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日內瓦總部發布了《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年度報告。該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10萬件,這是全球首次有國家突破百萬大關。
根據報告數據,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1101864件,相當於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專利申請數量總和。從全球排名來看,中國位居首位;美國居於第二,數量為58.9萬件;日本第三,數量為31.8萬件。
而在全球排名前五的經濟體中,中國2015年專利申請數量的增速最大,同比增長18.7%;歐洲專利局收到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速排名第二,同比增長4.8%。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馬秀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一,說明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國人的專利意識在不斷增強。
報告顯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創新者總計提交了大約290萬件專利申請,比2014年增長7.8%,專利保護需求連續第六年保持增長。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相當於美國、日本、韓國專利主管機構受理專利申請數量的總和,占全球總量接近40%。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去年全球共授權約124萬件專利,比上一年增加5.2%。中國2015年專利授權量達到約35.9萬件,超過美國(約29.8萬件),成為授權量最多的國家。其中,計算機技術、電力機械、數字通信三個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在日內瓦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中國的各項數據非常驚人,在當前國際環境下,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驅動器”。
“我們再一次看到亞洲日益成為知識產權申請活動的主要起源。”高銳補充說。他指出,亞洲國家去年承擔了全球60%以上的專利申請。
馬秀山告訴記者,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自2011年就已經位列世界第一,2014年以後增長速度更加快,這和我們國家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很大關係。對於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方麵的激勵,對於科技創新企業的納稅政策優惠等,這些政策紅利能夠推動專利申請數量的提升。
“另一方麵,我覺得和近幾年比較火熱的專利運營有關係。一項專利,對於你來說可能一文不值,但對於我來說卻是一本萬利,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導致許多企業或者機構在做專利運營。”馬秀山說。
一位從事食品包裝盒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我們雖然也注重生產創新,但專利保護意識並不強,在這方麵也吃了不少虧。近幾年,我們發現專利申請越來越方便,專利保護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
“比如我們幾年之前就想到用麵粉來做食品包裝盒,不僅環保可降解,而且還能得到政府專項資金的支持,後來因為成本問題擱置了。但我們發現很快就有同行企業在嚐試。當初如果申請專利,這個想法和技術就是我們獨有的。”該負責人表示。
盡管我國專利申請量已經連續五年全球第一,但必須注意的是,我國在海外的專利申請數量上較為“慘淡”,與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這或許正是它們“不服”的地方。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為42154項,約占全球申請總數的4%;而美國國際專利申請量約占申請總數的45%;日本國際專利申請量約占申請總數的43%。報告中還提到,“金磚四國”(注:BRIC,如今更常用的提法是“金磚國家”——BRICS,S為南非)中,印度的占比最高(47.3%),巴西和俄羅斯分別為29.2%和12.5%。
不過,報告中提出,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增長明顯——這一數據在2010年時僅為15300項。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內瓦總部。圖片來源:東方IC
馬秀山表示,我國海外專利申請量比重過低,說明專利的創造性未達到國外專利授權的要求、無法在國外獲得專利授權,或者專利缺乏實用價值,並不需要獲得國際保護。
“對於海外專利申請數量比重低這個問題,一方麵確實說明我們國家申請的專利質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麵,可能也和企業的戰略布局有關係,有些企業走國際發展戰略,他們的發明專利更加需要獲得國際認可。有些企業不需要走出去,也就沒有必要去申請國際專利。所以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馬秀山補充道。
但也有業內專家表示,海外專利申請數量直接可以評判一個國家企業的創新能力。在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裏,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而中國內地無一家企業入圍。
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郭獻強曾公開表示,中國專利申請的數量雖然偏多,但質量處於偏低水平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專利的申請領域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延展,例如光學、半導體等申請數都很少,這也導致了中國專利的影響力還比較差。
記者注意到,報告指出,2010-2013年累計申請專利最多的100家企業中,前三名皆為日本企業,來自我國台灣地區的鴻海集團排在第7,而中興、華為、國家電網和中國石化則位列TOP20。
本期編輯:田豐、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