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背後的另一個中國:東北和山西到底有多慘

來源: SLC58 2016-10-11 23:11: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780 bytes)



一 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黑龍江第二大城市。去當地統計局官方網站看了一圈, 結論是:慘烈。2015年齊齊哈爾經濟增長率號稱是6.5%,好在公布了一些細項,可以檢驗一下這名義上的增長是不是真實存在。農業增加值號稱有6%的增長,但種植業隻不過持平,而畜牧業出現雪崩式下降,如奶牛存欄量下降37%,牛奶產量下降25%,家禽出欄量下降7%,不知道農業的增長從何而來。

工業增加值號稱有3.9%的增長,這增長率已經很低,但同樣靠不住。虧損企業個數爆增32%,共77家虧損企業,占全部346家企業的22%,每5家製造企業就有一家處於虧損狀態。虧損總額37億,暴增111%。 剩下那些勉強還能掙錢的企業,利潤總額竟然隻有26億,比虧損總額還少了11億。在整體上,這個城市的製造業已經破產。相對應的,工業用電量也下降了5.2%,出口下降了41%。也不知道這個560萬人口的黑龍江第二大城市,在製造業整體破產的情況下,如何維持生存。

其他數據,如固定資產投資的到位資金暴跌了57%,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了25%,基本上都不忍卒讀。如果連黑龍江省內第二大城市都出現了經濟墜崖的局麵,那麽黑龍江省內其他11個城市到底蕭條到了什麽程度,估計已經超出各位北上廣深朋友的想象力邊界了。

二 長春

長春,吉林省省會。一般來說,各省都會集全省的財力物力人力來供養省會,如果連省會經濟都出現墜崖式下降,那吉林全省的經濟肯定已經是不堪入目。可惜的是,長春這個省會城市的經濟確實已經墜崖。數據來源是長春統計局官網,各位可自己去看。用官方數據論證長春經濟墜崖,這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最重要的當然是工業數據。2015年1-11月,長春工業總產值突然下降11.5%,這簡直是破天荒的事,因為2014年長春的工業總產值還實現了6.7%的增長,2013年還有10.7%的增長率。相對應的,出口也下降了20%,當然,出口的萎縮不是從2015年開始,這事始於2014年,當年度下降了24%。短短兩年下來,出口規模近乎腰斬。可以肯定的是,吉林省內的窮人想來省會找份工廠的活幹,幾乎不用再指望。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降,不過還勉強算過得去,畢竟作為省會城市,財政和金融資源集中起來,總有錢能拿來投資,2015年1-11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13.4%,2014年是15%,2013年還有20%。但是房地產投資額在堅定的下降,已經連續下降了3年。2015年下降了5%,2014年下降了13%,2013年下降了6%,這說明地產市場在持續萎縮。北上廣深的同學們估計很難理解這種地產市場持續萎縮的窘迫狀況,他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房價會永遠上漲,一直漲到天上去。

有意思的是財政收入數據,2015年出現了坍塌式的下跌。2015年1-11月長春市全口徑財政收入994億,降幅為7.2%。要知道2014年還有7.3%的增長呢,2013年甚至有16.2%的增長。吉林官方承認的地方債接近4000億,其中一多半花在長春,這全都指望財政收入增長來還。現在連財政收入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這債要怎麽還?

最後,再說一下消費。2015年長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率隻有可憐的1.1%,接近零增長。2014年還有12.6%的顯著增幅,2013年還有13.2%呢。長春這種省會城市都無法凝聚消費力的話,整個吉林,都不知道蕭條到什麽程度了。

