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五我不過是對甘肅楊改蘭的悲劇發表了一點兒微不足道的看法,沒想到反響會這麽好,迎來了我的第一篇10萬+。在這裏我還是要非常感謝大家的。
大家給我的留言我都看過了,感覺大家都很同意我的觀點,這讓我很開心。我其實不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如果後台留言都是批評我的,我通常都會難受很久。
大家在討論楊改蘭家庭悲劇的時候,有一個觀點是被最多人提起的:這麽窮就不要生這麽多孩子。
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小孩,老實說,我是很不舒服的。因為這個觀點隱隱約約讓我覺得有一種階級歧視的感覺。隨後我搜索了一下,發現這種觀點並非是楊改蘭悲劇後才出現的,在網上“窮人就不應該多生孩子”、“越生越窮”的討論還有很多。
那麽這個觀點到底對不對呢?
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對。
現在美國大選,支持川普的人有一個觀點就是窮人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他們不願意用業餘時間提高自己,天天沒事就打個炮、吸個毒、生一堆孩子。不應該拿勤勞工作人的錢去補貼這些不努力的人。
這個觀點在美國被人批判的狗血淋頭,奧巴馬也出來反對。
有一個學者就專門做了一個實驗,隻從事低端的工作,在這個過程裏隻使用這個工作帶來的收入。
結果這個學者就發現,因為自己從事低端工作(比如服務員、清潔員),收入低,所以隻能住到很遠的地方,住得遠就意味著每天在上下班時間會耗費很長時間,而且交通費用會上升,每天上班要起來的很早,下班要回家很晚,這就代表著睡眠不足、精神萎靡。
總而言之,這個學者在6個月的時間裏,換了好幾個工作,但都沒有時間自學,而且由於工作不規律和住處距離公司很遠,所以天天吃快餐和方便食品,使得她6個月胖了十幾斤,而且這種看不到希望,在低端工作中無限循環的感覺也讓她精神疲憊,對周邊事物提不起興趣。
最後,這個學者通過自己的經曆得出一個結論:在美國,“窮是因為不努力”觀點,看似有道理,其實站不住腳。社會不公平是製造貧窮的主要原因。
楊改蘭悲劇我自己覺得同樣是這樣,多生孩子也隻是結果,並不是原因。
因為業餘生活枯燥、生活拮據、知識貧乏,所以造成他們在sex的時候沒辦法避孕,導致他們生了很多孩子。
有人會問生活枯燥、知識貧乏我理解,生活拮據和節育有什麽關係?
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是理解不了一塊錢究竟有多重要的。在農村貧困家庭,一塊錢的感覺和城市裏一百塊錢沒有區別,是一筆巨款。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很多時候身上真是一毛錢也沒有,家裏天天沒完沒了的吃紅薯。我去上海找工作的時候,最拮據的時候一天隻敢花2塊錢,那個時候覺得再多花一塊錢是非常有罪惡感的事。
所以,在楊改蘭所在的小村莊,以她家的家庭壞境,買避孕套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類似於工薪階層好不容易在北上廣湊錢買了套房子,正在裝修,這個時候自己老婆突然花好幾萬買了一個LV的包。
而且後續報道有說她已經感歎結婚太早,那麽他們在結婚的時候應該不知道sex的時候還可以……
如果楊改蘭夫婦當時一塊去外地打工,而不是在鎮上打工,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凡是去外地、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他們在工作中也多多少少學了些知識,眼界也不一樣,就算他們會到老家,都不會要特別多的孩子,一般都隻生兩個。
我在網上搜索的時候也看到,也有很多“窮二代”也表示,自己將來不但不生孩子,甚至不結婚。我看到也覺得很心酸。
其實這些“窮二代”說這些話,不代表他們真不想結婚,而是因為他們和楊改蘭一樣,他們對生活絕望:雖然可以勉強生活,但是工資收入比不了物價上漲的速度,房子一天的漲幅就抵消了自己好幾年的積蓄,還不敢生病,農村還有父母、弟弟妹妹需要自己贍養。既然自己看不到擺脫貧窮的可能,幹脆別生孩子當“窮三代”了。
我還是那個觀點,不要以絕望的態度對待生活,要想盡辦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你們再怎麽也比楊改蘭女士幸運,你們走出了故鄉,你們在大城市有一份工作,甚至很多人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你們已經比很多人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