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依然處於發展大浪潮當中,城市格局是由經濟結構變遷決定的,而且變化日益微妙,如果不能從深層次上分析這個問題,就永遠隻能停留在“數字”表麵。今天我們就剝去一層層外皮,將真相呈現的一覽無餘!
1、“省會獨大”現象
首先,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在中國,凡是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都會有一個“經濟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要比“省會”城市高。自南向北依此為:廣東的深圳VS廣州、福建的廈門VS福州、江蘇的蘇州VS南京、山東的青島VS濟南、遼寧的大連VS沈陽。
也就是說,這些省份都有一個“經濟中心”和一個“政治中心”,這叫“政商分家”。隻有“政治”和“商業”分家了,經濟才能真正的發展,這也是中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的成果,沿海省份經濟碩果累累。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凡是經濟欠發達的內地省份,本省經濟就會出現“省會獨大”的經濟現象,比如:湖北的武漢、湖南的長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陝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新疆的烏魯木齊、雲南的昆明等等。這叫“政商不分”,“政治”和“商業”糾結在一起,這些地方的經濟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來的。
這就是“內地”跟“沿海”的區別,經濟結構不一樣。“省會一家獨大”和“兩個城市遙相呼應”相比,很明顯後者更具協調性、分工性,當然這也是改革開放的政策傾斜導致的。
而我更想說的是:對於製定政策的領導而言,為什麽那麽多內地的省級領導依然看不到這個問題呢?
比如安徽,這麽多年來一直堅持舉全省之力建設一個“合肥”。凡是去過合肥的人都知道,論及外表它算是富麗堂皇了。但是一個省會的富麗堂皇跟該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沒有任何關係!更何況,合肥本地人均收入其實很低,也不能跟其外表成正比。
究其本質,是地方領導們太喜歡、太在乎自己的家園了,因為他們都是住在“省城”裏的。他們難道不明白:要想使一個省的經濟水平得到發展,必須“政商分開”,政治的歸政治,商業的歸商業。選擇一個城市作為“經濟中心”跟省會遙相呼應,這叫分工明確、定位精準,這樣既出政績,老百姓生活又能提高。切記:亂燉是做不出好菜的!
安徽如此,四川、湖北、湖南、陝西、山西都是如此!OK,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麽有些省會生產很富麗堂皇,而該省的百姓卻很窮了吧。所以大家看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要看新聞、不要看數字、不要看高樓。我感歎的是:如果沒有開明的思想,沒有足夠的大局觀,這些地方會一直落後下去!
2、真正的一線城市
弄懂了上麵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整個中國。如果把中國看成一個大省份,那麽其政治中心就是北京,經濟中心就是上海,你看這分工多麽明確,所以改革開放才30年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經濟成就。
首先,北京和上海到底誰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這個大家不用再爭論了,是北京。北京永遠都比上海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當然這裏僅從人口多少而論的。
那麽,北京因何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呢?
這裏就必須有深層次的分析。我們知道,中國城市發展基本上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而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發展方式其實就是“權力經濟”。
北京——權力中心
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實不是完全的開放,隻是開放了一部分權力,依然有很多權力是沒有外放的。因很多地方政府、企業辦事都得跑到北京來審批,之前的“駐京辦”就這樣產生的。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全國的有錢人都想往裏擠,北京房價能不高嗎?
同時,北京壟斷了全國最得力的資源,包括全國最高端的教育、醫院、文化等等資源,導致很多人的理想隻有在北京才能實現,“北漂”就這樣產生的。
這種絕對的優勢導致在北京的很多人心態都是“扭曲”的,隨便見一個人,都說自己認識這個認識那個,這也能幹那也能幹。腰裏不懷揣著幾個億的項目,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當然,北京享受了全國最優質的資源,也呼吸著全國最肮髒的空氣。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接下來就將解決權力的問題。李克強總理要就申明了:要把“權力”關在“製度”的籠子裏。再加上反腐的強化、審批流程的縮減、政府職能的轉變。
中國將迎來下一個嶄新的時期:今後的企業家將更加注重創新,而不是搞關係,政府更注重服務和搭建平台,而不是掌控和指揮。
這就是中國上一階段的經濟體製問題,再加上發展速度之快,導致北京之大實數世界罕見,其各項隱患和大城市病,也將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再定位而減緩。
上海——金融中心
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然後這些錢都送到上海運作。這就是政治中心和是經濟中心的區別。準確說上海應該是“金融中心”。
所有的商業模式發展最後,就是錢如何生錢的問題,這就是金融的本質,它位於食物鏈的最高端,所以上海人均GDP永遠是最高的。隻要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不動搖,永遠都是最富裕的城市,這是定位決定的。
這些錢運到上海後就需要錢生錢。因此上海的金融公司多如牛毛,在那裏最普遍的工作是“理財顧問”和“理財經理”,她們是怎麽開拓客戶的呢?最開始是去百度做推廣,後來是微信搖一搖,最後是去跟大爺大媽一起跳廣場舞。
上海人眼裏都是錢,所以會更加物質和現實,上海的小資情調和虛榮也是無與倫比的。是一個適合成功之後再來運作和揮霍的地方,它缺乏對成功過程的欣賞,也就是缺乏對勤奮的認可、對年輕人的包容。
而這一點形成了上海最嚴重的詬病:太缺乏創新和創業精神了,為什麽我們要提到這一點,因為這一點才決定著一個區域未來。
這就是深圳和上海的區別。
深圳——科技中心
科技最講究的是什麽?就是創新!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如果你想讀懂中國曆史就去讀北京,如果你想讀懂中國近代史就去讀上海,如果你想讀懂中國現代史就去讀深圳!
