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 殺害紀欣然的惡魔被判刑 嫌犯1句話曾震驚所有人

來源: 我不信邪 2016-10-15 14:24: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254 bytes)

 

  一名中國留學生(專題)被四名不法之徒殘忍殺害,

  案件審理遭遇重重阻礙,曆時兩年零三個月才判

  主犯說自己殺人理由:“他是中國人,估計一定有錢”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10月13日,南加州大學中國留學生紀欣然遇害案首名凶手終被定罪。

  18歲的 Alejandra Guerrero被陪審團裁定四項罪名均成立,恐麵臨最低25年至終身監禁的刑期。這個曆時兩年三個月,審理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的案件,終因各方共同努力取得巨大進展。

  主犯定罪,麵臨終身監禁

  

 

  Guerrero的陪審團由7名女性和5名男性組成,庭審過程中12名陪審團成員達成一致,裁定Guerrero被控告的包括一級謀殺、搶劫(Robbery)、蓄意搶劫罪(Attempted robbery)以及持致命武器攻擊(Deadly weapon for an alleged attack)的四項罪名均成立。

  Guerrero的最終量刑結果將於11月28日宣布。

  據NBC新網報道,Guerrero作案時年僅16歲,雖尚未成年,但仍以成年人的身份接受起訴。法官也因此表示案犯作案時屬未成年人,采取量刑措施。

  

  

 

  

  本案共有4名犯罪嫌疑人,其他3位分別為21歲的Jonathan Del Carmen, 20歲的Andrew Garcia, 和19歲的Alberto Ochoa。

  

 

  Guerrero是唯一一名女性也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但卻是本案主犯。在襲擊紀欣然後幾小時,她還與同夥使用致命武器實施了另一起搶劫。

  檢察官表示,不會對Del Carmen和Garcia判處死刑。Guerrero和Ochoa也不會被判處死刑,因為二人作案時均不滿18歲。

  在對本案進行結案陳詞時,副檢察官John McKinney對陪審團說, 在接受洛杉磯(專題)警方審訊時,Guerrero“最小化了自己的參與部分,”她聲稱自己隻是用扳手擊打了紀欣然的手部,還謊稱紀欣然當時還擊了。

  

 

  Alberto Ochoa

  Guerrero的辯護律師一直聲稱自己的委托人年齡尚小,隻是跟著其他幾位嫌疑人走,自己事先並不知道要去哪裏、做什麽。但檢察官向陪審團展示了幾條Guerrero作案前在Facebook上的通話記錄,上麵表明她就是此案的帶頭者(leader),她不斷與友人謀劃著如何搶劫某人、如何犯案。

  “(臉書上的紀錄)顯示的並不是一個16歲少年該有的行為,誰在16歲的時候會參與這樣野蠻的事情而僅僅隻是為了好玩。”

  另3位嫌疑人也將於11月分別進行庭審。

  案件回顧:手段殘忍

  想起2012年發生的南加大中國留學生遭搶劫槍殺一事,很多人到現在依舊不寒而栗。一對南加大情侶在圖書館學習後,在家門口被槍殺,中槍後男生試圖敲窗求救,但他最後還是離世。那次中國留學生被殺一案留給華人的除了驚恐之外,更多的是氣憤和痛苦。

  

 

  兩年後,還是南加大,還是在美國洛杉磯,2014年7月24日淩晨,中國留學生紀欣然在臨近宿舍的街區遭4名青少年搶劫,並被鈍器擊打致死,屍體於第二天早上在其公寓內被發現。

  

 

  圖片源自BBC

  悲劇過後兩年,2016年10月13日,美國當地時間周四,紀欣然案四名案犯中的女主犯18歲的亞曆杭德拉·格雷羅(Alejandra Guerrero)被裁定一級謀殺罪在內的多項罪名成立,她將麵臨最低25年至終身監禁的懲罰。

  

 

  圖片源自BBC

  然而,紀欣然死了,在他還在努力為自己未來奮鬥的年紀。這是無論怎樣懲罰這幾名當年“年少無知”的罪犯都換不回來的事實,就算是給他們判決死刑,紀欣然還是死了,他是24歲的家中的獨子,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在浙江大學念本科,當時是正在攻讀世界名校南加大工程係的研究生。

  當晚發生了什麽,是天大的仇要置他於死地?

