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中國標準!圍觀非洲首條現代電氣化鐵路(圖)

來源: Tiger666 2016-10-05 04:21:5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334 bytes)

全套中國標準!圍觀非洲首條現代電氣化鐵路(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8444 次)
 

原標題:全套中國標準!一起圍觀非洲首條現代電氣化鐵路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拉布車站,中方和埃塞俄比亞列車司機向參觀者揮手致意。亞吉鐵路由中鐵二局和中國鐵建中土公司承建,是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兩國境內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為了迎接鐵路時代的到來,一場大規模的鐵道技術培訓正在東非高原上展開。參與鐵路運營的中鐵二局新運公司告訴記者,由於埃塞俄比亞沒有現代化鐵路,相關專業和人才基本空白。因此,一支1000多人的中國團隊將暫時負責鐵路的運營,而他們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當地的“接班人”。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拉布車站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進行車輛運行測試。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拉布車站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在查看打印出的測試車票。“我們會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幫助當地培養鐵路人才。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鐵路的運營交付給當地人。”新運公司埃塞鐵路工程指揮部的項目經理周國體介紹說,僅在埃塞俄比亞,就有2000多名當地員工正在接受鐵路運營培訓,包括乘務員、火車司機、技術人員等。“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建營一體化’,即在鐵路修建好之後,還要運營一段時間,這是為了在此期間做好當地員工培訓。不能在修建完工程、領完工錢之後就走人,留下的東西讓當地無法使用。”參與鐵路建設和運營的中土埃塞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軍告訴記者。
 

中鐵二局的專家告訴記者,亞吉鐵路的開通將會帶動沿線工業發展,創造大量的新工作,還將幫助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培育自己的鐵路產業,為兩國未來的鐵路發展奠定基礎。23歲的沃克內什·貝特魯身穿紅色的乘務員製服,正跟隨著54歲的列車長丁繼華熟悉車廂,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列車長,包括如何檢查車廂的滅火器、管理乘務員以及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拉布車站,中方列車長丁繼華(左)指導埃塞俄比亞乘務員練習迎賓禮儀。

“在這條鐵路上一切都是嶄新的,新的技術,新的知識,這也是我參加應聘這份工作的原因。”貝特魯告訴記者。丁繼華4年前就已退休,經驗豐富的他在國內手把手帶過許多列車長,而貝特魯是她的第一個非洲學生。丁繼華目前還沒有回國的打算。她說:“等把我所知道的全都教給他們後,我就可以回去了。”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拉布車站,中方列車長丁繼華(左)和埃塞俄比亞乘務員沃克內什·貝特魯擁抱。

結束了培訓的丁繼華和幾名學生走下車廂,列隊目送火車離站。最後一列車廂駛過,丁繼華轉身向車尾行注目禮。一旁的埃塞學生立刻跟上了她的動作。在兩代中埃鐵路員工的注視下,火車緩緩駛向遠方。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一名當地人在拉布車站拍攝即將通車的亞吉鐵路上的火車。(記者姚遠、王湘江、梁尚剛,攝影孫瑞博、李百順,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從坦讚鐵路到亞吉鐵路,跨越萬水千山的追憶

新華社記者姚遠王湘江

今年53歲的周平記得,上小學時他曾有整整5年沒見過父親。雖然心底十分思念,但在外人麵前他總是非常自豪——他是一名光榮的“援外家屬”,父親在遙遠的非洲代表中國修建坦讚鐵路。

40多年後,子承父業的周平來到狂風凜冽的東非高原,參與修建連接埃塞俄比亞與吉布提的鐵路——亞吉鐵路。

10月5日,亞吉鐵路即將正式通車,成為非洲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它也是繼坦讚鐵路之後中國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條跨國鐵路,被外界稱作“新時期的坦讚鐵路”。

一條是上世紀70年代中國政府的援非項目,一條是中國鐵路企業開拓海外的成功案例,兩條相隔千裏的鐵路在周平對父親的追憶中交匯。中國鐵路人用兩代人的時間在技術上實現了飛躍,不曾改變的是他們的奉獻精神,以及與非洲人民的深厚情誼。

“父親說,當時他們修建坦讚鐵路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坦桑尼亞氣候炎熱,當時交通條件有限,從中國過去要在輪船上漂半個多月。父親在那裏呆了5年,中間沒有回過一次家,”目前擔任中鐵二局新運公司埃塞鐵路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長的周平告訴記者。

上世紀70年代,中國在自身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決定援建坦讚鐵路,其間共有60多位中國援建人員犧牲。如今,盡管環境同樣陌生艱苦,但提升的技術水平、強大的後勤支持,為中國鐵路人在非洲修建鐵路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父親那時修鐵路基本靠人工,架梁十分緩慢。如今我們利用大型架橋機,一天最多可以鋪設12片。如果靠人工,一天一片都完不成。”周平說,他們用6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400多公裏的鋪軌,這是老一輩鐵道工人無法想象的。

如今,鐵路建設已成為中國的一張國際名片。由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負責建設的亞吉鐵路,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造的鐵路,並首次實現了全產業鏈“走出去”,即從融資、設計、施工、裝備材料到通車後的運營,都由中國企業負責,以保證鐵路修建的高質量和後期的順利運營。

現在,周平再也不用像小時候那樣,將思念寫在小紙條上,夾在母親的信裏寄給父親,而可以通過網絡隨時與家人聯絡;每年有兩次探親假,讓周平能與家人團聚。

在周平的動員下,如今他的大兒子也來到埃塞俄比亞,在亞吉鐵路的工地上操作吊車。雖然周平的母親曾認為非洲太艱苦,堅決反對兒孫再赴非洲,但周平認為,如果父親還在,一定會支持他的決定。“父親認為修鐵路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

亞吉鐵路的修建也讓周平感受到了非洲民眾對中國工人“根深蒂固的友好”。父親曾告訴他,當年修建坦讚鐵路,當地人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懷疑變為後來的完全信任。現在,因中國鐵路多年來積累的美譽和工程隊對當地民眾的無私協助,常常有熱情的牧民用英語高呼“China”向他們致意。

在亞吉鐵路建設過程中,中鐵公司為當地居民修建了400多公裏的鄉村道路、打了19口飲水井、提供供水點20餘處,惠及民眾上萬人;中鐵建則通過大量聘用當地員工、扶貧濟困等方式獲得了沿線民眾的信任。

10月3日,在亞吉鐵路沿線的阿達瑪鋪軌基地,一列裝載著救災糧食的火車正等待卸貨。運送國際救援物資、馳援埃塞旱災成為亞吉鐵路去年提前投入使用後的第一役,這讓現場的中國工人充滿了自豪感。

在現場指揮貨物運輸的馬江成明年就要退休,曾跑遍中國大江南北的他決定將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站選在亞吉鐵路。他說,“為國家爭光”和“將多年的技術管理經驗帶給非洲”是他來到這裏的主要使命。

中鐵二局新運公司副總經理文峰介紹說,他們參與亞吉鐵路修建的中國員工中,有10%是家中兩代人都投身鐵路建設,而三代人都參與鐵路事業的員工也有4%-5%,“這是一種代代相傳的責任感”。

來到埃塞已經4年的周平打算在亞吉鐵路的工作上呆到退休,超過他父親在非洲的時間。他的另一個心願便是有機會去參觀坦讚鐵路,看一看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