三 沈陽

沈陽作為遼寧省省會,730萬人口的城市哪怕集中了全省的人財物,也同樣步入了蕭條之中。2015年沈陽名義上的GDP增長率為3.5%,當然,如果檢閱一下細項,我們同樣不知道這種增長是從何而來。最重要的當然是工業數據,2015年1-11月,工業增加值下跌了3%,而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為465億,足足下降了25%。作為東北最重要的重工業城市,工業用電量下降了7%。進出口方麵,2015年出口額68億美元,下降5%,這是沈陽曆史上第一次出現出口額下降。各項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全部出現顯著下降,比如公路客車產量下降21%,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下降12%,鋁材產量下降40%。這當然意味著沈陽喪失了吸納人口的能力,遼寧省內其它城市的下崗工人,也不可能再在這個城市找到工作。當然,北上廣深的小清新們都缺乏經濟常識,他們仍然會繼續痛罵東北的下崗工人為啥不能努力實現再就業,為啥不離開自己貧窮的小城市,到省城去找到一份新工作。

這就是我們這個割裂的時代,這個缺乏常識的時代。而這,就是另一個中國。

至於其他數據,財政收入下降17%,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9%,而房地產投資下降了足足32%。這些就不多說了。沈陽政府手裏也沒有餘糧了,窮就一個字,我不止說一次。

四 本溪

再挑一個遼寧的小城市看一下。本溪,人口僅僅隻有152萬,經濟規模在遼寧13個城市中排名第8。不過這種城市尤其具有代表性。它是這個國家能否維持安穩的根基。這個城市,我給出一個足以讓人目瞪口呆的數據就夠了:2015年本溪的財政收入為54億,較2014年的130億,暴跌了足足59%,這真是非常可怕的跌幅。這意味著本溪的公務員工資都發不起了,整個政府的財政已經完全破產,也無法再提供任何公共服務。你們能指望拿著一半工資的警察提供安全服務?指望食不果腹的老師好好教育學生?指望幾個月收不到工資的環衛工人清掃馬路?孤寡老人如何救助?道路坍塌了要不要修補?僅此一個數據,已證明這個城市已經走向了死亡。往前幾年看,財政收入也呈現清晰的逐年衰退的趨勢。2014年的增幅僅僅為0.1%,直接就是持平,2013年的增幅為5%,2012年都還有20%的增幅呢。想不到4年過去了,整個財政收入不能維持也就算了,居然直接就陷入腰斬的境地。

其他的,比如工業增加值下跌3%,工業用電量下跌了11%,固定資產投資下跌34%,房地產銷售額暴跌60%,紛紛都在佐證,這是一個徹底死亡了的城市。而這,就是在北上廣深的一片燈紅酒綠之外,最最真實的中國。

五 呂梁

把眼光從東北移開,再去看看山西。呂梁,山西經濟規模第三的城市。建製於春秋時代,曆史悠久。這座380萬人口的資源大市,現在也已處於死亡狀態。2015年呂梁經濟數據呈現全麵崩塌之勢,毫無亮點可言。GDP下跌了4.7%,最重要的製造業數據,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7.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0家,有266家處於虧損狀態,虧損總額高達83億,工業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80%,這些數據真是觸目驚心,令人難以相信自己眼前之所見。整個城市有一半的工業企業處於巨虧狀態,工人當然也拿不到薪水,隻能忍饑挨餓度日. 北上廣深的同學當然也意識不到呂梁當地的水深火熱,他們隻會鄙夷的說:“你們餓嗎?你們幹嘛不吃肉?”

至於其他的數據,財政收入暴跌30%,出口下跌17%,這就不說了。我最後再說一件事:在經濟雪崩之下,呂梁地區已經無法保證足夠的教育投入。2014年呂梁市的教育支出從前一年的61億下降到50億,降幅達到了18%。教育是剛性支出,減少投入要不就意味著老師們的收入下降,要不就意味著教舍爛了也不補,沒別的可能性。這種事當然會激發民憤。2015年呂梁市政府拆東牆補西牆,好歹把教育支出恢複到60億的規模,但是在農林水事務上就減少了10億的支出。嗬嗬,這意味著農業的灌溉水渠和堤壩沒能得到修整機會。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呂梁的農業將會遭遇滅頂之災。

以上,就是一個380萬人口的城市麵臨的絕境。

來源:中華之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