  根據BBC的報道,2014年7月24日淩晨45分左右,紀欣然在結束小組學習後步行回其住所,突然遭到4名嫌犯的襲擊。當時這四名嫌犯正在附近駕車找尋搶劫對象,他們看到獨自一人的紀欣然,於是準備對他實施搶劫。

  

 

  Alberto Ochoa

  然而這群人並沒有成功搶到紀欣然的財物。根據檢方描述,當時17歲的Alberto Ochoa 首先用金屬球棒襲擊了紀欣然,打算一棍把紀欣然打倒後劫取其財物。不料,紀欣然當時沒被打倒,他又朝紀欣然臉部打了一拳,然後將金屬球棍交給另一名同夥加西亞(Andrew Garcia)。

  

 

  紀欣然遭受襲擊後,試圖逃跑,但加西亞(Andrew Garcia)和亞曆杭德拉·格雷羅(Alejandra Guerrero)拿著金屬球棍和扳手追上紀欣然,並將他逼至角落,用鈍器將其毆打直至雙膝跪地。

  受傷後的紀欣然強忍撐回了宿舍,他身後留下一地的血跡。

  

 

  不知道紀欣然當時為什麽沒報警,也不知道回到宿舍後他經曆了怎樣的折磨,其屍體於第二天早晨被室友發現,並報警。

  2015年1月13日,紀欣然案初審,在法庭上,檢方展示了紀欣然的驗屍照片慘不忍睹。他的公寓內滿是血跡,一件浸滿鮮血的上衣和球鞋,床頭、書桌,血跡斑斑,慘狀令人不忍直視。

  

 

  而法醫路易斯?佩納(Louis Pena)證明,紀欣然死於嚴重顱腦損傷。當時頭部至少遭到六次鈍器擊打,造成頭骨骨折,顱內腫脹流血。即便立即就醫也隻能暫時維持生命。而紀欣然的手肘、手背、手臂上也有無數淤青。

  而在庭審中,嫌犯交代,之所以選擇搶劫紀欣然,隻不過是因為“他是中國人,中國人都有錢。”

  審理一拖再拖:華人盼正義

  從紀欣然遇害到首位犯罪嫌疑被定罪,中間經曆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

  為何在2014年7月案件就已經告破的情況下被拖延如此之久?

  

  

 

  

  紀欣然父母委托的代理律師和留學生群體一直在為此案的審理提供支持。

  綜合各家華文媒體報道,4位犯罪嫌疑人被捕的日期是2014年7月28日,首次過審日期為29日,8月12日法官再次對4人進行提審,但因四人均不認罪和缺少證據,令法庭不得不將提審日期延至一個月後。

  

 

  Jonathan Del Carmen

  本就已延期至2015年1月12日的初審當天,又因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Garcia在法庭上情緒失控、咆哮公堂,且他的律師也臨時稱病無法到場,不得已延至第二天。這已經是紀欣然案在初審階段的第三次延期。

  

 

  

 

  Andrew Garcia

  初審後,又因未對案件主犯Garcia量刑,出庭時間再度延後至6月26日,可仍無實質性進展。

  至此,距離紀欣然被害已有一年。

  

 

  紀欣然父母的代理律師蔡律師稱,此案之所以拖了兩年之久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案犯罪嫌疑人人數眾多、且涉及未成年人,庭審前的準備較為繁瑣,另一原因是4名被告均要求DNA檢測,而這一過程十分漫長。

  

 

  兩年中,紀欣然案一直都受到了很多當地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組織的關注,他們都竭盡所能去呼籲司法部門盡快審理此案,給死者以安慰。

