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黨中央主席國家主席胡錦濤退位之後,在2013年初夏去湖南走了一大圈,遊覽了張家界鳳凰城長沙包括嶽麓書院,在那好像還寫了一個什麽條幅。表麵上老胡哥好像是心情不錯有點興致遊山玩水。但是如果人們注意到胡哥還去瞻仰了劉少奇的故居,但是唯獨避開了韶山,對中國政治比較關心的人士,就可以讀出其中的特別含義。胡哥有意避開了韶山,大概是提醒黨政軍高官,千萬別大腦發熱去尊毛拜毛,因為大家必須牢記文革以後黨內高層對毛過失形成的集體共識。
第一,大家決不能忘記十一屆三種全會決議對毛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定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 "它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 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第二,毛對上世紀60年代初大饑荒的人間慘劇負有直接的責任。1958年,毛拒絕聽取彭德懷反對冒進的意見把彭打為反黨分子,所以有“大躍進”導致謊報糧食增產和糧食歉收。大饑荒給中國很多地區農民的殺傷力,最權威的中共黨史是這樣說的:“據正式統計,1960年全國人口比上年減少1000萬。突出的如河南信陽地區, 1960年有九個縣死亡率超過10%,為正常年份的好幾倍。”(《中國共產黨曆史》第二卷,下卷563頁)。
第三,中共1993年春在上海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鄧小平認為以前對毛三七開的說法受當時條件的限製並不準確。他說毛的功過應該是五五開。
第四,元老陳雲關於毛功過的評語算是一錘定音:"建黨有份,建國有功,治國無能,文革有罪“ (陳雲的評語由光明日報網站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披露。)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中共才會決定不發文紀念毛的忌日,才會有2011國慶社論和國防部長在2015建軍節發言避免提到毛的名字。胡錦濤2013年去了湖南好幾個地方,包括劉少奇的故居,唯獨沒有去韶山,其目的就是提醒黨政軍高級幹部,在這個問題上千萬小心。