中國電子[-1.78%]類、家電類、智能產品往往都分布在這裏,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國的所有科技巨頭,其實要看“中國製造”的水平和前景,就看這座城市的創新能力了。
在深圳的大街上,你很少看到老頭老太,整個中國正在老齡化,唯有這座城市依然是年輕人的天下,這其實也是深圳的一個優勢條件。
這就是北京、上海、深圳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一線城市的原因,它們各有各的定位,北京代表的是權力、上海代表著資本、深圳代表的是科技,三者各司其職,各領風騷。
很多人說一線城市節奏快,壓力大。但是一線城市的服務性質和消費結構的完善,卻是其他地方不具備的。
另外,在一線城市打拚更多的是依賴你的能力,然後去碰撞各種機會。而在三四線城市,或者你的老家的那個縣城,更多的看你的背景和出身,相信這一點很多人深有感觸。
肯定有人說了,那廣州呢?
廣州是怎麽衰落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規律,中國近代史上,無論是開放港口、革命起義、還是改革開放,都是從廣州一帶開始的。這充分說明了廣州的開放性,有著名的十三行、廣交會等等,這裏就是中國貿易的橋頭堡。廣州自秦朝開始,一直就是中國廣東乃至整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這種情況持續到了近代。
然而到了現在,無論是從GDP總量、增速、創新還是產業格局上,廣州的風光越來越暗淡,這究竟是什麽原因?
究其一生,廣州這位武林高手一生遇到了三個對手,分別是上海、深圳、和杭州。
在近代,上海是中國是對外開放的後起之秀,搶了廣州商埠的風光,在中國近代迅速崛起;
在現代,深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台麵,搶了廣州的開放政策,並且中國隻有一個省份有一線城市,而且這個省份還有兩個一線城市,那就是廣東。所以廣州和深圳必然擺脫不了兄弟相殘的命運。
而當下,杭州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發源地,又搶了廣州的對外貿易份額,並且線小交易越來越往線上集中,阿裏巴巴的交易額已經超過四川省,這給傳統貿易帶來了巨大衝擊。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廣州正在失去“開放”的靈魂。看一個城市是不是足夠的包容,你跟當地人交流就能看出來。你在廣州跟本地人交流,聽到的往往是粵語。而在深圳跟本地人交流,聽到的基本是普通話。誰的包容性更強?可見一斑!
大家看明白了嗎?定位決定未來!
杭州之所以能取代廣州,就是因為它定位精準!把電子商務作為支柱產業,意味著重新製定一套交易規則,無論產品是誰生產的,我就把最合適的產品第一時間送到最合適的消費者手裏,內銷有淘寶、天貓,外貿有跨境電商,杭州的電子商務改寫了商業格局。
所以:有句話說,少年強,則中國強。
今天引申一下便是:
權力強,則北京強;
金融強,則上海強;
科技強,則深圳強;
貿易強,則杭州強。
那麽排名呢?在中國權力永遠最大、金融位於最頂端、科技改變未來、交易決定經濟。所以未來中國城市的前四強排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3、城市產業鏈也是財富產業鏈
繼續詳解地域經濟格局,我們就必須要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產業鏈。中國“傳統產業鏈”是怎麽樣的呢?