  案件剛發生時,南加州有很多華人集體抗議,其中包括留學生群體、當地僑領,熱心華僑。他們在去年年底還發起聯署,或來到法庭舉著紀欣然生前的照片、拉開橫幅進行抗議,要求法庭如期審理此案。

  

 

  南加大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自2014年起,每年都會通過社交網絡組織邀請該校中國留學生加入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賞月、祈福,共度中秋的活動,而此項活動的由來則是為了紀念兩年前遇害的紀欣然。

  

 

  

 

  南加州大學為遇害中國留學生紀欣然舉辦追思會

  9月底,紀欣然父母也委托代理律師對這些素未相識但一直幫助他們的人表示感謝,也希望能早日看到此案得到公正審判。

  

 

  是什麽造成“華人一定有錢”的錯覺

  紀欣然被搶劫、毆打致死,案犯的動機卻隻是因為“他是中國人,他有錢。”在國內眼中,中國留學生給人一種“留學生都是有錢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印象,而美國人則把這些小部分富有的學生擴大為整個“中國人都有錢”的刻板印象。

  

 

  為什麽外國人會給中國人貼上有錢的標簽?中國人是否真如他們所說如此有錢?

  除了老一代的中國移民(專題)外,不斷增加的留學生和來美國購房、買車的投資移民成了中國人形象的濃縮。總的來說,中國人的確比過去有錢了,據《紐約(專題)時報》報道,2014年3月-2015年3月中國人在美購置房產花費了286億美元,而《2016年度中國公民出境(城市)旅遊消費市場調查報告》2015年中國遊客境外消費總額達2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專題)1.40萬億元),同比增長30.3%。

  

 

  從表麵看來,中國人的確有錢,但實際上有錢人在中國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錢是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裏。

  

 

  其次,目前來美國的中國人,主要為投資移民的中國人和出國讀書的留學生,而這兩個群體的大部分家庭在中國都屬於小康以上,因此,部分美國人看到這部分生活優渥的中國人便以偏概全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有錢的。

  

 

  從中國來美國的留學生們,很多人是因為追求自己的學術理想,或者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遠赴美國學習。當然,在現在的獨生子女政策下,大部分家庭都會比較溺愛孩子,尤其像留學生又離父母比較遠,很多家庭擔心孩子在美國的生活,因此對孩子買名牌、攀比等都管得比較寬鬆。這也就造成,很多中國留學生留給美國本土學生的印象是“穿名牌”和“有錢。”

  

 

  我們不清楚紀欣然案案犯在作案前是否和中國人有過接觸,但外媒對於中國留學生或者中國人的報道可能也是造成這種“中國人都有錢”的刻板印象的間接原因。

  2015年Business Insider大篇幅報道“洛杉磯超級有錢中國留學生開豪車”的專題,文章裏是中國留學生和他們的豪車,並標出價格。

  

 

  BBC今年6月報道“百車匯”,文章中指出中國留學生在美人數,並形容說這部分中國人如何有錢、開豪車。

  

 

  西方媒體最喜歡斷章取義,配上豪車、名牌包和香檳。媒體營造給不知道實情的西方讀者的印象就是“中國人有錢。”

  《Bloomburg》 2015年有一篇報道,寫的是中國北京富二代的生活。

  

 

  除此之外,有些媒體在文章中映射中國人有錢的報道也不在少數。BBC不久前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為《脫歐後LV在英國倫敦最便宜》的一篇文章,其中用一張中國人模樣在挑選巴寶莉的照片作為圖說。

  

 

  在美留學生中不乏家境殷實的,但身邊也有許多工薪家庭的小孩;有擁資上億的中國富豪,也有節衣縮食的人群。但“中國人有錢”的刻板印象已經存在,既然如此,我們能做的不過就是那句老話“財不外露、得意不猖狂。”

  法律援助熱線

  遭遇不法事件時,要給自己找個好律師

  當我們為紀欣然哀悼的時候,我們也要意識到近些年來發生在留學生身上的不幸的不法事件越來越多,當遭遇困難的時候,你要時刻想到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來武裝自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