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需要製衡是普遍規律

來源: 秦淮煙月 2016-11-17 05:31: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55 bytes)

       一說起憲政製度,有的人就說,這是盲目崇拜西方,甚至更難聽的話。我想至少我不是因為盲目崇拜西方而肯定憲政製度,而是從現實教訓中認識的。
       憲政製度的一個基本思想是權力要有製衡。這是人類共同的經驗,自古以來就有。就說皇帝時代。說起來皇帝至高無上,好像想幹什麽都可以。其實不是這樣簡單。皇帝也受到製度的製約。比方,大臣的製約,諫官的製約,等等。這種製約雖然不像皇權那麽強大,但也不能低估。人們所以推翻帝製,不是要推翻對權力的製約,相反,是這種製約太弱。皇帝的權力太大。皇權的繼承也有許多問題。總之,皇帝製度的弊病太大。
      分權製衡也是生活常識。比方,財務工作,會計和出納分開,這是基本規則,人人理解,沒有人提出責疑。
      要說盲目崇拜西方,那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就已經盲目崇拜西方了。為什麽中央政府要設立國務院,法院,檢察院,警察局?這一套不是西方來的嗎?就是三權分立的思想。這一套不是來自中國的傳統,也不是來自馬克思主義。中國原來是沒有的。中國古代縣太爺掌管一切,既是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法院院長,還是警察局長,也是檢察長。可是,由於沒有理解西方思想的精髓,又來了個黨領導一切,淩駕於三權之上,從而把三權分立製度瓦解了。學又學不像,這不是盲目學習西方是什麽?
       中國自從推翻帝製以後,沒有走向民主製度,始終是集權製度。但是由於沒有了皇帝,最高領導缺乏皇帝的權威,造成權力的分散。也就是軍閥割據,或者名義統一,其實各自為政。比方,蔣介石就這樣。各地方勢力他無法全權掌控。張學良在東北就是土皇帝,蔣不可能撤換張的下屬。毛澤東奪權以後,的確大權集中,所以做成了許多事情。也說明了集權的優點。但後來,由於權力不受製約,造成大饑荒,和文革這樣禍國殃民的災難。痛定思通,才有了鄧小平的新政。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取消終身製。這個辦法雖然對防止出現新的毛澤東是有效的,但並沒有很好解決權力製衡問題。老的領導人通過安排代理人,繼續他在新的領導層的影響。而且,政治局常委的分管製度,仍然造成的多個“皇帝”。如周永康主管的政法委,其它常委(包括總書記)不能幹預。以致他掌握的武警力量可與軍隊相比。總書記想有所作為,也無能為力。所以他的權力不受製約,不僅危及民眾的權益,也威脅高層領導的權力和人身安全。現在習上台後,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從而可以開展反腐敗運動,這是可以理解的。下麵的問題是,他是否還堅持任期製?堅持任期製,的確麵臨他反腐成果可能丟失問題,而且腐敗勢力可能反撲,本人安全也成問題。但取消任期製,又麵臨出現新的獨裁者的風險。這未必是指習本人。而是如果恢複終身製,不定到哪一代,又出現獨裁者,無法無天,造成嚴重後果。怎麽辦?憲政製度不是依靠最高領導個人的權威,而是靠相互製衡。所以,我們討論製度問題,是為了長治久安。不是相信不相信哪位領導人問題。就像我家裏大門安鎖。如果你問我,我們這裏社區都是好人,你安鎖什麽意思?你不相信誰?很抱歉,我的確無法回答。
       也許有人會說,文革教訓已經吸取,不會再出現毛澤東了,不會再發生文革了。這很難說服我。因為文革發生的原因和條件沒有深入分析批判。過去,發生王明路線的錯誤,延安整風可是化了很大力氣教育全黨,才徹底肅清的。現在對文革看法分歧很大,何況還有人根本不承認文革的罪過,不承認毛澤東的責任。怎麽可能保證不再發生?何況文革隻是一個極端例子,隻要權力缺乏製衡,濫用權力,權力尋租,等等現象就不可避免。
       所以,別說什麽盲目學習西方,有些地方,我們連我們自己皇帝時代有價值的東西都沒有繼承下來。比方,帝製時代皇帝是不能幹預史官的。當然史官筆下也會有分寸,但至少有一定獨立性。而現在沒有史官了,掌權者可以篡改,封殺曆史。比方,由於政治的需要,一再修改曆史照片。把一些領導人的腦袋搬來搬去,實在太荒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