我們以紡織服裝為例做一個說明:新疆的“棉花”先運到山東,在山東做成“紗線”,山東的“紗線”再運到“江浙”做成麵料,這些麵料再運到廣東做成“服裝”,然後再貼上各大品牌的標簽,我們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這樣做出來的。
從“棉花”到“紗線”是初級加工,這是勞動密集型生產,從“紗線”到“麵料”是深度加工,需要染色、漂染等各項功能的檢測,而從“麵料”到“服裝”則需要設計師的創意注入,然後才能成為一件衣服。最後就是“品牌”運作,經過品牌方不斷的營銷和宣傳,最終成為各類人群追逐的品牌服裝。
大家發現沒有,在這條傳統的產業鏈中,從低到高依次是:新疆、山東、江浙、廣東,這些區域的經濟水平依次遞增。
這就是定位決定的,你所處的環節越高,所需要的技術含量就越大,以腦力勞動為主,獲得的收益就越高。你所處的環節越低,所需要的技術含量就越低,以體力勞動為主,往往都是粗放型的生產。
從產品角度來說,品牌運作就是產業鏈的最高環節,比如我們使用的蘋果手機,雖然都是富士康生產的,但我們從來不會認為它是“中國製造”的,這就是品牌的神奇之處。這也是中國經濟的瓶頸,淪為給別人代加工的地步,處於整個世界產業鏈的低端環節。
從商業角度來說,金融才是產業鏈的最高環節。無論是服裝這樣的快消品,還是服務行業,很多品牌都把總部設立在北京,賺到了錢再送到上海運作(上海股交所)。
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就是這樣來的:
新疆—山東—江浙—廣東—北京—上海。
究其本質是這樣的:
材料—加工—成品—品牌—金融。
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有時先天條件更容易決定一個區域的定位,比如幾乎所有的“資源強勢區域”都處於“經濟窪陷區域”。比如內蒙、新疆、山西擁有很多優越的原材料,羊毛、礦產等等自然資源,無論你的養殖、開礦技術做到多麽極致,卻永遠隻能處於“資源”這個最低端環節。
而江浙和廣東往往其實都是土地的貧瘠之處,他們隻有從事商業活動的才能維持生活。這就好比一個人天生擁有“坐享其成”的老本,往往“不思進取”。而一個人如果生下來“一無所有”,必然會產生強烈的創造欲望。
4 、我想到了人生
有時候真的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你生下來就處於某個環節。你的環節定位既跟你的區域有關,也跟你的背景、環境、學識、能力有關。無論你在某個環節做到多麽極致,永遠還隻能停留在這個環節。
比如很多人從技術員做到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特級工程師,依舊還是技術工人……其實很多道理都是如此,真正的改變現狀是“跳出去”,這需要你能從更高的高度看待一係列問題。
除了先天條件之外,後天政策也是一大驅動。比如中國的改革開放,其實就是把一些政策給了沿海城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五大計劃單列市,就是這樣產生的。
它們自南向北分布,這種外力性的“政策驅動”在上一個改革開放階段發揮著巨大作用,極大的影響了中國城市發展格局。
但是,這種“政策驅動”在接下來的格局變化中將逐漸失靈。中國的城市之前是投資驅動,今後必須依靠城市內生驅動力。這也就是使我們說的,中國今後的發展,行政幹涉的作用會越來越弱。
比如:1978年鄧小平在珠三角的南疆畫了一個圈,後來深圳特區現代化的大都市。1990年4月,江澤民在長三角的浦東畫了一個圈,後來浦東後成為上海經濟的引擎。
2003年,中國又在曹妃甸畫了一個380平方公裏的圈,輔之以2萬人口的首鋼整體搬遷。但自2003年啟動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填海造陸超過230平方公裏,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高峰時期號稱日均投資4億元,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單體工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它不僅承載著唐山城市和產業雙重轉型的“藍色之夢”,更被視為重塑京津冀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之舉。然而大規模的投入建設了十幾年之後,這個“圈”卻不靈了,曹妃甸陷入鬼城風險,平均每天要償還的利息高達1000萬元。
直到現在,像天津和重慶這種依靠政策介入的城市,依然像“老漢拉車”一般。我們整天看到兩座城市的新聞,官方給的GDP數字也很高。但是這些都是表麵,其實探討一個區域或者城市的前景,我們隻要推敲一點就可以:這個城市的定位究竟是什麽?它有沒有內在的張力?
的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一點可怕到你所在的區域也可以成為製約你發展的條件。但是,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隻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世界,它就是互聯網!如果沒有互聯網,中國(包括世界)依然會按照既定的秩序運轉,但是互聯網的發展,將這一切規則都打亂了,下一個希望又到來了。
比如杭州的電子商務改寫了商業格局,包括我們上麵講到的產業鏈。我為什麽要說那是一條“傳統產業鏈”,就是因為在互聯網時代它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一個品牌的誕生完全是另一套邏輯,我在新書《時代之巔》有專門章節探討,這裏不再詳細探討了。
放眼四望,未來的社會財富不再隻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誰對接了消費者的需求、誰掌握了消費數據、誰就在書寫商業規則,中國倒閉了一批又一批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隻能是一陣暫痛而已,就像新生兒即將誕生,總會有臨產疼痛一樣。
總之,中國的未來依然充滿各種變數,城市格局依然會動蕩。但有一點不會變,就是定位決定未來。有很多城市定位很模糊,你提到它往往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這就好比一個人各方麵都很平庸,屬於泛泛之輩,你怎麽看好的它的前程?
還有很多城市搖擺不定,今天說自己領先中部崛起,明天喊著要融入長三角,這就好比當你發現一個人什麽都可以幹時,其實他什麽都幹不好。而當你發現一個什麽都幹不了時,卻總有一方麵,是什麽人都比不了他的地方,隻是你還沒有發掘到它的潛力!
所以,當我們無數次暗暗立誌之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麽而生?
來源:水木然(ID:smr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