裏?紅領走了一條大規模定製模式之路,即C2M(CustomertoManufactory)模式,全部以數據來驅動運營,實現了西裝的個性化定製生產。

依服寶要做的其實也是這樣一件事,2015年底,成立22年的男裝定製企業依文集團與豬八戒網合作,推出了一個全新的企業服裝定製品牌依服寶。它所要做的,就是把依文手中掌握的大量的服裝定製經驗,線下的一對一定製化服務經驗“搬”到線上。

2015年,左誌浩結束了自己先前的創業項目,以一個“新人”的姿勢進入了服裝定製行業,他逐漸發現這裏麵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中國服裝成衣市場沿著“生產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模式已有意無意地走上了以量取勝的路子。這種模式其實無法真實反映消費者需求,更難說滿足個性化需求。在左誌浩看來隨著中國“新富”階層的增加,在服裝這方麵,人們對個性化、品牌化、差別化的追求將會日益明顯。

來自光大證券的一個數據為左誌浩的判斷提供了支持,該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私人定製服裝市場規模在102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000億元。

2016年依服寶上線京東商城,開啟在網上定製服務。“互聯網隻是一個獲客的模式,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我們的服務,電商模式可以讓交易環節變得省時省力,”左誌浩說,與互聯網的結合是必須的,它能直接帶來效率的提升和相對更大範圍的客戶。最為重要的是還帶來了數據。

有了大量的數據就可以做用戶畫像,一個直接的改變是,為一名線下顧客做定製服務時,設計師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做麵對麵溝通,了解顧客喜好,左誌浩說,“但在線上則完全不同了,京東有著大量的用戶購買和瀏覽數據,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很快的獲知顧客的喜好,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與推薦。”

大數據其實也承載著服裝行業的大未來,在左誌浩的描述中,依服寶最終想做的,其實是這樣一件事,“任何服裝拆解開來都是一片片的,在數據的不斷積累中,最終是可以獲得服裝的結構化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是可以實現類似手機零部件的組合模式,這會大大節省生產和加工成本。”

服裝行業目前仍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每年春節前後,長達一個月時間裏,服裝行業會因員工返鄉不得不停工的。在左誌浩看來,一旦服裝行業能夠實現標準化和模塊化,這個行業可能就不再需要這麽多的人了,“人不在機器照樣可以運轉,這可能是互聯網給這個行業未來帶來的最大改變。”

但是,並非與互聯網結合就是光明一片,左誌浩稱,“這裏麵仍然會有坑的存在,服裝行業站在時尚潮流的最前沿,這是天然的趨勢。如何在這種飛速的變化中,既能標準化又能適應時尚的多樣化,僅靠線下的銷售和生產非常困難。這需要線上和線下一起做才有可能實現。”

所有人聽著“資本寒冬”的論調度過艱難的上半年,而後在對“共享經濟”的瘋狂追逐中即將走過下半年。在這一年裏,有人因創業失敗黯然失色,有人仍在創業途中,為夢想而努力。TechWeb通過講述三位創業者與互聯網之間的故事,讓你感覺到這個時代下,互聯網是如何悄無聲息的在改變著我們的現在以及未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